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MART相荐 | 造一个城市节日!景德镇们的文旅突围

旅行   2024-12-19 18:06   北京  


12月8日,艺术家蔡国强在家乡泉州编排了一场三幕式的“白日焰火”,一岁一礼吸引了更多人造访泉州。近年来,在佛山南海、晋中平遥、嘉兴乌镇、秦皇岛阿那亚也有越来越多的人们开始因为“城市节日”而重新思考起故乡、地方以及与自我的关系。


位于陶溪川的「春秋大集」也成为了景德镇的“城市节日”,春秋大集已经超越了单纯的文旅活动范畴,并与当地的陶瓷产业融合,带动了景德镇的城市更新。然而,在“节日”的狂欢后,如何把这些“访客”留下?这类集市模式只能发生在景德镇吗?


事件 EVENTS


2024春秋大集秋集

地点:景德镇市陶溪川文创街区

#生长力



自上世纪八十年代起,欧洲多个城市相继开始根据当地文化定期举办节庆活动,推动了城市区域的实体复兴,随后,多个亚洲城市纷纷效仿,这一现象被称为“城市节日”(FESTIVALISATION)。

一直以来,公共文化艺术在塑造城市身份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它们拥有着为城市建立与丰富身份的功能,能够让城市节日不仅仅是在城市里举办的节日,更是属于城市文化的节日,并进一步推进文旅经济的发展。

在中国,不仅仅是在一线城市,许多在三四线城市中的节日也逐渐崭露头角,逐渐创造了“世界性的旅游现象”,并带动了小城旅行的“反向游”

在南海,一群艺术家走进了乡村,在地进行创作。「广东南海大地艺术节」通过艺术植入的方式改变了乡村的相貌,不仅美化了环境,也带动了村里的商业增长。


南海大地艺术节现场 / 图源:广东南海大地艺术节


乌镇有着1300多年历史,但「乌镇戏剧节」让古镇不再成为“标本”。镇中有戏,戏在镇中,使得乌镇成为了提及“戏剧”时人们脑海中立刻浮现的小镇,甚至许多观众将能在乌镇戏剧节上亮相的剧目视为“乌镇认证”,认为在这里演出过的剧目皆为上乘之作。


乌镇戏剧节现场 / 图源:网络


「阿那亚戏剧节」也同样赋予了海水新的定义。年轻人去往阿那亚,或许不是因为戏剧本身,而是在为戏剧节的文艺氛围着迷。戏剧节也让阿那亚从北戴河边上的孤独的建筑群成为了当下炙手可热的文旅项目。


阿那亚戏剧节现场 / 图源:阿那亚戏剧节


这些项目都锁定在了“小城”,而又皆因为“城市节日”赋予了“地方”更强的生命力。但与这些城市活动不同的是,来自景德镇的「春秋大集」本身便是从这座城市里“生长”出来的。

景德镇是一座“瓷城”,一座景德镇,半部陶瓷史,窑火生生不“熄”,燃了上千年,景德镇因瓷而名、因瓷而兴、因瓷而立。两侧瓷器店林立,品种齐全、花色各异,吸引了众多买家和商贾。


左右滑动

查看更多

景德镇瓷厂中正在工作的手艺人,与在景德镇陶瓷博物馆、御窑博物馆中正在参观陶瓷的游客 / 摄影:Simon©ZSDC


古代售卖陶瓷的集市文化依然对景德镇的陶瓷产业和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如今,景德镇的陶瓷市场依然繁荣,人人都可以进行手工制作。


无论是初出茅庐的陶瓷大学的学生,还是因为热爱不远千里来此的年轻人,集市成为了他们接入陶瓷文化市场最快捷且接地气的方式。


左右滑动

查看更多

在景德镇随处可见的陶瓷集市

/ 摄影:Simon©ZSDC




景德镇的陶瓷市集已经“乱花渐欲迷人眼”,春秋大集如何在众多市集中脱颖而出?这还要从春秋大集的举办地——陶溪川说起。

而在此之前,陶溪川还不叫“陶溪川”,而是“宇宙瓷厂”。宇宙瓷厂自1958年建厂后,陶溪川的的发展轨迹如同一棵扎根泥土、不断伸展的树,离不开几代手工艺人和守护者们的辛勤耕耘。如今,


