壮怀激越,阔步前行,观环渤海潮涌海事梦,看一体化铸就新辉煌。
11月8日,环渤海海事监管与服务保障一体化推进会在天津海事局召开,环渤海海事监管与服务保障一体化建设进程不断推进。为深入贯彻落实交通运输部海事局关于海事监管与服务保障一体化建设工作部署要求,天津海事局作为牵头单位携手河北海事局、山东海事局、辽宁海事局及北海航海保障中心,共同拟定并发布了《环渤海区域巡航一体化工作机制》、《环渤海区域预警预控一体化工作机制》等13项重要机制。各项机制的制定与发布为海事执法的协同性和高效性,深入推进环渤海区域涉水工程项目建设运维海事安全监管服务合作,系统提升环渤海区域海上交通安全风险管控水平,推动环渤海海事监管与服务保障一体化工作不断迈上新台阶提供重要保障。
实施津冀内支线集装箱船
“不停航安检”新模式
不停航安检 监管互认
天津海事局牵头,建立津冀两地统一的船舶安全监督管理工作目标和工作联系机制,四家分支海事机构联合签署《津冀海事机构一体化协同联动执法合作框架协议书》,定期互享辖区内支线集装箱船舶安全检查等执法信息,统一执法标准,实现信息互通、监管互认、执法互助。
以“一船一档”模式建立环渤海内支线集装箱船舶数据库,根据船舶基础信息和历史检查数据细化风险判定标准,结合智慧海事监管系统船舶风险预警等级功能,对津冀内支线集装箱船舶进行分组标绘,各海事机构针对性部署执法力量,实现船舶精准监管。
对津冀两港间集装箱船舶实施“不停航安检”,结合区域内船舶航程短、周转快、靠港随机性强、有效安检时间短等特点,将传统一次安检划分为救生消防设备、无线电设备、防污染设备、导助航设备等若干检查模块,由船舶航次挂靠港所在地海事机构分模块联合完成安检全过程,凝聚津冀海事机构协同联动强大合力。在新模式下,平均节省单港作业时间2小时,预期全年提升航次数29%,集装箱运量增长30%,为航运公司产生直接经济效益800万元。
全国率先开展跨区域
船舶污染防治协同监管
防治协同监管 专项整治行动
津冀两地海事部门加快实施津冀水域船舶污染防治协同监管,建立津冀水域船舶污染防治协同监管机制,组织开展津冀水域防治船舶有关作业活动污染专项整治行动,共同开展应急演练,共同应对海上重大船舶污染风险。在专项活动期间,津冀两地发出船舶防污染领域违法违规和风险隐患信息通报93次,接收通报18次;开展船舶防污染作业现场检查1931艘次,同比增长7.3%;查处危防领域船舶违法违规案件134起,同比增长7.75%。
津、辽、冀、鲁四地海事部门共同建立国内首个海区级船舶供油单位和船舶备案信息共享共用工作机制,制定《环渤海区域供油单位和船舶备案信息共享共用名录》,在环渤海区域内实施船舶供油单位和船舶备案信息互通共享、执法协作联动和检查结果互认共用,助力船用燃料供给产业链安全稳定,服务区域港航经济健康快速发展。
营口盘锦、锦州葫芦岛水域
交通动态协同管控能力进一步提升
一体化交通组织 动态协同管控
营口和盘锦、锦州和葫芦岛水域相连,位于渤海湾东北部,在船舶交通组织和水域情况等方面具有相似性。辽宁海事局以持续优化营商环境为出发点,瞄准“突破单一港区和水域管理界限,提高船舶航行效率”的目标,强化水上交通组织协同管理的一体化工作思路和理念,根据辖区水域特点和实际需求,对营口和盘锦、锦州和葫芦岛水域实施交通组织一体化,通过明确相关适用水域、适用船舶、报告方式、报告要求等方面内容,进一步提升营口盘锦、锦州葫芦岛水域交通动态协同管控能力。船舶在相应水域航行时,实现了一次动态只报一次,无需重复报告,大大减轻了强制报告负担,释放了VHF通信资源,为加快构建“安全、畅通、高效、便捷”的海上通航环境,服务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更强大支持。
强化重点水域安全合作共治
