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宝典丨孩子怕输、退缩,怎么办

教育   2024-11-20 17:31   浙江  

孩子怕输、退缩,

怎么办



六六妈妈:六六上中班,什么事情都要争第一,没有拿到第一就会大哭。

豆豆爸爸:豆豆和小伙伴下棋输了几次,就拒绝和他们一起玩了。

浩成爸爸:足球比赛输了之后,浩成一直闷闷不乐,并表示不愿意参加下次的足球比赛。

雅婷妈妈:雅婷在家吃饭时,要我们慢慢吃,说自己要第一个吃完。

东林爸爸:和孩子玩石头、剪刀、布时,东林不许我赢,只能让他赢。


很多家长会疑惑:孩子为什么怕输?怕输是基于什么心理?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孩子为什么怕输

自我意识觉醒

孩子怕输是一种正常现象。随着年龄的增长,独立意识逐渐萌芽,孩子会逐步产生基于自我意识的自我评价。在成长过程中,每个孩子都会不断地进行自我评价,这是自尊和自信心发展的基础。4-5岁时,孩子慢慢出现竞争行为,希望自己超过或赢别人,期望得到成人的认可,从而获得认同感和安全感。一旦输给他人,就会失望,表现出不高兴、害怕等情绪。


成人的得失心态

父母对输赢的态度会影响孩子对待输赢的态度。比如,当孩子赢得比赛时,家长非常开心,极力夸赞孩子,给予物质奖励等;输了比赛时,表现出惋惜情绪或说出“真可惜,差一点就赢了”等话语,甚至斥责孩子。这会让孩子觉得输赢很重要,成人的得失心态会加剧孩子怕输的心理。


失衡的输赢体验

失衡的输赢体验往往会误导孩子对自我能力的评估,如,给孩子喂饭时,孩子只要吃上一口,家长就极力表扬“你真棒”,久而久之,孩子会将这些本来应该做的事变成需要夸赞的事情;和孩子下棋时,为了保护孩子的自信心,故意输给他……这些做法会让自我评价还不够清晰的孩子产生错觉,导致心理优越感过强,抗挫折能力弱。当他们走出家庭,进入幼儿园的集体生活时,就很难在真实的同伴竞争中接受输的结果。



输并不可怕

在成长过程中,每个孩子都会经历失败。大多数孩子“怕输”的心态是可以自然过渡的,因为孩子产生自我意识后,还会产生另一种与自我意识相平衡的意识——他人意识,孩子会逐渐明白,自己需要和他人合作、沟通,需要调整心态与同伴相处。但是,如果孩子的自我意识与他人意识未达到平衡,会将输的缘由归结到他人身上,不愿承担责任。久而久之,孩子会因怕输而止步不前,变得胆小怯懦。家长要看淡输赢,在孩子怕输、想要退缩时,给予积极的引导。



爸爸妈妈这样做

尊重并理解孩子

尊重并理解孩子怕输的退缩心理,允许孩子发泄自己的负面情绪,给孩子一个心理缓冲期来接受失败。案例中豆豆因和小伙伴下棋输了,拒绝和伙伴们一起玩,家长可以与孩子共情,比如“我理解你输了很难受,但是输和赢都是很正常的事情”,在尊重和理解的基础上给予孩子正向引导。


平衡输赢心态

输是一件正常的事情,输了以后想退缩、害怕、担心也是正常反应,大人也会害怕失败。家长不要放大孩子怕输的心理,或者给孩子贴上“好胜心强”“要面子”等标签。竞争就是有输有赢,有对手也有合作。只有家长自己接受“输”是正常的事,才能帮助孩子逐步摆正心态,更好地面对自己和他人的评价,建立正确的输赢观。


享受过程

孩子虽然输了比赛,但比赛过程中也会有许多宝贵的经历值得探讨。比如案例中浩成因输了足球比赛一直闷闷不乐,家长可以和孩子一起聊聊比赛的过程,引导孩子回忆与同伴一起“并肩作战”的快乐、在比赛中学到的本领,等等,让孩子将关注点放在自身的成长和收获上,懂得输赢不是主要的,更重要的是享受过程。家长还可以与孩子一起总结失败经验,引导孩子发现自身的不足,从而继续努力,不断进步。


培养抗挫折能力

家长不能因为孩子年龄小就过度保护孩子,帮助他规避各种潜在的受挫因素,剥夺孩子成长的机会。在孩子遇到挫折时,家长不妨留给孩子自己面对失败的空间和机会,锻炼其抗挫折能力。当任务难度较大时,可以帮孩子分解难度,小步递进,让孩子看到只要努力就会有进步。比如学习跳绳时,可以先学会甩绳再跳过,然后练习手脚同时配合,从先跳1个开始,再连续跳2个、3个……此外,还可以通过绘本故事、身边的案例等培养孩子的抗挫折能力,引导孩子树立成长型思维。




图文编辑/曾亚玲

图片/视觉中国

文章原载于《幼儿教育·父母孩子》2024年第7、8合刊欢迎转发朋友圈如需转载请后台输入“授权”。


幼儿教育杂志
《幼儿教育》杂志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新闻出版总署正式批准公开发行的期刊,于1982年创刊。杂志内容丰富、文章可读性强。曾荣获中国期刊方阵双效期刊、全国教育类核心期刊、第五届华东地区优秀期刊、首届浙江期刊方阵精优期刊、首届浙江省优秀少儿报刊。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