陶溪川文化创意园区成为了景德镇人新的造梦之地,也为景德镇这座城市带来了新的可能性。


陶溪川文化创意园改造前后 / 图源:网络


步入陶溪川,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那些保留完好的红砖厂房和烟囱,它们与现代添加的玻璃幕墙、钢结构并存。

除了保护曾经的外在痕迹,对陶溪川而言,内在的创新也同样重要。在2015年的下半年,陶溪川先招募了50多位年轻人来园区里摆摊。后来,越来越多的许多年轻的手工艺人和不同国籍的艺术爱好者慕名而来,纷纷加入“守艺人”的行列。


“从‘手艺人’,到‘守夜人’,再到‘守业人’,到如今的‘守艺人’,陶溪川如同大树的枝叶一般,不断生长。”景德镇陶溪川文创运营有限公司董事长刚好说。


随着集市活动与形式越来越丰富,2017年10月,「春秋大集」应运而生。


景德镇陶邑文化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景德镇陶溪川文创运营有限公司董事长刚好从陶溪川的起源出发,详细阐述了这片园区如何在历史与现代之间寻找平衡,在不断变化的环境中实现稳步发展 / 图源:陶溪川文创社区


摆着摆着,春秋大集从最初几十个人“练摊儿”到现在近一千人参展。他们因为手工艺而在春秋大集相聚、重逢,感受艺术和思想的碰撞。


春秋大集也成为了现象级的城市文化活动,成为了游客在春秋两季来到景德镇的理由,也成为了手艺人不远千里、漂洋过海将易碎的陶瓷运输到景德镇展示、售卖的理由。


左右滑动

查看更多

往年春秋大集现场 / 图源:陶溪川文创社区


左右滑动

查看更多

往年春秋大集现场 / 图源:陶溪川文创街区


如果说市集是手工艺持续发展的载体,那么春秋大集便承载着景德镇与世界节奏同频的可能性。即使在这里逛上一天一夜也不会产生审美疲劳。

现场常常能看到游客在向摊主询价后的“瞠目结舌”,也能看到提着大包小裹来到摊位前端详几分钟后便大手一挥全部收入囊中的情景。这些在春秋大集都不是怪事,毕竟区别于流水线冰冷的机器制品,手工艺本身更精致,成本也会更高一些。


2024春秋大集秋集现场,摊主与摊主、摊主与顾客之间相互交流 / 摄影:Simon©ZSDC


但是在春秋大集,价格也并非是衡定作品价值的标准。此次春秋大集,演员黄渤在逛到⽺⼋戒摊位的时候,⽺⼋戒简单介绍草木灰器物的创作理念和故事。黄渤拿起一只向日葵陶杯摸了摸,问价。⽺⼋戒说这一只是由向日葵的灰烬和泥土烧制而成的,色彩釉面自然形成,很有生命的脉络感,价格3000-6000元之间随缘。

向日葵陶杯可以送给情绪低落的朋友,因为向日葵代表微笑,希望和阳光。黄渤笑了笑,说:“你们的东西有点意思,定价也很有意思。”


⼿⼯陶⼈⽺⼋戒师承藏族⿊陶、傣族⼟陶、⽩族⼟陶⾮遗传承⼈,专注草⽊灰陶器,⽤泥⼟和不同草⽊的灰烬制陶,将不同植物的内在精神和陶瓷相结合。前来逛春秋大集的黄渤,在羊八戒的摊位前驻足问价 / 图源:羊八戒


每年的春秋大集除了传统的创意集市外,还引入了展览、演出、论坛,今年与往年相比,陶溪川还邀请了更多的国际手工人、艺术家成为摊主,为展方提供差旅,每一个摊位上还会配备志愿者进行翻译,进一步推动中国传统文化与世界文化的交流与融合。

