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MART相荐 | 熊星:建筑师在“导演”什么?

旅行   2024-11-21 19:33   北京  




景德镇,陶溪川,升起了一座“云引擎能源站”。极富机械感的建筑下,有一块草坪,柔软、绿意盎然,时有人来乘凉。


一刚一柔,一面是机械,一面是绿地,这幅极具戏剧感的画面,背后的建筑师叫做熊星。





人物 CREATORS


熊星

建筑设计师

#创作力





2010年,熊星在丹麦的建筑事务所B.I.G实习时,参与了一个竞赛,B.I.G提出把垃圾焚烧发电厂顶部,设计成滑雪道(尽管任务书里并没这么要求)。


“现在看来或许很异想天开,但我们的下一代,可能会觉得,在发电厂顶上滑雪,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


组内讨论时,这句话使他至今印象深刻。后来这个项目经历了10年,反复论证后,B.I.G把它建成了一座“山”型的建筑,也就是如今哥本哈根的标志性建筑Copenhill。虽然有没有实现的设想(比如一个释放五吨二氧化碳的烟圈),但人们确实可以在垃圾焚烧厂顶上滑雪了。

这样的设计态度,像回旋镖一样,当熊星在九年后来到景德镇时,为他提供了重要的灵感指向。

Copenhill 

B.I.G代表作品,是城市山地运动的中心,也是哥本哈根的重要地标。这里会提供许多户外活动,也有公共的娱乐区,如咖啡馆、餐厅、音乐空间等。 ©B.I.G



2019年,熊星已经从纽约回到中国。“一个绿地公园中的设备用房,可以做成什么样?” 那年夏天的蝉鸣怒响中,他被问到了这个有趣的问题。


提问的人是景德镇陶溪川文创园区的业主刘子力。在景德镇,以陶瓷文化为内核展开的陶溪川,其前身是国营宇宙陶瓷厂和陶瓷机械厂,经过改造后,今已成为全国文旅地标。值得注意的是,这里是很多“景飘”艺术家和创作者的舞台,每个周末傍晚的集市热闹非凡。


正是这个问题,引向了人们如今在陶溪川看到的“云引擎能源站”。


从陶溪川的俯瞰视角 ©言隅inspace

左右滑动

查看更多

在建筑下的草坪休闲玩耍的人们 / 摄影:忧忧


2019年的陶溪川,一期刚刚呈现,其他区域还没有成形,现有建筑也存在电力容量和高层水压不足的情况。为了保护将来陶溪川的风貌,陶文旅决定建造一个集中式能源中心,为未来扩增的园区提供冷热源、消防加压水和电力,并统筹园区的能源优化与消防管理。


能源中心选址在园区一处空地中,将被下挖建造成连通周围几个酒店的地下停车库,这项工程正好与冷热通网智慧管线的铺设相结合,最后再覆土,恢复成一个绿地公园。


云引擎给陶溪川片区提供冷热源,生活热水和消防统筹 ©言隅inspace


设备用房类建筑一般不会对公众开放,在通常的场景下,它往往会被封装在一个“大盒子”里,被百叶围成一圈。在设计初期,熊星思考:

有没有一个办法,在满足能源中心内部功能需求的同时,最大化保留公园开放空间?


对这个诉求,他和团队“庖丁解牛”般,将建筑体量一分为二:冷却机组、配电、锅炉间和消防水池埋在地下与绿地连接成草坡,像将草地向上撕开一角;冷却塔、控制中心悬浮于空中,成楔形。


建造过程中,熊星爬上龙骨查看龙骨节点  ©XING DESIGN 

空间桁架的内部被充分利用 ©是然 schranimage

尽管建筑内部不对公众开放,但通过两个体块的切分,建筑所占用的公园面积又还给了公众。在炎炎夏日,这个巨大的“遮阳棚”下,是非常舒适的乘凉灰空间,也是草地上各种活动的看台。


成为公共活动的舞台 ©是然 schranimage
当作为集市的背景 ©是然 schranimage




我们第一次和熊星见面就是在陶溪川那块草坪上。他带领我们一行人,顺着电梯登上“云引擎能源站”内部,并对建筑作介绍。大家在科幻电影基站般的一处房间里,透过落地窗看外边,这也是可以很好俯瞰陶溪川的一个角度。

“要是那些鳞片能挂上去就好了!”

