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义乌老百姓的三甲医院,中心医院高度重视学科发展和人才队伍建设。为方便广大市民前来就诊,我们的公众号持续推出《科室风采》系列报道。该系列聚焦于医院各科室在学科建设、技术创新、医学人文、人才梯队构建以及教学科研等方面的特色成果,旨在让市民更迅速、全面地了解我院的医疗团队。今天,让我们一同走进急诊科。
急诊科:生命守护的前沿阵地
在医院众多科室中,急诊科无疑是最忙碌、最紧张、最充满挑战的地方之一。这里,是与死神赛跑的赛道,是生命守护的前沿阵地,每一秒都可能决定着患者的生死存亡。
义乌市中心医院急诊医学科成立于1989年,具备院前急救、急诊抢救、急诊重症监护病区(EICU)、急诊病区一体化管理的急诊急救体系,拥有国内外各类先进急救设备,技术力量雄厚。直属工作人员180余人,其中正高7人、副高16人、主治17人,硕士9人,浙江省医学会委员4人,多人入选浙江省医坛新秀、金华市321人才、义乌市拔尖人才等人才培养工程。
• 省市县三级临床重点专科建设单位、金华市医学重点学科、义乌市医学重点学科;
• 国家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急诊医学基地、国家级创伤中心、胸痛中心、卒中中心、全国首家经过论证的动物致伤防治中心;
• 浙江大学急救医学研究所协作中心、浙大一院中毒急救联盟理事单位、浙江省县级医院急诊联盟常务理事单位、浙江省急诊质控联盟理事单位;
• 义乌市急诊医学技术指导中心、义乌市急诊医学质控中心挂靠单位、义乌市医学会急诊医学专委会主任委员单位;
• 先后被授予国家级巾帼文明岗、浙江省青年文明号、金华市工人先锋号、义乌市模范集体。
分秒必争的急救战场
每当120救护车的警笛声响起,患者被送入急诊科,就意味着一场与时间的赛跑就此展开。医护人员迅速对患者进行初步评估,判断病情的轻重缓急。在抢救室里,医生们熟练地进行心肺复苏、气管插管、电除颤等操作,护士们则迅速建立静脉通路、给药、监测生命体征,每一个动作都精准而迅速,每一个环节都紧密衔接,只为争取宝贵的救治时间。
急诊科年诊治急诊病人近30万人次,以各类急危重症、心肺复苏、严重创伤、胸痛、卒中、中毒、动物致伤等的救治为特色。熟练开展急诊介入手术、ECMO、人工肝、经皮气管切开、CRRT、床旁纤支镜、经皮胸腔闭式引流、主动脉球囊反搏、毒蛇咬伤综合诊治等各项先进急救技术。
全方位的医疗保障
急诊科的工作不仅是对患者的紧急救治,还包括一系列后续的医疗保障措施。对于一些病情相对稳定的患者,医护人员会将其安置在留观区,进行密切观察和进一步治疗,定期为患者检查身体状况,根据病情变化调整治疗方案,确保患者能够平稳度过危险期等。
同时,急诊科还承担着与其他科室的协调工作。当患者需要进行专科治疗或手术时,医护人员会迅速与相关科室取得联系,安排患者进行必要的检查和手术,这种跨科室的协作,为患者提供了全方位的医疗保障,确保患者能够在第一时间得到最有效的治疗。
急诊科医护人员需要24小时轮流值守。没有白天黑夜、不分节假休息,只要有患者需要,他们就会立刻出现在岗位上。他们用实际行动诠释了“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甘于奉献、大爱无疆”的医者精神,成为了患者生命健康的坚实守护者。
急诊科走进学校、社区、乡村、企业、工地,两年来持续开展了急救知识培训60余场,将急救知识普及到更多群众中去,守护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
质量与能力双提升
近年来,急诊科团队主持和参与省市级科研项目20余项,发表SCI论文14篇,出版医学专著2部,获得专利8项。每年接受下级医院进修医护20余人次,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60余人次,医学院校实习带教150余人次。积极鼓励人员进修学习,提升专业素养和技能水平,为科室长远发展奠定坚实人才基石。
急诊医学,作为医学领域的重要分支之一,承担着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的重任。中心医院本着“生命至上”的原则,始终将急诊医学作为医院重点发展领域,在设备、资源、人力等方面不断加大投入力度,加强与国内外知名医疗机构、专家的交流与合作,引进先进的医疗技术和理念,不断提升医疗急救服务能力和急危重症救治水平。
急诊科围绕五大中心建设为重点,不断优化院前急救—院内急诊—急诊重症监护—急诊病区一体化管理的急诊急救体系;以多发伤、中毒、心肺复苏为学科专长,以可视化急救技术的广泛应用和动物致伤诊治为特色,以急诊重症监护病区(EICU)为依托,全面加强学科内涵建设,提升急诊救治综合能力,保障急诊救治效果,努力打造成为浙中西部技术领先、服务一流、科研水平高的现代化急危重症救治中心。
科室亮特色,品牌促发展。医院大力推进优势专科建设,竭力打造有特色的科室品牌,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多元化、个性化的医疗服务需求,持续提升患者就医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助推医院高质量发展。
文/图/编辑:宣传统战部 杨昊婕
校审:陈铁江、应志翔、骆高健
微信改版啦!
为了不让大家错过我们的推送
小编建议“星标3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