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夏练三伏,冬练三九”,冬季进行运动,能增强抗寒力、免疫力和心肺功能,也更能达到控制体重的效果。除了常规的运动锻炼外,冬季带来的冰雪运动在近年来也很是风靡。
不过,冬季运动特别是户外运动容易受到环境、天气等因素影响,打消了很多人的运动积极性。
义乌市中心医院骨伤科副主任(主持工作)、运动医学专家蔡航主任医师提醒,冬季运动除了要选择合适的运动项目和方式外,更需要注意规避热身不充分、太早锻炼、忽视保暖等常见错误,避免运动损伤,以此达到最佳运动状态。
本文指导专家
户外运动,留意天气变化
根据天气穿合适的衣服配饰,温度低于零下10℃、大风天、雾霾天等情况不要到室外锻炼,此时可以考虑在室内进行运动。
一般来说,冬季锻炼穿着衣物要轻软、不能过紧,户外运动穿着,建议遵循“三层着装”法则(“洋葱式”法则),三层即排汗层、保暖层、防护层。
排汗层:内衣,要求不闷热、排汗性好,建议选速干面料内衣。
保暖层:中间层服装,应起到保温作用,如毛衣、抓绒等。
防护层:穿在最外面的,应具有防风、防水、保暖、透气功能,如冲锋衣、运动风衣等。
蔡航提醒,可以充分利用帽子和手套防护头、脸、口、鼻、颈、手等裸露在外的部位,可以防止局部冻伤的发生,准备一件备用衣服在锻炼结束后穿着,尽快进行保暖也非常重要。
重视热身和练后放松
蔡航介绍,一次完整的体育健身活动应包括准备活动、基本活动和放松活动。尤其是在冬天,人体肌肉较为僵硬,如果缺少充足的准备活动来预热身体,运动损伤的几率会大大提升。
▲ 蔡航主任医师正在查看骨折患者影像资料
因此,运动前最好先进行20分钟的热身活动,尽量要求动态拉伸,例如压腿、踢腿、弓步、转体、弯腰等,注意开始动作缓慢,每个动作重复3~5次,不同方式可以交替进行。
锻炼结束后不要急于休息,要注意放松活动,能有效缓解肌肉酸痛,使身体各器官系统机能逐渐从运动状态恢复到安静状态。要提醒的是,冬天进行放松活动时尤其要注意保暖,及时增加衣物,避免受凉感冒。
运动量不宜过大
循序渐进很重要
由于冬季气温突降,人们的适应能力较差,血管易受寒冷刺激而收缩,尤其是早晨,此时进行大量高强度运动可能事倍功半、反而对身体造成危害。上午10点、下午15点左右是最佳时间,此时身体机能处于最佳水平,温度也相对适宜,有利于开展户外运动。
▲ 图片来源:2024义乌半程马拉松
每个人的运动需求不同,不管是为了减重还是强身健体,都不能急于求成,忽略了自身的承受能力。因此,无论老人还是年轻人,运动都应该循序渐进,并且要根据自己的能力选择适合的运动方式和运动量。
蔡航提醒,如果出现恶心呕吐、头痛头晕、胸部不适、精神疲惫、四肢无力、喘息气粗、关节疼痛等情况,应及时调整或停止运动。
▲ 蔡航主任医师正在为患者进行查体
滑冰、滑雪
冬季限定项目要注意什么
随着冰雪运动的普及,大众对冰雪运动的热爱程度和参与程度逐年提升,冰雪运动已经成为冬季最受欢迎的运动之一。
蔡航表示,滑冰、滑雪等冰雪运动大都在相对寒冷的环境里,对于身体各方面机能的损耗很大,对力量、耐力、灵敏、平衡等多项身体素质要求较高,极易摔倒和发生碰撞。此外,冰面坚硬,加上滑行速度较快,不仅摔倒的风险增加,受伤的风险也更高。
因此,大众在享受运动带来的快乐时,要积极预防冰雪运动中的损伤,并学会应对意外情况的发生。
▲ 要做好衣物的保暖,穿戴好滑雪装备,做好防护
一方面,要做好充分的热身运动、做好衣物的保暖以及装备防护,另一方面,运动时应根据自己的水平量力而行、循序渐进,滑行过程中控制好速度,注意避让他人和防止被他人撞伤。
蔡航特别提醒,如果滑倒不可避免,在着地的瞬间尽量顺势滑或者翻滚,要避免手部着地而造成上肢关节扭伤、脱位或骨折;不得已向后摔倒时,尽量让臀部先坐下,不要后仰头造成颅脑损伤。受伤后及时向现场工作人员、救护人员求助,避免二次损伤,并及时前往医院就诊,如果出现胸腰部疼痛、无法坐起或站立行走等情况,应拨打120等待专业的医护人员救助。
▲ 滑行过程中控制好速度,注意避让他人和防止被他人撞伤
今日互动话题
文/图/编辑:宣传统战部 张金蓉
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校审:蔡航、应志翔、骆高健
微信改版啦!
为了不让大家错过我们的推送
小编建议“星标3连”🌟
👇👇👇
✔ 共绘“她”精彩!义乌市中心医院乳腺癌患教活动温暖启幕:向您发出邀请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