熊星口中的鳞片,设想中,将会挂在这幢悬浮体建筑的底部。有风的时候,这一层鳞片则会像风铃一样,随之翻涌。这就是它被命名“云引擎”的缘故:有了鳞片和风,建筑物才有了云彩的内核。

但最初因疫情还有预算问题,这个设想没有实现。不过,熊星依然想尝试把这个想法落地——他曾在没有保护的情况下爬上架子勘察,后来自己生产出了一组鳞片的装置样板。为此,他被自己的同学、也是建筑媒体人李乐贤称为“不屈不挠的建筑师”。

鳞片装置效果模拟 ©XING DESIGN 

熊星兴奋地告诉我们,尤其夜晚,当建筑体隐没,


同时也意味着一切关于实体、机械和技术隐没后,鳞片灯光亮起,那里只会留下一片云彩。


这幅画面极富戏剧感,让我作为听众也感到兴奋了。进而,似乎能更理解了熊星对未能悬挂上鳞片的惋惜(如今熊星依然很期待能有共创者的加入,把这个构想给完整呈现出来)。而从这里我也逐渐理解到,“戏剧”与“张力”,这两个关键词完全可以作为理解熊星及其作品的一个切口。


挂上风铃鳞片后的效果图 ©XING DESIGN

底部鳞片光照测试  ©XING DESIGN

他对此是这样阐述的:建筑师应该尝试恰如其分地赋予空间应有的表现力,为日常制造一些惊喜。“这倒不是说房子应该张牙舞爪一惊一乍,而是像某种一举多得的精妙机关。”熊星眼中好的设计是一种高质量的智力投入,恰到好处化解问题创造情境,


“所以,戏剧性不是目的,而是高质量的设计结果之一。”








2003年熊星进入清华大学建筑系,先接受了6年的本硕建筑学训练,然后前往哈佛大学留学。在信息渠道有限,也没有作品集培训机构的年代,他的留学作品集一度风靡整个建筑留学圈,成为当时出国申请学生的重要参考资料。在他的学生时期的作品中,已经展现出对于机械、计算机等其他学科的浓厚兴趣,以及它们与建筑相互交融碰撞的火花。

 ©XING DESIGN

清华很鼓励学生参加竞赛,熊星的导师朱文一教授、张悦教授,还有当时刚回国的周榕教授都会指导学生,开各种神奇的脑洞,非常欢乐。熊星在本科阶段大概参与了多个国际竞赛,大部分都有获奖,作为第一个获得威卢克斯大奖的中国学生团队的一员,是他学生时代的“高光时刻”。


在画法几何和基本功的扎实训练以外,在徐卫国老师指导下,2004年熊星也成为当时全国范围内最早接触犀牛、编程等数字设计工具和参数化方法的学生之一。


参数化是一个数学过程,涉及用参数来表达系统、过程或模型的状态。图为云引擎的参数模型 © XING DESIGN

“那时每天都接触到很多新东西,北京奥运场馆以及很多重要地标都拔地而起,引发社会广泛讨论。现在回想,(也许是有些青春滤镜),但那真是个昂扬激情的年代。”


之后,熊星入学哈佛大学GSD建筑系GSD MArch2,又在哥本哈根B.I.G建筑事务所中实习。在哥本哈根工作时,他深感北欧高福利地区的适宜,工作氛围轻松,生活也是这样,天黑后大家就开始喝酒,“加班都非常嗨。”


熊星早年在B.I.G和同事分享出图的工作流,他是当时团队里出图最快的。而这种日常交流也发生得非常频繁。/ 图源熊星

哥本哈根之旅结束后,熊星相继去到阿姆斯特丹和纽约的两个建筑工作室,在UNSTUDIO 精炼了几何控制的方法论;在KPF则通过参与大型复杂项目,让他对建筑从设计到落地作为一整套工业体系有了清晰的框架认知。


不过,在为他人公司的工作中,虽项目来的得很容易、工作开展起来简单顺利很多,但时常会给他一种“狐假虎威”的幻觉。2017年是一个转折点,那年熊星回到上海,成立了自己的事务所“XING DESIGN行之建筑”,开启了独立执业。