各国的语言在此汇集,有时在语言上可能会或多或少存在些障碍,但艺术无国界,作品被看见、被触摸才是最重要的。


春秋大集也并不只是一个每年相聚两次的手工集市,更是一个生活方式的聚会,让全世界热爱陶瓷的艺术家们在赶集中彼此交流,让来到景德镇的新移民在流动中找到立足之地。


2024春秋大集秋集现场 / 摄影:Simon©ZSDC


陶溪川的商业形态在不断创新,思想意识也在不管更新。2024春秋大集秋季搭建了全媒体传播矩阵,将活动现场进行了72小时不间断马拉松直播以及东方甄选「看见世界」2天3场直播。

与此同时,陶溪川还与新华社共建的国传中心负责搭建海外网站及媒体资源库,在国际文化传播渠道对春秋大集进行预热及宣传,走进年轻人的视野,让远在天边的全球手工爱好者们也能够在线上感受现场的氛围。


左右滑动

查看更多

2024春秋大集秋集现场 / 摄影:Simon©ZSDC





也有人对春秋大集为国际摊主提供差旅的行为产生疑问:一张春秋大集的门票仅35元,国际摊主的数量如此之多,春秋大集究竟如何盈利?

在一年两度的春秋大集之前,人们注意到这场“国际狂欢”;在春秋大集活动之时,游客在陶溪川的大集、餐厅等地消费,大家笑称“没有人能够空手离开陶溪川”;每个阶段活动结束之后,手艺人们又在景德镇留下。


摄影:Simon©ZSDC


陶溪川就像一个微缩的景德镇,其中涵盖了创意市集、餐饮美食、文创区、工业遗产博物馆、美术馆、工作坊、艺术家工作室、创业平台、研学平台、酒店等多功能内容空间,能够让游客仅在陶溪川就能大致体验整个景德镇的氛围感。


陶溪川也逐渐完成从单一生产场所向多功能艺术园区的转型。同时,陶溪川的生态发展也为春秋大集转变为具有持续影响力的“城市节日”提供了可持续发展条件。


对于陶溪川而言,改造过程的关键在于结构改造、功能再造、文化塑造和环境营造四个核心环节 / 图源:陶溪川文创街区


而在春秋大集的夜晚,陶溪川的每一处街头巷尾及剧场又都化身为互动演出的舞台。与此同时,部分剧场设计打破了传统舞台的界限,以陶溪川原生的在地文化为基石进行演绎。


左右滑动

查看更多

全新发布的陶溪川「轮回剧场」融合了“泥、火、水、草、树”五大主题,这些概念均灵感源自陶瓷烧制过程中元素在自然界的循环往复,不仅寓意着陶瓷艺术的生生不息,也象征着自然界与人文创造之间的永恒轮回  / 摄影:Simon©ZSDC、陶溪川文创街区


陶溪川的一切自泥土开始,因此「泥剧场」所在的翻砂美术馆也是希望让大家回归泥土的触感。展览的本质应超越艺术品的简单陈列,成为一个既促进艺术创作又深化观众参与的动态、可变空间。在这个理念下,翻砂美术馆被构想为一个多功能“平台”。

空间在如今已经不拘泥于物理层面,它是一种想象力、创造力和汇聚人的地方。


“翻砂美术馆作为一个多元融合的场域,不仅承载着艺术创作与展览的功能,更是文化、艺术与社区紧密相连的公共交流平台。”「泥剧场」设计师卢征远说道。


“春秋大集·陶溪川艺文生态大会”演讲与发布在景德镇陶溪川翻砂美术馆“泥剧场“开启 / 摄影:Simon©ZSDC


现代舞《从泥土到树木》在翻砂美术馆演出,舞者:巩中辉 / 摄影:Simon©ZSDC


而在没有市集与演出的平日,来到陶溪川的游客依旧络绎不绝。除了平日里常设的文化活动与商铺空间之外,陶溪川内也不缺酒店。

除了既有的精品酒店陶溪川国贸饭店、陶溪川凯悦臻选酒店,以及适合青年背包客居住的陶公寓之外,今年一月,由直向建筑创始人、法国建筑科学院外籍院士董功也在陶溪川设计建成了川上行酒店。


