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鹏:暖炉记忆

教育   文化   2024-11-02 16:30   安徽  

点击上方"同步悦读"免费订阅

             匕

纪  事

暖炉记忆

■ 杨  鹏


小时候,我家里住的是瓦房,一到冬天,冷空气就从瓦缝里吹进来。到了晚上,屋里特别冷。虽然我穿了厚厚的衣服,但还是瑟瑟发抖。这时候,母亲就会用上破炒锅做成的“土味暖炉”,让我们过上暖和的冬天。

入冬前,父母亲就已经在为一年中最冷的时间做保暖准备。用破“炒锅”取暖,最重要的材料是大块大块的柴。父亲平时砍下枯死的荔枝树、龙眼树的主干后,会不辞辛苦地从山上拉回家。家里还有很多竹头,这是母亲“积累”的。我家附近都是竹林,有些竹子因为被砍了一截等原因渐渐干枯,最后就剩下竹头了。入冬后,母亲便会到竹林里寻找那些松动了的竹头,用锄头沿着竹头四周锄几下,再拿着锄头敲一敲,基本就可以将其从土里取出来了。寒冬来临前,我家院子里堆着满满一院子,叠得整整齐齐的木柴和竹头,这让我们倍有安全感。

强冷空气肆虐的日子里,母亲每天吃晚饭时就将炒锅拿到客厅里,然后准备好柴。她先用竹壳点着火,放到炒锅里,然后迅速放进去竹片或者削得小片小片的松树,能快速让火燃烧起来。充分燃烧后,她就开始加一点大块的木柴进去。放木柴也有讲究,如果放一根,那圆底的炒锅就可能失去平衡,往一边倾斜,所以母亲一般放几根,小心地垒好。有了火气,冰冷的瓦房瞬间就暖和了。

“土味暖炉”不仅可以取暖,偶尔也可以充当“烘干机”。在冬天,最怕下冷雨,水寒刺骨,衣服难干。小时候,衣服又不多。每当这时候,在用炒锅取暖时,母亲就会将那些已经晾干了水,但还潮湿的,急穿的衣服收来,在刚开始点火,火烧得最旺时,双手撑着衣服,靠近炒锅上的火,烘几遍,这个一定要小心,要不然,衣服就可能被烧。烘过后,她再搬了凳子在旁边,将衣服铺在上面。所以,我们家常常有一圈铺在凳子上的衣服和我们一起烤火呢。

“土味暖炉”还可以充当“烤箱”。取暖时,我常常让父亲放番薯到炒锅里烤。烤番薯可不能心急,不能在火刚烧起来的时候放进去,要有了碳才可以。父亲用火钳将锅底的碳拨开,放番薯进去,然后再拨回来,将番薯埋好。这时候,父亲就要好好控制火势了。等到父亲认为可以了,他就用火钳小心翼翼地,一点一点拨开上面的碳,再将番薯拨出来。番薯的外皮已被碳烤得焦黄了。知道我急,父亲让我拿碗来,然后用那双布满了茧,好像不怕热的手,拿起烤番薯撕开薄薄的皮,将露出的金黄的,丰满结实的肉放进碗里给我吃。捧着碗,我看着热气腾腾,香气缭绕的番薯,在寒冷的冬夜里,只觉温暖和享受。

如今,家里的“土味暖炉”早已退出舞台,但它承载的那些与旧时光,与父母紧密相连的记忆还一直存留在我的脑海里,不会磨灭。

杨鹏,安徽环新集团职工,业余时间爱好写作与书法。


延伸阅读——
征稿:全民阅读      书香中国
年终盘点:全国各大报刊发表一览(关于微刊)
关于写作和投稿的几点建议
《作家天地》文学期刊把“同步悦读”作为选稿基地

特别关注——投稿指南(点击下方阅读)

《军绿》面向全国征稿
《曾在军旅》图书征稿启事
菱湖杯“文旅中国”面向全国征稿
投稿邮箱:tbyd2016@163.com

点击下方卡片 关注并阅读更多文章
   点击左下角阅读原文关注投稿指南

同步悦读
《同步悦读》是一个面向全国发布的新媒体,旨在倡导全民阅读,打造书香中国,目前拥有一个庞大的来自全国各地的作家团队和读者群体。《同步悦读》秉承不厚名家,不薄新人的理念,引导阅读兴趣,激发创作热情,培养文学新人,受到了越来越多的读者的拥趸。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