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打破僵局,“四步”推动高效教研

文摘   2024-06-12 19:12   湖南  

分享者:曾倩岚

岗位:课程管理中心专干

 案例背景

自己第一次被任命为教研组长时,因为经验不足,忙于追随效仿他人的研究步伐,每次教研都缺乏个人的思考,以至于当自己作为教研活动主导者在台上侃侃而谈时,老师们时常出现心不在焉的游离状态,主动参与问题思考的好像寥寥无几,当试图通过自由研讨激发教师参与热情,看似非常激烈的讨论场面,到集中交流时的观点却零散琐碎,虽然大家研讨了多个来回,但最终还是在原有水平上徘徊。这让我们的教研处于低效重复状态,教研活动记录单写了一张又一张,课例磨了一轮又一轮,教研的主题也换了一个又一个。事实上,教师个人真的在其中获得了进步与成长吗?自己作为教研组长感觉很难肯定的回答这个问题。

当自己进入职高再次成为教研活动的组织者时,为了打破之前不断重复发生的教研僵局,开始对教研活动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梳理:

1.方向不明确:由于日常工作的琐粹,我们的教研目标是杂乱的;每个阶段教研活动没有明确的目的性,教研活动过程中没有相应的准备,也不知道要研讨的方向。

2.研究缺深度:老师事务较多,教研的内容一般是日常的、琐碎的、马上亟需解决的问题,再加上自己的专业水平有限,使得教研浮于表面化、浅显化。

3.组织少活力:教研活动中只是组织者单纯的进行输出,偏重于培训式的教研活动,很难满足教师的实际需求,也容易让参与者一直处于被动地位。


案例过程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自己开始不断思考和学习,逐渐意识到在更强调学习的“对话”本质的今天,打破教研僵局必须引发教师多层次、有效的对话,找到解决问题和行为改变的策略,使教研活动走向深入和高效。基于此,我从“主题”出发,以“对话”为手段,用“支持”造氛围,最后在“感悟”中再创造,“四步”推动教研从低效到高效。

(一)教研主题化,指向关键问题

要使教研从形式走向真正的实效,主题教研是有效途径之一。现在每次在教研活动前,我们教研组都会根据目前最需要的解决的关键问题设定相应的研究主题,并进行分工协作。首先会分小组进行文献收集,找出与研究主题有关的文献,在研讨前就能做好必要的理论储备,避免教研活动仅停留在感性经验交流层面。同时在研讨的过程中,再通过让有想法的老师分小组带着相应的主题进行研究成果的分享,每次研讨活动前也会提前预设研讨的主题,并整理相关资料提前给到老师们进行学习,教师在这个过程中带着思考结合已有经验,建构个人对教研内容的理解,帮助教师在教研过程中有意识地将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

(二)对话深度化,激发团队活力

高效的教研活动,离不开教研共同体成员之间的深度对话和有效互动。在教研活动中,自己不再只是向教师提供问题解决策略,而在于发现或创设问题情境,引发参与者更有效地思考和对话,激发参与者的智慧。比如在研究之前通过对组内成员的困惑的收集来了解老师希望的研讨方向和内容,成果撰写的过程中提供思路框架,老师们在自己感兴趣的领域进行相应的认领,再分小组进行汇报与交流,在经验共享和对话中,教师主体性地参与到提炼问题、选择和判断解决策略的过程中。

(三)互动开放化,营造支持性氛围

高效的教研活动,是高层次的思考、判断和选择的决策过程。共同体成员间的对话和互动,有助于形成更开放、多元的决策。为追求教研效果,在活动中自己尊重每一位老师表达的观点,并抓住其中可以值得大家学习肯定的地方进行赞扬,对于每次研讨课例老师的提供的课例视频、教案,和富有创造性的研究思路及成果,都会及时在群里进行分享和肯定。因为每次研讨的时间有限,所以很多时候都会通过在研讨群中用文字的方式来总结当天的研讨成效,在线下研讨活动中也是尽可能多的给到每个老师自由表达和交流的时间,通过营造支持性氛围鼓励教师积极表达不同看法。

(四)反思提炼化,促进经验内化

对实践的反思,是促使教师成长最强烈的动机。通过与书本和同事的对话而获得的各种解决问题的经验,如果不与自身的工作实践挂钩,就很难获得成长。因此,在结束教研活动之后,尽可能让参与者表达参加本次研讨活动的感悟,既可以是收获,也可以是困惑。

这种分享不只是对教研活动效果的现场评价,更重要的是促使每位参与者在理论与实践、他人经验与自身实践、当下问题和今后工作间建立联系,从而使教研活动的成果在复杂的实践中进一步检验、修整和再创造。


案例反思

通过四步教研模式,我们的教研活动实现了以下方面改变:

其一,实现专业提升。通过每次教研主题的聚焦和研究任务项目式的实施,教研方式得以转型,组内老师的教研方式变得越来越专业,在这学期,老师们每周都会认真思考和完成工作室的教研任务。过去5个月高强度的教研活动中,老师们一边要完成日常教学工作,还要利用休息时间写作业和进行研讨,付出很多,虽然很辛苦,但是收获满满,老师的专业和授课能力都得到了一定提升。

其二,拓展教研深度。开放化的研讨模式让老师们群策群力地找到多种解决问题策略,同时也培养了教师的实践智慧。在实践过程中,形成了共同的精神和价值观,并且逐步有了培智职业教育理念内涵,形成了普遍认同的工作方式、思维方式和行为规范。更重要的是,随着研讨的深入,教师的动机、态度、价值观乃至思考模式在发生变化。

其三,形成教研长程。随着系列化主题教研的深入开展,教研主题实现了长程化,展现了教研活动的科学性。通过长期坚持,这种教研模式促使我们从过去的单项输入转变为多元互动,从短暂的单一选择进化为全局性的整体思考,从浅尝辄止的表面分析深化为对问题的深入挖掘,也进一步促成了后续成果的梳理以及辐射影响的推广。

我们职高教研组通过系列化、深层次、进阶性的持续研讨,卓有成效地解决了许多教学问题。这些研讨不仅注重理论探讨,还结合项目式活动及具体环节的有效落实,让教师能力也得到了切实提升。山高自可登临上,水深不妨涉足知,在教研的路上,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职高教师们将继续上下求索,夯实基础,让教研为教学助力!让我们的教学更有深度,更有厚度,让我们的教育走的更远、更稳!


thinking

邀您见证

一所百廿老校的焕新之美

   来源:曾倩岚

   编辑:李倩

   一审:夏显靓

   二审:黄  阳

   三审:聂  兵


长沙市特殊教育学校
办温暖孩子一生的大学校。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