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枫林文采】杨谨赫/杂记

文摘   2024-11-01 06:00   吉林  

余时常忆起自己与历史的缘分;读四书五经的艰辛与艰涩;与一路之上陪伴余一直向前的孙老师;余的"启蒙"老师马三儿三儿哥;余实际意义上第一个学术类朋友王先生(余高中历史老师也)。通过对四书五经的研读禅参从而扩展于古代文学(小说除外)、古代哲学、中国古代历史学、书法学、中国历史地理学、西方文学、中西宗教学之无上妙法之门也。在此道路上不断学习与向前发展。故而《易》有言曰:"敬义立而德不孤"。余由一位只玩游戏虚度光阴的废人及无任何生命之价值的俗人变成一位略通文章、略述古今中西的读书人。这一路何止之艰辛,何等之困难。谓:四书五经造就了余,成就了余。或言之:中国文化中国历史选择了余。故而孔子有言:"人能弘道,非道弘人"也。此文章曰:"杂记"文笔不彩,望诸位批评惠正。

余在睡觉时,闭上眼睛就开始思考。余人生的未来与道路,好似在余未降世之际就已规划而来。可能承担某一种责任与义务才会被历史与文化选中,做一件无比伟大的事情。

正如《四十二章经 智明破魔》篇中所言:"夫为道者,譬如一人与万人战…破灭众魔,而得道果。"人生如一修行般只有我们一心求道,不违背读书之初心终可成为阿罗汉。

无上甚深微妙法,

百千万劫难遭遇。

我今见闻得受持,

愿解如来真实义。

以上为大唐武周时期《开经偈》。多年前刚接触释教,悟性浅薄。余一友问余曰:此《开经偈》妙在何处?好于何处?余当时未能解答,遂将此问题记于心中,多年不断求解。终于在余近几日读钱穆宾四先生《中华文化十二讲》中引《中庸》-语:"致广大而尽精微,极高明而道中庸,温故而知新,敦厚以祟礼"中的"尽精微"、"温故知新"解出此《开经偈》无上甚深妙法阿罗汉之法门也。

无上甚深之法在于微妙法中发现问题从而加以改正。如人事与学问相互围绕着不可分离。若只通晓历史文化,文明之传。亦不可称之为“大学问家”、“大学者”。须在人事之中发现"尽精微"之事。思考如何解决、如何与人交流、交往致尽善尽美矣。亦可称之为“大学问家”,“大学者”矣。如太史公能写出学术之学术的史学巨著《史记》余看来有二点原因:(甲)太史公博览群书,汲取百家之所长。加以文体,笔法如何陈述转化为当时俗懂之文体(如《五帝本纪》《夏本纪》等为《尚书》《论语》等先秦经典之出处。如《尚书》为上古而产生。故太史公曰:"书缺有间矣"。可观《书》不止五十八篇矣,《孟子》曰:"诸侯恶其害矣,而皆去其籍。"又历秦焚书、战火、虫蛀、脱简、辑佚等。又先秦圣贤"意"胜于"言","言"胜于"笔"《古籍鉴定与保护》又有"托古改制"、"托古发财"呜呼!若无晚年孔子之辑编则无今日之《书》经矣。余推测孔子之际《书》可能不止五十八篇大抵于太史公之际为今日之传本为五十八篇矣)为上古之文书也。足可见得司马太史公伟大之处矣。(乙)古人有言:"读史者,考实录。"司马太史公在撰写时或撰写前,一定访名山大泽,川海鸟兽。亲自收集佚散于民间的史科或民间传说等。加以润色与贯通,始有史学巨著《太史公书》传于后世也。余称之为"无上甚深微妙法"。

孔子言:"古之学者为已,今之学者为人"。古人读书讲真才与实学。只有不断阅读与思考终可成一代宗师,做自己之"尧舜"也。如章学诚先生"二十岁以前,性绝騃带,读书不过三二百言,犹不能久识,学为文字,虚字多不当理"。但是先生一直不断坚持未放弃,最终写成了《文史通义》《校雠通义》两部学术之学术,经典之经典的学术天才旷世之巨著也。其学问对乾、嘉以后学者有深远不可称不可量无边之影响也。如民国的夏曾佑、钱穆等。可谓上迄尧舜、禹、汤、文、武、周公、孔子、马、班,下迄乾嘉以后之学者也。余称之为"百千万劫难遭遇"。

余之前读托马斯 潘恩《常识》中某节引《圣经》以色列人对耶和华说想以色列国与其他国家一样实行君主制有自己的国王来摆托控制。但余在想耶和华是为了保护以色列妇女、儿童、小孩不受俗化,从而就不会有战争有伤亡。永远保持一种天堂般的生活。我想这为耶和华之所不忍吧。正如孔子说:人之初性本善。孟子说:人性本恶。到扬雄说:善恶混为一体。是谁之过与(于)余看来孔子、孟子等皆无所谓的对错,只是所处时代历史之背景不同矣,才有如此之分歧也。正如韩退之《原毁》正是看到了社会的恶,才会有如此之感叹矣。"所以古人才会说:"中不偏,庸不易"。故而胡适之先生有言:"然后还须把各家的学说,笼统研究一番,依时代的先后,看他们传授的渊源、交互的影响、变迁的次序,这便叫做"明变"。然后研究各学学派兴废沿革变迁的原故,这便叫做"求因"。然后用完全中立的眼光,历史的观念,--寻求各家学说的效果影响,再用这种影响效果来批评各家学说的价值,这便叫做"评判"。(《中国哲学史大纲》)所以余称之为:"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

余有时不惊感叹上天对余的眷顾与偏爱,给予了余现在一切。《易》言:"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无不是前世修来的福报,才有今日之恩惠。乐哉!乐哉!古人曰:"四海之内皆兄弟也"。如诸佛常随左右,才有今日笔尖之上挥才表志也。诸华香而散诸处而不散之妙法也。幸哉!幸哉!

2024年10月15日

脚伤居家而作此文也。

本文编辑:袁恒雷

枫林文采
文学创作 文化传播 文友交流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