一域一策 水上交通管制协调
老铁山水道作为连接渤海与黄海的重要通道,是外海船舶进出中国北方大港如天津港、秦皇岛港及环渤海地区的关键水道,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编制“一域一策” 对于保障船舶航行安全、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安全是老铁山水道管理的核心目标。辽宁海事局通过实施“全风险”预控管理,对水道内可能出现的各种风险进行全面评估和预测,并采取预防措施,将安全监管重点从事后处理转向事前预防。今年7月,辽宁海事局重新修订发布《老铁山水道船舶定线制实施细则》,结合 “一船一策”“一线一策” 保障措施,全方位提升对老铁山水道水域安全监管力度,进一步优化船舶交通流组织,有效提高水道的通航效率和物流运输成本,为区域内的贸易往来和经济活动提供有力支持。
北煤南运海上交通
综合协同保障体系加速形成
北煤南运 八优快线
4月19日,粤冀电煤运输“八优快线”在河北秦皇岛启动,首艘“八优快线”船舶正式启航。河北海事局联合广东海事局推出“八优快线”,对粤冀航线上从事电煤运输的安全诚信船舶及企业、岸电和防污染设施完备的码头等提供8项优先服务举措,包括窗口政务优先办理、进出港计划优先审核、通航资源优先使用、专用泊位优先靠泊、安检审核优先安排、重点水域优先通行、助航服务优先保障、保供事件优先处置。
河北海事局在智慧海事监管系统中开发全国“北煤南运”全航线专用模块,建立电煤运输船始发港至目的港信息共享和保障协同“全链条”,实现国家电煤海上运输通道运行状况“全场景”展示。牵头制定《智慧海事监管系统“‘四直’绿色通道”模块优化说明书》以及全国重点船舶“四直”绿色通道便利化举措文件和工作指南,相关工作已全部纳入交通强国建设海事试点项目“北煤南运海上交通综合协同保障体系”中,截至今年11月30日,该项举措为航运企业节约3316多万元直接经济效益,减少碳排放量11365余吨,有力促进海上交通物流降本提质增效。
全面深化环渤海溢油应急一体化建设
溢油应急一体化
6月5日,渤海海域船舶污染应急联动协作机制和“2+2+3”海上溢油应急协作机制支持保障工作会议在河北秦皇岛成功举办,天津、辽宁、河北、山东、黑龙江海事局以及中石油海上应急救援响应中心、中海油应急指挥中心、交通运输部天津水运工程科学研究院、交通运输部水运科学研究院等“2+2+3”成员单位参会,会议就支持北戴河旅游旺季保障、构建环渤海海事监管与应急一体化协同发展体系、打造敏感海域船舶防污染示范区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研讨,为下一步环渤海溢油应急一体化建设指明方向。
2023年,“2+2+3”海上溢油应急协作机制建立,进一步整合区域船舶溢油应急快速支援力量,加强政府、企业和科研院所的有效协作。2024年,海事系统最大溢油回收船“海巡041”轮正式交付,其具备快速围控、强力回收、快速转驳能力,实现了高可靠导航通信、全方位应急指挥、多维度动态感知、大数据船务管理四大核心功能,使得渤海海域溢油应急力量初步具备了立足渤海、兼顾北方海区、辐射全国的溢油应急战略支援能力。
开展渤海海峡客滚运输航线
“一线一策”建设
客滚运输监管 一线一策
渤海海峡客滚运输航线是服务和促进环渤海经济圈乃至东北亚经济社会发展的海上交通要道,每年承载着450万人员流动和100万车辆往来,保障客滚船安全是海事工作的重中之重。山东、辽宁海事局在智慧海事监管系统联合开发渤海海峡省际客(滚)船一线一策功能,着力提升客滚运输航线安全保障能力和服务水平。
