销量下滑是去伪,盈利大增才是真!
出 品 | 汽车K线
即便是通往新能源的道路上,也要有所取舍。
这再次让人想起5月长城汽车股东大会上,魏建军所说的“有所为,有所不为”。
正是这样的经营思路,让长城汽车在数量与质量之间,坚定地选择了后者。
1
输了“面子”,赢了“里子”
这是长城汽车月销量自5月以来,第二次出现同环比双降,且连续三个月出现同比下滑的情况。7月也是2024年目前为止,同比下滑幅度最高的单月。
不仅如此,在乘联分会统计的7月厂商批发销量排行榜中,长城汽车被上汽大众超越,由6月榜单第6,落至第7,成为榜单前8中,唯一排名下滑的厂商。
年初,与长城汽车有着相同KPI的吉利汽车,7月1日已将目标值上调至200万辆,且1~7月累计销售110.65万辆,已完成新目标的55.33%。
相比之下,长城汽车销量下滑势头,不禁令人为其捏一把汗,更使其完成年度目标的可能性变得微乎其微。
毕竟,2024余下5个月,平均月销近25万辆,难于上青天。
业绩预告显示,长城汽车上半年预计实现归母净利润65亿~73亿元,同比大增377.49%~436.26%,创历史新高。
这意味着,长城汽车上半年的单车净利润可能至少约为1.16万元,几乎与10年前长城汽车的利润巅峰相当!
对此,长城汽车解释到,海外销售增长、国内产品结构进一步优化,带动归母净利润同比大幅增长。
7月,长城汽车海外销量为3.82万辆,同环比分别增长41.39%、0.21%,创海外销量历史新高。
1997年至今,出海27年,长城汽车可谓尝到了甜头。至于今年海外销量的高增长,为长城汽车的利润大涨做出多少贡献,计划于8月底公布的半年报才会揭晓答案。
相较而言,国内产品结构的优化,对长城汽车利润增长的影响更为直观。
这其中,年累计销售13.47万辆、同比增长87.59%的坦克品牌,是今年前7个月,长城汽车旗下唯一一个单月销量、年累计销量均保持正增长的品牌。
特别要说明的是,7月,坦克品牌在三大工厂一度因高温停产的影响下,销量仍同比增长38.49%,达到1.87万辆,更显其表现强势。
相比之下,作为肩负长城汽车挺进高端新能源市场使命的魏牌,其暂时销售表现只能用“叫好不叫座”来形容。
今年,魏牌以同比四连涨开局,但紧随而来的三连降,使其年累计销量从上半年的同比增长近10%,转为同比下滑8.75%,暂时定格在2.26万辆。
但即便如此,魏牌还是与坦克品牌一道,为长城汽车利润增长和品牌向上发挥了积极作用。8月21日,魏建军将重新回归,代言旗下新款蓝山。令人期待这个以姓氏命名的品牌,被再度擦亮。
2
新能源转型,没有最好,只有最适合
“企业要是没有造血能力,不盈利是走不远的。”
更加直白的说法,就是通过价值更高的产品谋求高利润,同时换取用户口碑,以此实现一种良性循环。
或因此,即使长城汽车“安家立命”的哈弗品牌、长城皮卡,销量双双下滑,也在所不惜。
哈弗品牌,月销5.29万辆,同比下滑15.92%;好在其年累计销量已达35.27万辆,较去年同期微降0.82%,处于基本持平的状态,仍能撑起长城汽车的整体销量。
至于盈利能力不强,甚至亏损的产品,例如魏建军在采访中特别提到的欧拉黑猫、白猫,即使曾月销过2万辆,但单车亏损1.3万元,一年或将导致长城汽车亏损26个亿,魏建军毫不犹豫的选择将其停产。
在相当一部分中国车企,一股脑奔向新能源之时,魏建军保持着相对冷静的头脑,以至于显得长城汽车的新能源转型动作迟缓,甚至引人质疑。
魏建军对此解释到,长城汽车始终支持汽车新能源化这一国家战略,只不过选择的路径不过分依赖补贴,没有快速地做油改电,而是去投资电池、电机、电控,掌握这些核心技术。
显而易见,魏建军对长城汽车的新能源转型,做出了取舍,这一过程如同去伪存真。
摒弃影响到自身盈利能力的品类,没有为了新能源化而激进地“拥抱”纯电动,而是从最为擅长的SUV、硬派越野出发,选择了一条有着鲜明长城汽车特点的新能源道路。
3
Views of AutosKline
“中国汽车产业发展到今天,确实有点乱!”
在魏建军看来,行业中存在的不正当竞争,不止影响到汽车产业,更关乎中国对外形象,他要做秩序的捍卫者。
我们能够看到,包括魏建军在内,一部分仍保持清醒头脑的车企掌舵人,开始选择站出来,呼吁全行业“去伪存真”,共同维护中国汽车产业来之不易的好时代。
正是有这些人的存在,笔者坚信,中国汽车会变得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