行之建筑最初的工作室©XING DESIGN

左右滑动

查看更多

行之建筑团队最初期的一些项目,分别是:The Ring指环天桥 - 设计效果图©行之建筑;磁极双塔 - 设计效果图©行之建筑



“我的独立实践并没有一个有仪式感的开始,而是从琐碎的偶然和不确定里慢慢出发的。”一开始,他形容就是有啥做啥,虽有时候不得不面对“凭什么你来”的灵魂拷问。但都是全力以赴,认真对待。“没有差项目,只有差设计”。


随后这七年多的设计实践,就像很多篇五花八门的命题作文,熊星尝试用所有的素材串成一篇长篇小说:每个章节形式上是丰富多样的,并能延续某些思维共性——




直观来看,行之建筑的大多作品中,技术是赤裸的,给人冰冷、强大而神秘的感觉(因此有人会给其贴上“高技派”的标签)。但对熊星而言,技术是方法与途径,只有在巧妙解决问题的时候,自然就会呈现一种“出其不意”的惊喜——


Vi墙迷宫,行之建筑为Vi PARK华谊万创·新所改造的沿街立面 ©U-KStudio

想象这么一个地方:工作间隙,你走到办公室露台上,可以抽根烟透透气,还可以串门和旁边公司的人聊个天。如果想把慵懒的午休再拖长一点,也有了个正当的迟到理由:“老板,我刚才在墙上迷路了。”


“Vi Park迷宫墙”便是这样一个地方,从纽约的防火钢楼梯以及《蒂凡尼的早餐》获得启发,这也是行之“大开脑洞”的代表性设计之一,设计通过将若干个办公露台出其不意的相互连通,打破办公楼层隔间的秩序,创造新的社交情景。


厂房102 迷宫墙改造过程© XINGDESIGN
迷宫墙前对着茂密的树林 ©XINGDESIGN

被电影《爱情神话》取景的NEOBRIDGE桥酒店则是行之“戏剧性”的又一种呈现,这是一个关于酒店与城市的空间实验,其中“桥”既是题,也是解。


这幢建筑位于曹家渡,面朝万航渡后路和圣弥额尔天主教堂,背靠苏州河畔的住区花园。它夹在两栋临街高层住宅之间,像一面高墙上的缺口,门前院后的反差对峙在这“缺口”上,就像用筷子轻轻夹着的汤包。行之对此的改造,在保留原体量和轮廓不变的前提下,将首层地板全部打开,形成一个上下通高的大洞穴,并临空架起一座小拱桥。


桥酒店

桥是空间的中心,过桥就像完成一个仪式,被桥下注视,也被两侧的房间窥视。 ©XING DESIGN



Bluepha BioFAB位于江苏省盐城市滨海县沿海工业园区,是行之建筑事务所为蓝晶微生物Bluepha设计的微生物材料创新工厂。Bluepha致力于研发新型生物基和分子材料,推动衣食住行医方式的变革。


Bluepha BioFAB位于广袤的芦苇原中 ©苏圣亮

Bluepha在他们的2023新年卡片中写:“我们有幸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如同所有最初的探索一般,为生物造万物的新世界开辟一段航路。”行之建筑受其启发,在这个房子里构造的精神空间,也充满了这样的信念。


其建筑像培养皿一样 ,孕育新的生物材料。水上的涟漪仿佛叩响生命与物质的存在边界。展厅、会客厅和行政会议室凸出水面,领略水天一色的无垠旷野。


左右滑动

查看更多

© 苏圣亮


在近期的一个项目中,行之建筑为清华大学建筑馆机动教室做了改造,这间教室由建筑系2003级校友捐赠。


©DONG 建筑影像

这个空间作为教学和设计研究的载体,是设计想法、工艺和技术的试验场。在熊星看来,试验对设计和教学非常重要。不论哪种技术,只有将其应用打磨得足够可靠,更低成本,更方便,才能真正广泛应用,从而塑造新的空间模式。但在此之前,“保持开放和试验就好。”




