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数”启思
笃“学”敏行
莱西市济南路中学
梧桐叶茂栀子香,共研共行共成长。为准确把握新课标的导向,进一步推进新教材在课堂教学中的落实,构筑核心素养为导向的高品质课堂。2024年9月23日上午,青岛市初中数学“新课标、新教材、新课堂”教学研讨会在莱西市济南路中学会议室举行,会议由莱西市初中数学教研员崔兴华老师主持,青岛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安志军老师、莱西市初中数学中心组成员、研究生团队成员,及莱西市初一级部备课组长参加了本次会议。
荟萃新教材,融创新实践
首先由来自莱西市姜山镇泰光中学的王初文老师向大家展示了《有理数的乘除运算》的第一课时。王老师先回顾有理数加法的两个关键点及有理数加法研究路径,再由莱西水库的水量变化作为情境自然引出课题。随后,王老师以任务为驱动,引导学生通过观察、猜想、归纳,经历乘法法则的发生过程,帮助学生理解法则得出的合理性,发展学生抽象能力、运算能力和代数推理能力。王老师还将有理数乘法跟常见的扑克游戏相结合,真正做到了寓教于乐。
其次,莱西市济南路中学董鑫老师进行了《二次函数的图象与性质(1)》的课堂展示。首先董老师引导学生类比一次函数的研究路径进行二次函数图象与性质的研究,遵从函数探究从“一般——特殊——一般”的研究规律,注重函数结构化的教学。在进行图象画法的教学时,先引导学生根据表达式猜想图象的特征,培养学生的代数推理能力。然后进行作图,董老师利用希沃拍照展示学生作品,引导学生观察思考,不断修正完善函数图象,之后借助图象,直观研究函数性质,最终数形结合梳理总结出性质。类比a=1的教学,进一步学习a=-1的情况。在整个探究过程中,从数和形的角度分别探究,由直观感受逐渐上升到理性认识。
在听课过程中,安老师与参会老师们深入课堂,观察学生对课堂学习的真实反映,聆听学生的真实感受。
理念作引领,共促新教研
在磨课环节,安老师与授课教师进行沟通,肯定了教师们在课堂教学中的探索与进步,也指出了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提出了针对性的建议。
安老师指出:知识重要,但研究方法更重要。我们在设计自己课堂的时候要先问自己:“这节课的关键在什么地方?知识和方法各落在哪里?我要引导学生把力气花在哪里?”不仅让学生明白这节课的知识是什么,更要了解这些知识从哪里来,到哪里去。把知识“网结”的编织渗透在每堂课中,把数学对象的研究路径显示在每个探究活动中。课本没有办法立体的呈现所学的知识,这就需要我们安排好知识的呈现时机,恰当的时机看到合适的答案。课堂上我们不仅要完成知识的告知,还要完成研究办法的告知。引导学生一次次关注法则的研究路径、函数的研究路径,从一次次的分类、聚类和转化中获得法则的研究思路,从一次次的特殊化再回到一般中获得函数的研究思路。要注重方法指导,引导学生建构知识结构,优化认知结构,促进学生结构性观念形成和结构性思维发展,理解通性通法,做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安老师强调:让真实的学习在课堂上发生,让学生真正去探究、去体验、去思考、去发声,让学生有实质性的收获,避免形式化的教学活动。教师应该鼓励学生去表达,往往是学生“千奇百怪”的想法成就精彩的课堂,有开放的设计就应该以开放的姿态去倾听每一个声音。
安老师建议:尊重教材、深挖教材,明确每一节课的关键点;教学设计的每一步都要做好知识链接,既要关注学生对新学知识的准确把握与深刻理解,又要把新旧知识进行串联比较;45分钟的课堂要“主次分明,重点突出”,更要体现思考的力量和思维的碰撞;借力信息技术,赋能数学课堂,让数学更直观更具体。
最后,莱西教研员崔老师对此次教研活动作总结发言,她希望大家珍惜培训机会,学习先进理念,呼吁老师们积极参加更高层次平台的学习,提升自己的业务水平。最后以任务驱动作为教师发展的加速器:要求研究生团队融合今天的学习和对新教材的理解,就有理数的乘法法则的探究做一份教学设计。
教与研携手,学与思并肩;引得东风至,扬帆再起航。在名师引领下,莱西的老师们带着满满的“干货”上路,定会在教学的新航道上不断探索,不断实践,且思且悟且成长!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