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与其说这是一篇作业,可能它更像这一段心路历程的记录,记录作为曾经的“中产家庭”,在当今时代落下的一粒沙而带来的风雨飘摇中,如何努力维护在孩子教育上的坚持。写给自己,待多年后回首,相信我定依然无悔~
这是三月的一个周五晚上,在苏州住校的女儿回来了,一周未见的欢乐在全家蔓延,“妈,同学说都在找留学顾问了,我也要找一个......”随着女儿的这句话,气氛瞬间凝固,“什么,uwc也要找机构?”
这天晚上,我失眠了,要知道自从去年女儿早申uwc被录取之后,我们一直是喜忧参半,喜的是她终于心愿达成被自己的高中梦校录取了,忧的是uwc不低的学费对现在的我们来说的确是压力不轻。家里的生意前几年经历疫情的洗礼变得开始举步维艰,女儿九年级时,我们曾经和她慎重的做过数次家庭讨论是否要重回公办体系,最终还是决定倾全力支持她在出国留学这条路上继续走下去。
既然大家都在找机构,为什么要找,那我总要先了解个所以然吧,于是才发现,原来我们对留学规划、国家、学校的了解完全就都停留在几乎接近文字表面的程度;原以为交给uwc,有学校的申导就足够了,一打听才知道,面对美本申请的复杂,一个申导面对三四十个嗷嗷待哺的孩子,可能真的会应付不来;走访了一圈留学机构,再一打听,背景提升、活动竞赛,个人形象打造,美本是玄学,这是出现最多的字眼,还有......美本申请还需要再准备几十万的顾问费...诸多的未知,以及又要增加的的留学经费预算,一切变得无所适从,我又失眠了...
无独有偶,朋友推荐了西学的公号过来,说这是海淀妈妈推荐的一个集教育干货和缓解焦虑并举的公号,正好王博那个时间也有杭州的的线下见面会,就这样我来到了现场,见到了王博本博。一场近3个小时的讲座听下来,第一感觉,很对味儿,对于美本申请也逐渐有了一个大致的轮廓,而其中王博关于留学目的的四连问:“文凭?工作?成长?快乐?”更让我不禁对为什么要送孩子留学这个问题,重新开始了自我审视。现场不乏因为各种原因而焦虑提问的家长,更不乏孩子已手握各种竞赛奖项科研经历,或是早已带领孩子多次探访游历美国东西海岸各大名校的家长。而我呢,也许真的是格格不入的,因为我只有一个还算乖巧可爱、学业似乎还算不错,爱弹钢琴喜欢琢磨自媒体,而其它那些种种都还是一片空白的女儿。可是就在那一刻,我竟然是不焦虑的,因为我知道我们可以有这么多的选择,我的孩子也一定能找到适合她的那条路。
接下来的两个月,白天努力工作搬砖,晚上联系机构电话沟通咨询,睡前浏览西学公号内容,再把相关信息分享给住校期间学业繁忙的女儿,成了我每一天的日常;加入家长自修室之后的系统课程,美本申请的全貌、合理的自我评估、如何看待留学顾问的作用、留学资源的利用、留学的长期性......更让所有的轮廓和信息由点及面逐渐的清晰和完善。在面对各式扑面而来的留学规划信息的时候,我也逐渐变的从容,能以一颗辩证的心去看待这些纷繁芜杂的各种资讯。经过数次的家庭会议讨论,再举家一起和机构顾问多次细致沟通,女儿最终选择以英国为目标去攻读她感兴趣的心理专业。
而今,我们家关于孩子留学方向的确定和机构顾问的选择暂时告一段落,女儿现在也安心的开始着手相关的学术提升准备。回首这两个多月的历程,西学是陪伴我这条路上的指南针和定心丸,虽然孩子最终选择的不是美本方向,但这其中关于如何规划、关于如何客观的自我评估、关于教育的长期性,关于希望孩子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我想无论孩子的目的地是哪儿,都是相通的。
时代的一粒沙,落在了我们身上,成为了一座山,但我们依然坚守;大家都说出国留学的“投入产出比”越来越低,但我依然相信,外面有更广阔和全面的世界值得她去了解和探索,这对于她人生的意义远不止于此;出国留学的意义并不只是为了给她镀上一个海外名校的头衔,时代的车轮需要更有力的新生力量去推动它前进和革新,而我们的孩子就将是其中的一员,每一个人也许渺小、但都不可或缺。
面对女儿明年即将到来的申请季,与其说想要一个100分的结果,我更想做这个过程中100分的自己。向前看,向远看,我想这是西学传递给我的核心所在。清醒和理智,陪伴和坚持,在自己所能范围内尽了全力,我想这就足够。无论结果如何,待多年以后回首,相信我亦无悔!
第二十期家长自修室报名开启
家长自修室系列好文链接请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