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笔札记
文/修己崇德
01
序
余始读圣贤之书,学先王之礼。深知文化对民族国家未来之影响。正如《论语》开篇所言:"学而时习之不亦说(悦)乎,有朋自远方来 不亦乐乎"。正是如此,由学习中发现乐趣并产生兴趣,在游览于古贤之间品鉴圣贤、圣王、贤臣之德也。以续文明之文脉矣。
古人讲:"死生有命,富贵在天"。古人重死,而今人重生。这种情况之产生在余看来乃西洋文化之渲染。今人皆重物质生活,然古人重精神生活,两者之生活虽不尽相同但仍有相同。故而孔子讲:"古之学者为已,今之学者为人"。古人读书为平天下之大义,今之学者读书为个人一纸空名之功利。可窥古今学者之不同。所以《中庸》讲:"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不偏不倚在两者中间行走。在细微之处寻问题,才能吾省慎思求学问之精微矣。在余看来古今学者治学之目的、治学初心大不相同。但此处却一致相同。如郭鼎堂虽人品不如古之学者,但学术之严谨亦不失学者风范。
再观古人重死于自然中所得,今人重生于西洋文化之所得。两者应相融不失阴阳之两仪,才能负阴而抱阳也。虽中西文化异处诸多。但孔子有云:"吾道一予贯之"如释教之东传与孔学中"孝"道相合,如释教有《父母恩重难报经》;孔学亦有《孝经》等此为一证。又关二爷之忠义先为孔家所认同,后又被释家所认,西安有广仁寺,又为一证。
则可知今日世界较孔子、孟子之时代最大之不同在于国与国、洲与洲之间联系日益密切,同时西洋文化涌入于自尧舜起"思无邪"且纯朴民族之中。治学之人应以文化复兴与文化融合为首要,将西洋先进之学融入孔学之中,孔学为中华文化之源流矣。不可弃而不学也。
先儒有言:"不在其位,不谋其政"。余虽初入于作协,但余有决心、传以圣人之学治于西洋及其他外来学之上,则余伟大民族之未来始可有光明之前途矣。虽说历史发展不可知,于阴阳间不断变化。但仍有心怀忠孝、忠义之人名流千古于今日如:尧、舜、伯夷、叔齐、屈子等使历史人文性不断增强、民族之传统性永存人心。历史、哲学、文学乃人文学科、离于人而空谈高论可见庸俗至极。或有人谓:中国历史、中国哲学、中国文学乃一静物无贯通之处。
但《易》有"太极生两仪"之语。可知在静中有动在动中有静,反复运动,始产生中国一切之学问也。应透过事物观于人文之精神。若只读史不读哲学、文学则不知历史之全部、若只读《离骚》而不知屈子之事迹。则迹不知全部。故而有:"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之语。学问贵在于贯通;贵在于融合,不论中西皆可以此而论之。此任务任重而道远,此责任精深而博大矣。
余十分荣幸,余的庸才之文可以被认可。某君曰:于9月15日发表于某刊。人生有幸,何其幸哉!余之庸文可入此大雅之堂,幸哉!幸哉!
