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海南国际文创周倒计时100天,这届,他们打算……

旅行   2024-12-17 23:08   北京  


    导读:

过去10年,中国文旅产业到底是由哪些操盘手在运筹帷幄,勇立潮头,又是哪些城市引领了文旅融合,城市更新,乡村振兴的大潮,稍纵即逝的网红流量与深耕产业的长虹城市区别到底在哪里?SMART通过长达10年的海量的数据分析得出结论,一个区域的文旅人才密度决定了文旅产业发展高度,那么让我们来关注每个文旅城市到底由哪些头部文旅人才在掌舵操盘?


这是海南国际文创周发起人王旭发起文创周最原始的初衷之一,运用“群体智慧”,集结的是所有领域的顶尖力量,把 300 个行业的头部精英摆在一起开一场“盛会”,在当时的业者看来无疑是疯狂的。


在王旭看来,文旅产业是个极其复杂的产业,非常难以研究,我们借助另外一个更复杂的系统回过头来降维打击。


而“文旅生态菌群理论”则是他经过多年的实践得来的最佳方法,他表示:“文旅产业是由很多不同的菌群菌种所构成的,从大文创、户外运动、民族文旅等,到更边缘细分的儿童研学、民宿、非标商业、自媒体新媒体、演绎、沉浸等等其实也分了不同层次目录和属性。做文旅就是要把这么多复杂的生态系统融合到一起来确定它的发展方向。”


显然,海南国际文创周即是“文旅菌群”滋生的“最佳场景”。作为SMART度假产业平台联合创始人、海南国际文创周联合发起人,海南国际文创周于刘昕而言,亦是值得骄傲的存在。她曾用“空气”来形容文创周的生态,“你不捏鼻子,可能感觉不到空气的存在,当你捏住鼻子,呼吸困难的时候,才会知道空气对于人们多重要。如果你来过一次文创周,你就能体会大口呼吸的畅快。”她表示:“文创周就是一个破圈的平台,来自于不同领域的声音会在这里碰撞出新的共鸣。”


辗转五年,文创周主题从“共创”到“重启”、“共生”,再到“燎原”、“破浪”,陆续完成了对泛文旅产业生态的架构与聚集,产业数字化、文化+旅游、乡村振兴、城市更新、县域转型等议题,所涉及的商业、艺术、互联网、动漫、国潮、投融资等三十多个领域,一一集成式呈现在各方市场参与者面前。类比国际上著名的阿维尼翁戏剧节、爱丁堡艺术节、米兰时装周、西南偏南,海南国际文创周已成为亚太地区“一场盛会使能一个生态”最典型的成功案例之一。


2025海南国际文创周进入筹备阶段,海南国际文创周联合创始人史丹与前两位“怀念”与“总结”的风格略显不同,“归零,我们要忘掉前五年做的东西,打造一个全新的产品。”在史丹看来,“得青年者得天下”,当年轻一代成为“消费主力军”,新一届的海南国际文创周也必须注入“青年活力”才能保持其“生命力”与“生长力”。


孤举者难起,众行者易趋。与其他活动不同的是,SMART并不是这场盛会唯一的主角,五年来,海南国际文创周拥有众多的共创者,一路走来,他们共同参与了其萌芽、诞生、落地、生长……


距离2025海南国际文创周开幕100天之际,SMART度假产业平台与这些文创周“老炮们”分别聊了聊,他们和文创周的故事。




对话海南国际文创周发起人



又到一年海南国际文创周,心情是怎样的?



刘昕:


又是一年文创周,我觉得这一年太快了,但是依然还有很多的刺激和兴奋感。因为每一年文创周都是非常大的一次年度文旅人的聚会,所以还是会有新鲜感、刺激感和期待感。


史丹:


既激动又忐忑。我们文创周现在已经举办五届,即将迎来第六届,心情是很激动的。忐忑的是面临着我们办过这么多次文创周,大家都在期待第六届我们会用什么方式让文创周让人眼前一亮?能够有什么突破?这一次文创周其实是有点挑战性,到底怎么能让大家有一些新的亮点和记忆点?这是我们正在思考的问题。



2025海南国际文创周时间确定了吗?