鲁辽两地海事部门通过集成客滚船船载视频、客运企业票务信息、港口安检信息,实时提供每艘客滚船、每名船员、每位旅客、每车货物信息。开发客滚船船员遵守最小会遇距离避让行为监测,客滚船偏离航路、航向航速异常、AIS信号丢失等报警功能,推动客运企业落实航行监控主体责任,引导船员养成良好驾驶习惯。提供应急返港、火灾救助、拖带应急、大规模人员撤离等四类客滚船应急场景,为客滚船突发事件应急提供智能辅助决策信息。实现客滚船航行状态实时监控、航线实时监测、运行数据实时分析,全面提升航线管控能力。
基于海事通APP打造船员服务新模式
掌上办 跨域办 无感办
山东是船员大省,注册船员数量位居全国第一、占全国总量的五分之一,聚焦船员职业特点和需求优化公共服务供给是山东海事监管与服务保障一体化建设的重要内容。
海事通APP平台推出之后,山东海事局积极分享前期在船员培训考试后无需申请即可批量发证的“免申即享”船员办证服务模式、全面实行证书邮寄和远程帮办等服务举措。海事通APP上线运行后,山东海事局深入船员培训机构、船员服务机构、船员体检机构、航运企业和海事执法一线推广,向船企、船员、船舶代理等对象进行宣传,用户注册量快速增长,截至11月底,山东籍船员注册40463人,占比超过53%。全面推行船员管理业务的“掌上办”“跨域办”“无感办”,截至11月底,“无感办”办理证书8633本,借助“无感办”证书自动审核和船员证书数字化技术的应用,“无感办”船员证书实现“秒办”,海事通APP得到航企、船员广泛好评。
助力区域协同发展
海事数字化数据赋能增效
高可靠 全覆盖 精准化
北海航海保障中心(以下简称“中心”)从提质量、扩容量、强应用等多个层面不断夯实数据底座,坚持提质增量,强化数据赋能,以“高可靠、全覆盖、精准化”AIS数据支持环渤海海事监管与服务保障一体化、海事现代化和交通运输现代化建设。
中心融合并集中统一管理AIS相关数据,数据量涵盖了北方海区2003年至今和全国海区2009年至今的岸基数据以及部分卫星数据,日接收AIS原始报文3.8亿条,累计接收报文超2万亿条,实现了数据的高效率接入、高质量融合和高可靠传输。
针对辽鲁航线和环渤海中部重点水域AIS信号覆盖存在盲区的问题,中心新建大连圆岛和青岛朝连岛等5座全功能基站、秦皇岛栾河口和葡萄岛等7座单收基站、升级屺姆岛和女岛等8座基站、安装7台船载移动基站,提升了相关水域的船舶态势感知能力。
中心不断扩展数据应用范围,为包括智慧海事监管系统在内的40余套海事信息化系统提供了稳定、可靠的实时AIS数据,累计为海事部门按需提供349次数据产品,为实现水上交通的全面高效管理提供了技术保障。
辽鲁航线通信全覆盖
打造渤海“网络内海”
5G海洋 通信信号连续覆盖
2024年,北海航海保障中心(以下简称“中心”)联合山东海事局、辽宁海事局,和以山东移动、辽宁移动为代表的临海省份移动通信运营商,科学组织开展基站补点和网络优化工作,创新5G基站部署组网方式,研发船舶高效网络接入设备。6月26日,辽鲁航线成功实现海域5G通信信号连续覆盖,覆盖海域面积超过2万平方公里,预计每年可使27.6万艘次船舶、400余万人次旅客直接受益。
2025年,中心推动利用渤海海上石油平台开展通信和感知设施建设,持续提升环渤海全面感知和通信能力,逐步消除海上通信覆盖盲区,计划在第一阶段建成天津港5G网络应用示范区,第二阶段逐步实现以老铁山、长山等主干水道为核心,向渤海主要港口扩展延伸的重点航路沿线基本实现5G网络信号全覆盖,第三阶段力争于2027年底前实现渤海交通宽带网络全域覆盖,共同打造渤海交通宽带网络,打造我国“网络内海”。
本文刊载于2024年12月20日《中国水运报》第9版
作者:任佳丽 刘航伊 王若琳 章志浩 高赫遥 刘薇 郭小飞 李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