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世魁:那年我们与《智取威虎山》

教育   2024-11-09 16:00   安徽  

点击上方"同步悦读"免费订阅

             匕

纪  事

那年我们与《智取威虎山》

■ 陈世魁

1966年的春夏之交,“文化大革命”骤然兴起,使我们失去了在校学习的机会。我们曾苦闷过,曾彷徨过,曾乱冲乱闯过。也许是少年不知愁滋味,也许是天性使然,虽历尽困苦,却不曾惧怕;虽饱尝酸辛,却不失快乐。我们未曾沉沦,不曾懈怠,用自已特有的方式,满怀希冀地践行那个年代的信仰,在社会这个大舞台上经风雨见世面,在社会这个大课堂里学习,在社会实践中磨练,在跌跌撞撞中成长……
1966年,我在灵璧中学读高中二年级。那一年的下半年,隨着那场运动的进行,校园里已放不下一张平静的书桌了。突如其来的“运动”骤然间像一股飓风,涤荡大地,也搅乱了学校的教学、生活秩序。校园变得躁动了,教室变得空旷了,教师无书可教,学生无课可上。
当时,我和陈凯、陶福星、高万同、姚福宇、张召金、卓芝兰、付廷华、夏玉兰、朱俊彩、李玉玲等十几名爱好文学、参加过学校各种文艺活动的同学,也成立一个名为“鲁迅兵团”的组织。可是如此折腾几周,大伙热情骤减,感到有些困惑,,逐渐感到这等事做来确实无任何意义。
灵璧中学的素质教育有着深厚的底蕴,校园文化生动活泼、生机勃勃。师生曾联手先后排演几台戏剧:《南方来信》《赤叶河》《夺印》《收租院》《小放牛》等,在校礼堂、工人政治课堂、三用礼堂轮番上演,在全城引起轰动,就连附近农村群众也闻讯赶来观看。
1966年底,毛主席一次“关于派军队干部训练学校师生”谈话,以军宣队的名义派出干部战士进驻学校,开展军训。进驻灵璧中学的是灵璧县人武部的官兵,领队的是人武部政委葛连珍,他们把学生编成连排班,组织学政治,学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开展军事训练。
在寒假即将结束时,师生们和军宣队举行一场联欢会。我们宣传队的一个节目受到特别的推崇。那是一个自己写词、套用《真像亲兄弟》曲谱、歌唱军宣队员的节目,叫做《我们连的好人好事多》。男声领唱是陈凯,女声领唱是叶丽华。记得开头一段有这样几句唱词:我们侯连长,真叫一个棒,带领我们学政治,军事训练强!关心同学细心又体贴,他训练严格又体谅……后面几段又把军训连的几位排长夸赞一番,引起掌声喝彩声一片。
至此,宣传队的影响进一步扩大,在学校,在灵城也小有名气。队员们带着一股热情和冲动,到厂矿,到农村,到乡镇,足迹遍布灵璧城乡,在灵璧大地一时风生水起,“灵中的学生”随之名声大噪。
19673月份,宣传队开始排练现代戏《智取威虎山》。说起排练《智取威虎山》,纯是机缘巧合。
那是19673月中旬的一天,宣传队的队员们正在学校的一座小会议室內排练歌舞《洗衣歌》,忽然从外面走进一位年轻的女同志。她很漂亮,穿着整洁合体,身材苗条,皮肤白净,双眸明亮,透着聪慧与睿智,举止优雅从容,端庄而又质朴,脸上总带着笑容,让人感到特别亲切。她不声不响站在一处靠窗户的地方,认真地看着我们的排练。她看得很认真,有时还跟着队员们的表演做一些动作,不时露出赞赏的笑容。到一段排练结束时,她竟然热情地鼓起掌来,连声说好好好。于是我们便和她交流起来。在与她的交谈中我们得知,她叫胡玉霞,灵璧县城人,是宿县地区梆子戏剧团的演员。当时因为剧团内“两派”互相争斗不断,便处于无戏可演的状态。她又不愿意参与到那种相互攻击、相互争斗的是非场,于是便选择赋闲在家。她说,我在街头看了好几次你们的宣传表演,很不错,你们都很有天赋,很有潜力。你看姑娘们多漂亮,男同学多精神,你们应该有更大的舞台,更广阔的天地,展现你们的才华!
她告诉我们,他们剧团年初排了样板戏《智取威虎山》,现在的形势下,两派组织坐不到一块,也不能演出了。她说,你们是毛泽东思想宣传队,我想帮你们排演《智取威虎上》,这出戏国家也在演,不会引起任何矛盾,也不会带来什么麻烦,你们看行不行?
同学一听要排大戏,既兴奋,又担心。纷纷说我们学校以前演过话剧,可没演过戏剧,能行吗?她说,困难一定会不少,但我看到你们是一群有潜质有追求的年轻人,凭着你们的才华和天赋,只要刻苦认真,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没有攻克不下的难题!
在排演《智取威虎山》一剧中,导演胡玉霞大姐可是功不可没。我们平时都喊她大姐。她是宿县地区梆子戏剧团的当家花旦,扮相俊美,噪音清澈,行腔归韵,至工至令。在为我们排练时,她极有耐心,一招一式,一腔一韵,她都把手教,领着唱。她极为温和,待我们像弟弟妹妹,从不发火,从不急燥,始终面带笑容。她说戏极为耐心,一个细节,一个吐字,一个眼神,一个亮相,她都不厌其烦,反复示范。她极为友善,不仅关心排练的事,生活中的小事也关怀有加,沒有一丝演员的骄横和趾高气扬。
