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冬季是诺如病毒感染性胃肠炎的高发季节,为科学有序地做好诺如病毒的防控工作,确保全园师幼的身体健康,我园开展了诺如病毒专题培训和应急演练。
2024年9月20日,我园保健主任陈老师对全体教职工进行了诺如病毒防控培训,详细讲解了诺如病毒的病因、临床症状以及发生疑似诺如病毒感染的处置方法。随后,针对保育老师培训了班级出现呕吐情况操作的准确示范,并就老师提出的实际问题给予解答。另外在9月23日,对食堂工作人员开展了“诺如病毒”专项培训,强调了每个环节的规范操作和食品安全卫生。
2024年9月24日,保健部门组织开展了诺如病毒应急演练活动。情景演练如下:
中六班集体教学一名幼儿在班级突发呕吐后,在撤离过程中又有两名幼儿连续发生呕吐,班主任带幼儿走1号专用转运通道到隔离室。
保健老师对幼儿进行体温检测、身体状况询问等。同时,班主任电话联系家长,问询幼儿及同住人员身体状况,让家长接回并建议到医院就医并及时告知就诊结果。
配班老师将其他幼儿同步撤离教室,到备用教室多功能厅,安抚其他幼儿情绪,对幼儿进行体温检测、身体状况询问等。
幼儿撤离后,保育老师在门口拉好警示线,第一时间开窗通风,做好个人防护,按要求对班级做好全面消毒。
班级消毒完毕,老师组织幼儿有序回到教室,并请幼儿按七步洗手法全面清洁洗手,做好幼儿宣教工作,教育注意个人卫生。
保健主任上报应急处置小组,食品安全总监立即查看监控并将各餐点留样封存,加强该班级消毒工作,安抚师幼情绪。如排除诺如病毒,继续追踪有疑似症状的幼儿情况。
通过本次诺如病毒专题培训和应急演练,不仅加强了教职工对诺如病毒的认识,规范了保育老师呕吐物处理方法,还提高了我园教职工对突发性传染病的防控意识及应急处置能力,强化了在处理事件过程中的协调配合力度,同时也促进了我园防控工作更加科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为幼儿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什么是诺如病毒?
诺如病毒属于杯状病毒科,是引起急性胃肠炎常见的病原体之一。诺如病毒具有感染剂量低、排毒时间长、外环境抵抗力强等特点,容易在学校、托幼机构等相对封闭环境引起胃肠炎暴发。
诺如病毒胃肠炎有哪些主要症状?
诺如病毒感染潜伏期为12~72小时,通常为24~48小时。常见症状主要为恶心、呕吐、发热、腹痛和腹泻,部分患者有头痛、畏寒和肌肉酸痛等。儿童以呕吐为主,成人则以腹泻居多,粪便为稀水便或水样便。
诺如病毒如何传播?
病例和隐性感染者为诺如病毒感染的传染源。传播途径多样,主要通过摄入被粪便或呕吐物污染的食物或水、接触患者粪便或呕吐物、吸入呕吐时产生的气溶胶、间接接触被粪便或呕吐物污染的物品和环境等感染。
个人和家庭如何预防诺如病毒感染?
(1)保持手卫生。饭前、便后、加工食物前应按照七步洗手法正确洗手,用肥皂和流动水至少洗20秒,但需注意,含酒精消毒纸巾和免洗手消毒剂对诺如病毒无效,不能代替洗手。
(2)注意饮食饮水卫生。不饮用生水,蔬菜瓜果彻底洗净,烹饪食物要煮熟,特别是牡蛎和其他贝类等海鲜类食品更要煮熟煮透后食用。
(3)病例应尽量居家隔离,避免传染他人。诺如病毒感染者患病期至康复后3天内应尽量隔离,轻症患者可居家或在疫情发生机构就地隔离,重症患者需送医疗机构隔离治疗。在此期间患者应勤洗手,保持手卫生,尽量不要和其他健康的家人等近距离接触,分开食宿,尤其不要做饭或照顾老人和婴幼儿。
(4)做好环境清洁和消毒工作。保持室内温度适宜,定期开窗通风。使用含氯制剂对患者呕吐物或粪便污染的环境和物品进行消毒。在清理受到呕吐物污染的物品时,应戴塑胶手套和口罩,避免直接接触污染物。患者家庭环境也应依据医务人员指导加强消毒,避免在家庭内造成传播。
(5)保持健康生活方式。保持规律作息、合理膳食、适量运动等健康生活方式,增强身体对病毒的抵抗能力。
图文 | 罗诗琴
编辑 | 魏 芳
一审 | 陈 佩
二审 | 江婵娟
三审 | 刘 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