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故事
我是一个北京公立学校大男孩(英文名缩写“D”)的妈妈。随着已经升入普高二年级的D转入了国际部,我成为了“西学千万里”的粉丝。
去年十月的一个下午,D和在读国际部的发小畅聊了个把钟头,其间讨论了诸如“如果把所有在学校学到的知识都忘掉,学校教给他们的还剩下啥”这类问题。回到家D就郑重地跟我们提出:我要转国际部;我要申请从10年级开始读(后来爸爸把降级的决定定性为“战略性后退”)。
我们事先完全没有想过让他放弃高考切换赛道。几个月前,他爸和我只是跟他讨论过高考升学除了选择985、211之外,还可以拓宽一下思路,有几所很不错的中外合作办学学校值得重点考虑,也愿意支持他。那次讨论起到了很好的正向激励作用,他学习主动性有明显提高、也加大了对英语学习的投入。
不料演变出一个猝不及防的结果,掌舵的小朋友说驶向彼岸需要调整距离再来一个大转弯,船上俩老家伙确认一下眼神,动动嘴巴做个风险提示,开动吧。
雾里看花
仨人都是两眼摸黑呀,完全不知道要做什么怎么做,很茫然。先是D根据从同学那了解的信息跟我们讨论决定了要申请读的项目,转入后又一起约了学校升学指导老师,大致知道了这三年的时间脉络和美本的申请材料要求,再加上各种网络信息的浏览,终于算是伸手能见五指了。但仍然有很多困惑和迷茫的问题,不知道如何判断和决策。
一开始就有朋友推荐我关注了西学公众号,发现里面有太多好东西了,但是习惯了吃快餐的我们,很少能沉下心来持续系统地去学习积累,平时很容易被一些晃来晃去的标题吸引了注意,时间更多被零散的信息占用了。半年过去了,我们一直没有考虑清楚是否需要找留学顾问,一方面似乎没有太明确的需求,一方面又担心如果晚了会耽误孩子的申请;还有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就是如何让孩子去了解选校并选择出自己喜欢的适合学校来。朋友又推荐我家长自修室,我加了王博微信,把我的困惑抛了出来。王博说:你需要上一下家长自修室,我系统讲,到时候你自己就有安排和决策。
所得所获
于是在家长自修室,我系统地了解到美国高等教育的体系框架,博雅教育的理念和内涵,美国本科的申请过程和游戏规则,留学之路的规划、自我评估和选校,如何选择和看待留学顾问,如何有效利用留学资源,家长的角色和教育的长期性,一系列有效的分析方法、一些重要实用的资源和工具……我喜提“西学百宝箱”一枚,里面有一个申请留学的家庭必须知道的所有事情(包括内在逻辑)。这里没有判断题,没有Yes/No,但在这里你将知道如何去寻找适合自己的答案😊。如果您也遇到了西学相关的困惑,如果你愿意随着认知的提升尝试自我反思并付诸实践,来家长自修室吧:)
最近我又回了一次课,合上笔记、关掉视频,有几句话仍在我脑海里盘旋。“所有的雷区都来自不清晰的需求分析和自我认知”,“在八个部分之外,容易被忽略的是方向问题”,“决定你的从来都是你自己,不是学校”。我尝试对这几句话做了阐释,然后又都删除了。有什么分析表述能够比王博的西学成长故事更生动更让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呢?
感谢王博为西学路上的家长和孩子们所做的这一切,感谢朋友指给我百宝箱的所在,感谢19期家长自修室的学友们的分享和陪伴!因为你们,让我有了淡定从容的底气和所得皆如愿的信心。
祝愿在大家在平行成长的旅途中,精彩纷呈!
第二十期家长自修室报名开启
家长自修室系列好文链接请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