一群中学生,从未接触过戏剧表演,也缺少戏剧知识,排练的难度是可想而知、始料未及的。可导演手把手的教学、亲身的示范,生动耐心的指导,使队员们进步很快,慢慢进入了角色。大家个个热情高涨,经过近三个月的排练,我们凭着一股热情,一份执着,一份坚持,一路走过来了……
我们的第一场演出,是在县总工会的礼堂。在那座能容纳300人的礼堂里,人头攒动,过道里,两旁侧边都站满了人。演出过程中,观众中不时爆发叫好声和热烈的掌声,首演开门彩,取得圆满成功!后来为满足广大观众的需求,将演出场地移到能容纳更多观众的三用礼堂,总共演出十余场,场场观众爆满。
说到《智取威虎山》一剧的成功演出,离不开几位老师的积相参与、鼎力相助。
一位是剧中正一号人物杨子荣的扮演者谢凱老师。他是一位数学老师,大学毕业没几年,正值风华正茂之年。除了教数学课,他还是校体操队的辅导老师,曾带着我们体操队训练单杠、双杠丶跳箱、钻火圈等。谢老师嗓音清亮,唱腔高亢;飞跃腾打,尽显风姿,确是杨子荣的合适人选。
另一位是剧中反一号人物座山雕的扮演者杨登岭老师。他是一位大学毕业不久的数学老师,一米八多的大个子,身材伟岸,英俊潇洒,意气风发,一和女生讲话就脸红。为了衬托杨子荣,他尽量俯着身子,收着演。但却能把座山雕的阴险狡诈表现得入木三分。我们常和他开玩笑:脸红什么?他就真的红着脸笑着走开。
还有一位是灯光布景的设计、制作者凌泽荣老师,也是來灵中不久的大学毕业生,是位化学老师。他皮肤白净,温文尔雅,说话总带着笑容。他制作的布景,设计的舞台音效,形象唯美,声响逼真,与样板戏也可媲美。
三位老师待人友善温和,平易近人,对学生们关怀备至,呵护有加,使我们感到相处得像兄弟姐妹。他们身体力行,排练一丝不拘,拎服装,搬道具,都和大家一样,亲历亲为,细致精当。
在演出《智取威虎山》一剧过程中,还有一件我至今仍引以为豪的得意之作。19676月中旬的一天,《智取威虎山》剧组的伙伴们带着自己的服装道具,去三用礼堂,准备晚上八点钟的演出。七点刚过,我们还在路上,灵城沿街的广播喇叭里,传出了“我国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的消息!顿时,大家激动万分,欢呼雀跃。记不得当时谁说了一句: 这个特大喜讯,要是有个节目多带劲!大伙七嘴八舌,议论纷纷。其中一同学说,最快就是对口词!大伙表示赞同!于是有的递给我纸,有的递给我笔,我就边走边写,并当即决定由陈凯和叶丽华担当此任。我写几句他们背几句。等到了三用礼堂,也就写好了,他俩用了几分钟也就背熟了。就这样,一篇反应重大事件的即就章出来了。时过50余年年,我还大体记得这段对口词的开头几句:
大漠里轰然一响,
磨茹云冲天而飞!
这一响,
展现了中国人的志气,
这一飞,
展示了中华民族的雄威!
这一响,
让帝修反闻风丧胆,
这一飞
让中国人吐气扬眉……
当他俩同时喊出“我国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了”时,全场观众掌声如雷,毛主席万岁,共产党万岁的喊声震耳欲聋……
到了1968年,大部分同学上山下乡,一部分同学参军入伍,也有的回乡务农,宣传队成员隨成雏燕纷飞、天各一方之状。山水横亘断,何处话苍凉!有的甚至近半个世纪竟无缘互道一声“好”!惜哉!痛哉!我的老师,我的同学,我的宣传队朋友们,你们好吗……

陈世魁,194712月出生于江苏省铜山县伊庄乡陈庄村。19639月至19682月就读于灵璧中学。19683月入伍在空降兵1545133团服役,1975年退伍。1977年参加恢复高考的第一年考试,被录取在宿州师范专科学校中文系读书,1980年毕业留校工作,200712月退休。




延伸阅读——
征稿:全民阅读      书香中国
年终盘点:全国各大报刊发表一览(关于微刊)
关于写作和投稿的几点建议
《作家天地》文学期刊把“同步悦读”作为选稿基地

特别关注——投稿指南(点击下方阅读)

《军绿》面向全国征稿
菱湖杯“文旅中国”面向全国征稿
投稿邮箱:tbyd2016@163.com
点击下方卡片 关注并阅读更多文章
   点击左下角阅读原文关注投稿指南

同步悦读
《同步悦读》是一个面向全国发布的新媒体,旨在倡导全民阅读,打造书香中国,目前拥有一个庞大的来自全国各地的作家团队和读者群体。《同步悦读》秉承不厚名家,不薄新人的理念,引导阅读兴趣,激发创作热情,培养文学新人,受到了越来越多的读者的拥趸。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