王旭:


目前计划在3月最后一个周末举办,也就是3月28日到30日这三天。每年的这个时候,三亚还没有太热,全国基本上都还比较冷,大家也更愿意来三亚享受阳光沙滩。


第六届文创周,最期待哪个环节?


王旭:

今年的文创周会有非常大的一个改版,我们会去组建不同的专家战队、城市战队,让不同论坛之间的PK会更激烈,也会有更多的看点。


每年大约有5000观众,1000家文旅企业,300位行业头部专家,200个政府代表团参与海南国际文创周,而仅有30个席位可以在文创周以主宾城市身份露出,仅有10个城市会亮相文创周主论坛,为此,我们将发起首届中国超级旅游城市联赛(简称超旅联赛),每个城市会选择一位队长,由队长选择9位队友成为代言该城市的文旅明星队,在凸显城市IP的基础上,从文旅产业生态的视角展现城市文旅的综合实力。最终会有10位城市代言人代表战队在主论坛进行分享,成就海南国际文创周年度10强超旅城市。


在经历了多年的宏大叙事,重体量投资,造就了众多闲置资产之后,让我们把目光聚焦到文旅产业的微观视角,如同生物界,菌群的多元性与丰富性决定了生态的健康与否,非标主理人商业(尽管他们更愿意称自己为个体户)作为文旅的最小单元,给与我们研究文旅产业的一个全新维度。曼谷与东京这样的城市,其商业发达毋庸置疑,但恰恰是其丰富的非标主理人业态,让大型商业更具创新活力,让实体经济欣欣向荣,也为不断迭代的文商旅产业源源不断的输送着新鲜血液。中国公认的休闲之都成都,也是中国非标主理人商业最发达的城市,也孕育出了层出不穷的新商业综合体标杆。而缺乏了这些丰富的小颗粒度业态,再宏伟的蓝图,再广阔的空间也难以为继,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还有比非标主理人商业更小的颗粒吗?有!那就是文旅复合型人才。文旅企业的创始人,有一个算一个,没人不抱怨人才难寻的。一边是大学生就业挑战,一边是企业一人难求,罪魁祸首是当下教育系统与一线市场实战的脱节造成的。海南国际文创周代表着一线文旅操盘手的迫切需求与最新成果,因此产教融合的实战教学成为了本次文创周的重要议题。如何将闲置资产盘活,文旅实战实训,复合型人才培训融为一体,一箭三雕,我们期待政府方,企业方,高校方共聚海南国际文创周,联手并肩给出切实的解决方案。基于当下的信息迭代速度,每个人的职业生涯,都需要多次刷新系统,多次下载最新APP,文创周的2000多位实战型企业家,将扛起这一关系到产业成败,万千年轻人命运的重担。


“世界是我们的,但终究是你们的”。


2025年海南国际文创周,首次开启国际青年文创周单元,仅限30岁以下的年轻人共创,共享,共建。也由此确保青年一代有自己独立思考,独立探索的机会,完成代际传承与伟大转折的使命。


刘昕:


文创周最期待的是每一个嘉宾在台下的交流,所谓的文旅菌群融合的自然生长。真正在台下大家会分享这一年很多实际操盘的经验及教训。我觉得本身是一个非常好的菌群融合,或者是说生态的一些互动,这是我比较期待的。


当然嘉宾们他在在台上会分享这一年来的干货,但其实每年我们所有的观众和所有的嘉宾都能感受到,并且最期待的还是大家在台下的这种酣畅淋漓的、自然的交流,和我们讲菌群融合的自然互动的生长。



倒计时100天,有什么话想对文创周共创者说?给团队成员/嘉宾定一个小目标。


刘昕:


最近在看金枪大叔的新书——《主角》,想借用这本书的名字送给我们的团队小伙伴,我希望我们的小伙伴能成为自己的主角,也成为未来我们在这个文旅圈文旅人的一种骄傲。这个就是给大家目标:“让自己成为自己的主角”。想对嘉宾们说,非常希望继续听到大家的升华版的和踩坑记等故事,也期待有更多的新的一些不管是项目还是新的创新型经验的分享。



史丹:


其实我觉得每个人内心都有他自己的目标。如果说一些寄语或者一些期待,其实我是希望能够让大家放下过去,忘掉之前我们前五年做的所有东西。今年开始归零心态,从零出发。把过去的东西全部忘掉了,像一张白纸。今年用你们最新的想法,用结合现在当下最前沿的,最有创意的一些玩法和内容,把很多新的点子和共创想法,植入到这张白纸一样的模型中,打造一个全新的产品。


在倒计时100天的时候希望跟大家说,虽然时间不多,但是我相信我们每个人都是自己的一个小马达,能发挥出自己的光和热。所以我希望大家能够把过去的东西都忘掉,完全打造成一个新的业态出来。


对话海南国际文创周共创伙伴



参加过几次海南文创周?第一次参加文创周是哪一年?当时是什么心情?


儿童艺术研学联盟丁泽欣:


3次还是4次了,我记得23、24年是主理了研学板块,22年是作为嘉宾参与了,从观众到分享嘉宾,到深入搭档,非常有成就感。


第一次上台是激动的,能和师傅大宝老师同台,还有行业前辈曾国俊老师,有种冥冥中的力量,被推着,被指引着,给了我很大的持续动力。


而且短时间内落地这么大规模的论坛,非常的佩服!!!羡慕背后的一切。



猎户座创始人默照:


参加过5次海南国际文创周,第一次是2019年,在博鳌以一个学习者的身份,挤到各个平行论坛听嘉宾分享,当时的想法是,这是文旅界思想的盛宴,决定深度参与户外场景的打造以及引入露营相关业态的讨论。



安哲建筑创始人王求安:


已经记不清参加了几次文创周了,总之参加了一次之后,每一年都没再落下。印象最深的就是每年文创周的时候都会刮台风。


文创周对于我来说是很特别的存在,记得第一次我在文创周分享了我在云台山发动村民自建的模式案例,当时得到了大家的鼓励,并且这些嘉宾都是在各个领域里特别优秀的,这一次的分享也奠定了我要坚持走扎根乡村,推广“村民自建”模式的路。


隐居乡里创始人陈长春:


第一次参加SMART的活动其实是在厦门,那时王旭还是一个意气风发的少年。后来参加海南文创周,我的第一感觉是“高大上”,因为长期在村子里的缘故,不管是从视觉设计、现场搭建、嘉宾阵容等等,文创周给我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



宿集营造社召集人夏雨清:


办过几次,我就参加过几次。一年一度的「中国宿集高峰论坛暨雪鹿奖颁奖」,是和海南国际文创周伴生的,是文创周一个固定项目。这是我们主办的民宿盛会。

什么心情?还有比开心更开心的吗?



海南国际文创周对于你来说,意味着什么?你认为海南国际文创周与其他活动最大的不同点是什么?



丁泽欣:


最大的不同就是有人情味,都是“活”着的人,大家除了踏踏实实的商业工作以外都是在真实生活当中依然可以深入链接共情的伙伴们,有时候像战友有时候像朋友,有时候又是很好的生态的商业合作伙伴。


从打开眼界到认识不同的人产生链接,对自我的成长和公司的成长都有很大的启发。


默照:


从第二届文创周我们深度参与,打造露营场景,连续举办《露营新十年产业发展论坛》,联合共创露营节,每一年露营论坛和露营节在文创周的各种赋能下不断进化,对我来说在文创周上认识了太多有料并且有趣的朋友。


对于猎户座来说,每一次文创周都是露营领域和各界交互的大party,聚合产业力量,传播行业势能。



王求安:


一年一度的文创周仿佛是一次“考试”,我们各自把这一年自己的实践与思考这个拿出来跟大家一起交流与碰撞。这样的交流对于我本人来说是有重要意义的,每次我都会受到一些启发,产生一些想法。也是我们不停迭代的特别重要的着力点。



陈长春:


当时最深的感受就是说通过文创周这扇窗看到了行业的前景、人才密度以及发展的高度,因为它聚集的都是这个领域内比较头部的一些企业和人群,就能看到这个领域的最高的发展状态,而且每年都有更新、后来,我在朋友圈里经常在鼓舞很多想初进入这个行业的人去海南文创周看一看,我觉得就是说你想入圈,你想了解这个行业里最顶尖的人,你就来文创周。


以我们自己为例,我们几乎所有的合作伙伴都是和SMART有交叉关系的,其中70%以上是通过SMART认识的。



夏雨清:


它汇集了中国文旅半壁江山。海南国际文创周期间,如果一个文旅人,没有出现在以前的博鳌后来的三亚,Ta就该扪心自问了:为什么我不在?如果是政府想发展文旅,没去过文创周,那就要反思了:为什么错过?


对宿集营造社来说,这是一个舞台,我们让民宿和民宿站到了聚光灯下。对我来说,这是一项使命:让好民宿被看见。


参加这么多次海南文创周,最大的收获是什么?认为有哪些可以改进的?



重庆奥雅可是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创始人周迓昕:


随着这几年规模越来越大,文创周的组织难度,服务工作出现了一些纰漏,当然这也是非常正常的,所以对文创周如果要提意见,就是对于会后嘉宾的交流和会中的联络可以做得更加丰富,有趣一些。



王求安:


文创周需要特别好的体力,3天时间开启这么多场平行论坛,你需要在非常短的时间内做出取舍,决定自己去参加哪一场论坛的这种判断力,因为我们不可能在同一的时间内听两场以上的这个活动。想提的建议是能不能不要安排的这么紧凑,因为这3天实在是跑不过来。



丁泽欣:


收获了一帮好朋友。


改进算不上,希望能放大儿童部分,那一定很棒,就可以让更多的美育教育的从业伙伴们加入~



夏雨清:


收获是让民宿成为文创周最耀眼的行业。

改进的地方,我认为论坛多是好事,并行论坛太多,就不一定了。


文创周迎来第六届,您期待有哪些更新?给海南文创周/王旭定一个小目标吧。



陈长春:


文创周是一次盛会,但我们一直在思考它后续如何深入,能够让更多的会议上的,不论是供求方和供给方还是需求方,大家产生更多的协作和交流,如果说再有更细化的一些分解的活动,可能会更好,因为短短在一个会议上的接触,其实我觉得远远不够,因为文旅其实是个很细腻的行业,短短几天的接触往往是达不到效果的。


它需要大家在一起有一个第三方组织者,产生更多的交流和融合,所以我觉得在后续日常工作环节,怎样能够再搭建一些平那些更小微的平台,可能这是一个好上加好的地方。


另外,刚开始参加文创周的时候,我很不习惯,不同于其他会议的“自助”形式好像显得很“松散”,习惯了以后,我觉得这种模式很好,大家在一起自由交流,甚至主持人的状态都是很松弛的一个状态,我觉得后面要保持下去的,要保持把调子做得高高的,然后的把人才密度做得高高的,但是把这个会议形式做得松松的。



丁泽欣:


希望多多多多邀请一些自媒体行业的,或者博主们来分享分享怎么捞金的!


还期待能做一场有激情的直播,不是传统的论坛性质的直播,要是能做好社群裂变,推出社群产品就更完美了~



王求安:


希望这次王旭不要再选台风天气了。


还有一个设想,新一年文创周,我想把我们项目中参与乡村自建的100户村民带到现场,跟大家一起分享他们的故事。





商务合作咨询


共创合作咨询


媒体合作咨询



往届文创周精彩回顾



SMART度假产业平台
SMART度假产业平台,集齐建立卓越度假产业所需的全部资源,提供目的地IP文旅产业生态构建服务。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