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自鸡”到“自修”|成长•印迹(223)

文摘   2024-10-09 19:46   北京  



【缘起】


大概是半年前的偶然机会,读到了“西学千万里”公众号的一篇文章,应该是学生们写的关于访校的文章,当时觉得里面的文字内容非常自由灵动、不拘一格,展现了一份少见的鲜活与真实。待到多读了几篇文章之后,发现这个公众号真是独具格调,无论是孩子、还是家长和嘉宾,在这里的分享都非常有个性、有特点,然后直到我看到了“紫发阿姨”的文字和视频,才算初步理解,原来是有个洒脱鲜亮的“里长”王博建造了这个场域,用她的智慧与热情吸引、感染、共振并解放了大家。



【期待】


从发现这个宝藏开始,我就期待着能有机会上“家长自修室”,终于在第20期一开放,我就报了名,目前没跟王博确认过,但我觉得自己应该是最早报名的家长之一。之所以这么想参加,一是因为我正处在孩子刚决定转轨到国际路线的时期,各种信息扑面而来、各种讲座应接不暇,碎片化、偏狭化、夸大化、商业化互相交织,我觉得自己需要真实、系统和清晰的信息;二是在这些纷繁杂乱中,我觉得自己被一股难以名状的力量裹挟了,期待值不断上升、紧迫感越来越强,整日关注、思考、交流都带着很强的目的性,生活窄化了,人也窄化了,这时看到“西学”仿佛遇到了一股清流,看得越多,身心越通畅,参加“自修室”其实我最想弄懂究竟王博坚持的是什么底层逻辑让我如此被振动、被吸引。



【共时】


上到第六次课前那天晚上,我跟娃爹一起外出吃火锅,我们俩聊起了我上自修课的感受,我正跟他细聊王博五次课所讲到的内容时,娃爹突然说了一句“王博这个女人很犀利啊”,我没想到原来我听讲座时,他也跟着听了不少,我问他“哪里犀利了?我觉得她非常通透,包容性很强,挺平和啊”,娃爹回了一句“我说的不是贬义,是说她的观点表达很犀利很直接,或者换个词非常理性”,我听到这里非常赞同,而后表达了我的一份认知,我说听了五次课后,我越来越明白了王博底层到底坚持的是什么,其实就是“常识”,是我们人人心底都曾经知道的“常识”,关于人成长的常识、节律的常识、生活的常识、价值的常识等等,但是曾几何时,我偏离了“常识”、忘记了“常识”,时常进入到一种“非常”、“超常”的状态中,通过“自修室”,我觉得原本我使劲谋划如何让孩子成长的时候我自己成长了,我认识到我得回归并稳定住“常识”。然后非常共时性的,当晚第六次课中,王博PPT的第13页讲到家长心态要“平和、理性、尊重常识”!我清晰记得那天火锅畅聊之后上课,我们听到这部分时,我跟娃爹有多惊奇、又有多稳定!




【转变】


当天的课上,王博还讲到了父母的几种类型,有“佛系型、焦虑型、自鸡型、良师益友型、仙系型”,我记得当时课上家长自选最多的是“自鸡型”,因为大家都如王博所言“这么爱学习首先都很自鸡”,也有人说是混合型,还有间歇焦虑型,各种创新类型都有,大家自嘲的同时其实也是种释放。我选了自鸡型,因为前几天我还跟娃爹说过,我要重新开始学英语了,当时娃爹就嘲笑我“行,你去考个托福115+吧”,我大笑。但是,随着“常识”的认知,我心里明白了,其实我如此自鸡是因为我总想领着孩子走,孩子已经身高180+了,但我的心还留着过去的惯性,对成长的信任、对生命的信任、对他的信任都不够,然后我又想起了,当我自己曾经感受到不被信任时有多恼火和挫败,而带着愤怒的情绪上路就容易偏离“常识”,偏离真实的自己和丰富的生活。这时,我想起了某位家长的分享,她说这个阶段的家长可以把自己定位为孩子的“同事”,有着共同的目标、互帮互助但注意界限,不过分卷入,我深以为然,我不要为了孩子成长“自鸡”,而要为了自己成长“自修”。



【回归】


如今,八次课都已上完,我觉得后劲挺大的,客观信息的部分还需不断重看,但我觉得最宝贵的是那份保持“常识”的心态,有了这个稳定的内核,我们才能首先接纳自己、欣赏自己、与自己自洽,回归自我、回归常识、享受生活,相信这样也会共振到孩子内心本有的力量!人生是个长跑,希望孩子“西学千万里”,我“自修千万里”,我们都能实现各自不断的成长。


第二十一期家长自修室报名开启


家长自修室系列好文链接请戳👇



西学千万里
这是一个温暖的地方,我们从不同的角度分享留学这条道路上的点点滴滴,记录着成长的足迹和珍贵瞬间。 联系王颖博士:w_y_wangying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