2024年9月7日于燕郊
02
札记(1)
端午将近。余近日读《离骚经》、《怀沙赋》、《吊屈原赋》(原题名为《吊屈原文》后因贾生文中有云:作《吊屈原赋》之语而从之)、《祭屈原文》。陆放翁有言:至今下马坟,不生刺人草。原颂祖父陆佃之德而作此诗。"有淡然清班中,灰寒而木稿"。以承下句:"至今下马坟,不生刺人草"。按陆放翁话言:"陆氏自汉以来,为天下名族,文武忠存,史不绝书。"如按《论语》言:齐景公有马千驷,死之日,民无德而称焉;伯夷叔齐饿于首阴之下,民到于今称之。"(季氏)。后孔子又言:伯夷叔齐古之贤人也。故《中庸》曰:"舜其大孝也与?德为圣人,尊为天子,富有四海之内。宗庙飨之,子孙保之。"可观之。凡有大德,大贤之人。则永垂千古,文武忠存,史不绝书也。端午之节将近。余写此小序以追思屈子及历代圣贤伟大之精神也。
03
札记(2)
余今日读“中国思想史通俗讲话”钱先生所撰一小序。感受甚深,深入余心。余文笔不采。附余小感于先生序后。
余治学之初与某师谈其历史。某师谓:历史乃一伪史也,不足学也。余当时初学未有证据而驳之。乃一遗憾之事。孔子谓“当仁不让”。余认为吾师之观点,乃今人传播所愚。“历史”乃一“人”之学问也。余师离“人”乃论“历史”可谓大愚也。昔日周公制礼乐,平三监,伐四夷。后人颂其德作《破斧》。此乃周公离群众乎?鲁哀公问政于夫子。夫子谓:举直错诸枉,则民服,举枉错诸直,则民不服。又曰: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孔子离群众乎?若上述古。禹治洪水而天下平。乃禹一人之功乎?《秦本纪》:大费与禹平水土。禹谓:非予能成,亦大费为辅。舜乃赐大费佐舜驯鸟兽。赐嬴氏也。《大学》言:德者本也,才者末也。昔日舜贤德闻于乡里。乡里荐于四岳,而帝尧闻之。若无乡里,四岳之荐。乃无舜之盛世也。谓其敦厚。所谓敦厚。乃“温故而知新,敦厚而崇礼”,非离斯古,非离于群众也。此乃治史、治学之精神也。
而今人不知其精神。驳孔氏之学。不遵文化。数典忘祖。崇洋背礼。时观世音菩萨有如是无量无边功德。以金、银、琉璃等宝与受之,时观世音菩萨不肯受之。”此而今日庙宇多以金钱,诱人也。此非佛本意也。乃今人之贪利也!!
呜呼!噫!余何曾不思尧舜之德。周公,孔子之贤也。今久不复矣!!
2024年4月27日
04
札记(3)
余今日上课老师课堂一练。未听要求而写此。孔子言:辞达而已矣。余自幼喜欢古文。犹喜经、史、文学。余若不读书,-生中囿于今人所谓之思想矣。
在万花灌木之中、在人海喧闹中。"你"好像鹤立于群外的存在。"你"的深厚、"你"的古朴、"你"的高雅、"你"的高傲、"你"那特别的个性吸引着。使我对"你"产生了浓厚兴趣。使我不断阅读、刻苦学习。想有朝一日追赶上"你"的脚步。从而使"你"与我交淡畅饮、谈往今古。
我本见识短浅,无远虑而有近忧。但因为"你"使我打破我身上束缚、囿于我的枷锁。使我有了新见识。创新的想法、独立且"自然""自在"精神。"空"而"不空"般的,追随"你"的脚步不断向前。使我不断变的优秀、使我越来越接近于"你"。
"你"好像我生命中的一束灯。照亮我本昏暗、庸俗的一生。"你"就像我的昆弟(兄弟)、我的师长教导于我。使我"有则改,无加警。"你"好像永动机。在无数星光、日月。有多少人为你而疯狂、痴迷;有多少人肯为"你"放弃所有,奋斗一生。
历史呀!你好像一首诗,在书写这个民族绚烂的未来。
历史呀!你好像"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的美人。使人沉醉,无法自拔。
历史呀!你终不知我。为你而疯狂、为你而无法自拔、为你而放弃所有!
作者简介
余姓杨名谨赫,笔名修己崇德。祖上由山东省临沂市沂水县迁移此地于此繁衍定居。
余平日喜好古文。文章多以半文言或文言为主。同时经史子集诸家之学问皆有涉列。
枫林文采/桦甸作协
主 编:辛兆库
副主编:袁恒雷 滕燕 刘启庭
执行主编:刘启庭
编辑:何丽颍 郭宇鹏 管玉苹
投稿邮箱:1556211173@qq.com
投稿微信:NH6472519
扫码关注我们
编辑/管玉苹/图片来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