被树木“包裹”的川上行酒店 / 摄影:直向建筑、Dong建筑摄影或偏方摄影


董功在建筑中融入自然元素,使陶溪川这片文化与自然交织的土地焕发新生。“川上行所有建筑体量的边界和墙体定位,在设计一开始,就是以退让树为前提决定的。”建筑师董功的设计初衷也是通过保留场地内的原有树木,实现建筑与自然的有机融合。


让空间在满足功能需求的同时,也成为一处蕴含景德镇历史底蕴并体现自然精神的场所。


川上行的建造也为红砖之间增添了一份柔和与尺度感,建筑与树木相互融合,与四周共生,逐步形成一个和谐共生的文化生态系统。


左右滑动

查看更多

依次为川上行酒店的溪餐厅外景、溪餐厅内景、大堂休息区 / 摄影:偏方摄影


陶溪川除了将景德镇千年制瓷文化深度融入每一处空间细节之外,社群运营也是陶溪川发展的核心环节,也是艺术、商业与社区生活有机融合的关键所在。

在春秋大集的现场,陶溪川在兼顾本土文化的同时又吸引并汇聚了来自全球的多元人群,构建出一个开放、包容且互相支持的文化社群。


摄影:Simon©ZSDC


对于参与线下集市的人来说,交易已经是第二位,更为重要的则是交流。国际友人们面对面的交流再度增加了器皿的温度,


或许有时在线下达成交易的原因,并不是产品,而是故事和社交的感受。





在通过多元方式走向世界的过程中,一场热闹的节事当然能够吸引许多不了解景德镇的人前来。然而更为关键的是,在日常生活的细水长流中,那些对手工艺和陶瓷文化感兴趣的手工艺创造者如何能够持续不断地在这里倾注文化与艺术的精髓,为陶溪川赋予新的意义与价值。


从而将原本的“空间”转变为充满情感联结的“地方”,让每一个来到陶溪川都的人都能感受到温度与深度。


图源:陶溪川文创社区


景德镇以陶瓷为创作媒介的传统已流传千年,而今,手工艺人与艺术家在传承这个材料的同时,也在开始尝试使用玻璃、金属等新兴材质,以此探索手工艺的边界。

未来的陶溪川,将从以陶瓷为主的标志性文创街区,转变为世界手工艺平台。通过“世界手工艺术星图计划”成为国际性的艺文枢纽,将手工艺与艺术文化相互融汇,共同构建一个全球手工艺的生态网络。

除了提供线下“碰头”的机会,今年的陶溪川还设立了国际工作室,全年驻留艺术家达800余位,让创作者们为在地的文化产生了更为深入的情感与链接,以此能够让创作者们持续往返小城。


2024春秋大集秋集售卖玻璃艺术品的摊位,同时今年在秋集同时也举办了手工艺术如何联结与共通-陶溪川第一届·玻璃研讨会“熔融向荣:人文与商业” / 摄影:Simon©ZSDC


或许春秋大集对于小城来说都是一种可以学习的解法,人们生来喜欢热闹,而“赶集式”的定期活动让人们在每年临近活动开始前就开始翘首以盼。

也正是因为陶文旅长久以来的坚持与创新,才能让陶溪川与其他文创街区产生了差异性文化体验,成为年轻人的造梦空间,也让景德镇的手艺被人们看见、被记住。


这种从自身文化基因生长出来的城市活动,人们不会因为一场活动的阶段性结束而流失。


练泥、制胚到调釉、上釉,做一件手工艺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与精力,陶溪川的生长也是如此。当春秋大集阶段性地落幕,人群散去,总是会有一群年轻人选择留下来,“搭建”着更加多元的小城节日。









SMART度假产业平台
SMART度假产业平台,集齐建立卓越度假产业所需的全部资源,提供目的地IP文旅产业生态构建服务。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