弗兰克盖里在他的自传中说,建筑师就是“画房子如何建造的说明书的人”。熊星喜欢看传记,对这句话一直记得清楚,觉得这大概是对现代主义以来对建筑师工作最准确的描述。

但时代变迁,学科和产业也跟着发生变化,建筑师的角色也应该被重新定义了。

THE RING是行之建筑的一个竞赛作品,源自RIBA举办的竞赛,“为英国铁路寻找全新的无障碍人行天桥设计”,这个简单的意向实际上集成了很多设计考量:指环天桥等价于双向走道的天桥流线。在圆环内侧,设置了了机械导轨残疾人电梯系统,如同镶嵌在戒指上的宝石。©XINGDESIGN

他举了个例子:在建筑学里,高层居民楼一直被诟病“灭绝了邻里关系”。建筑师也曾想各种形式设计手段去解决,都不得法。而两年前上海疫情期间,借助团购邻居群,每家人都知道邻居家里怎么样,冰箱里还有啥,邻里关系前所未有的紧密。


这正说明城市建筑问题的解法也许在其他领域,或者说,更多的领域要被纳入到人居环境学科的范畴。


原教旨的建筑和城市理论,难以单独引领城市战略发展。事实上,传统的建筑学正在向工业文明的边缘渐渐滑落。学科细分的几何级增长到了岔路口,学科疆域亦需要被更新。


上海地铁14号线豫园站

行之建筑设计事务所负责该地铁站的站厅与站台的硬装设计,希望尽可能保持站厅空间纯粹、视觉通透。©XING DESIGN

天花曲线与柱廊成型©XING DESIGN
 
豫园站©XING DESIGN

在建筑单体层面,建筑也不再是独立存在的物体,而是由多个领域的协作的产物,集成了不同领域和学科的智慧,资源和果实。


如今我们已经很难想象,新建的大楼不考虑电梯,上下水、新风系统和能耗等等。而未来,建筑将集成更多的技术应用,成为多个学科的舞台。


特斯联 AI PARK


行之建筑为特斯联科技集团打造的人工智能城市先行区。AI PARK 作为特斯联未来之城 AI CITY 的“序章”,是一个未来城市体验、研发测试、以及人与机器人交互的实验基地。©XING DESIGN

嵌入大地景观中的AI PARK © 苏圣亮

熊星认为,建筑师如果仍要在这种复杂组织协作中占据主导,“画说明书”是远远不够的,而应该更像导演:通过调度资金,材料,工艺的应用,和各专业的协作,在投资和档期范围内,用巧妙的手腕把“剧本”呈现出来,变成一个好故事,或者一场视听享受。


公园折叠

在对Vi Park的设计中,行之针对“立面改造”提供了许多脑洞大开的方案,比如让墙变成地面公园的延伸,在墙上可以发生各种有趣活动。


这并非唯技术论,因为不管特效怎么炫酷,也不是电影打动人的内核。“好的导演是能够屈驾技术,游刃有余,为其所用,最终创造恰当、有趣、充满智慧和情感的作品。建筑师亦应如此。”


 
熊星喜欢旅行,以上来自他游历世界的摄影作品

熊星相信,更多元的学科思维、更与时俱进的技术运用、更底层的逻辑追问,能促使更多有意思的事情在我们的日常空间中发生。因此,做有趣的事不是一个选择,而是一种能力。



编者后记



在没去陶溪川云引擎前,我第一次接触关于熊星作品的,反而不是建筑,而是文字。

 



坦白讲,熊星用文字呈现的云引擎,是我读过几乎最引人入胜的建筑项目的阐述类文字了,有故事,有信息,也很生动。

后来我特别在采访中问他:“你的文字表述我个人特别喜欢,这是因为你对语言天生敏感还是有刻意的关注和训练?”

“只有自己能用最简单和最快速的方式把事对没有相关背景的人说清楚,才说明自己对这件事儿理解全面和精准。如果一般人听不懂,大概率自己其实也不明白。可能我刚好给你说了一些我自己理解准确的事情。”

熊星还告诉我,他喜欢旅行和读传记,觉得设计之中只有一部分可以被技术和理性量化,而其余都是直觉的旷野。“得将自己长期将浸淫在生活、艺术与美的大量样本中。”因此与其说刻意训练,不如说是被培养的直觉,对设计、文字,皆是如此。

ps.也推荐大家去隔壁读读XING DESIGN行之建筑公众号的文字,很有启发。










SMART度假产业平台
SMART度假产业平台,集齐建立卓越度假产业所需的全部资源,提供目的地IP文旅产业生态构建服务。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