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西北纪行之九——重游汶川映秀

文摘   2024-07-10 17:12   澳大利亚  

温馨提示:请点击上方“天涯行吟”,关注本公众号。


我们此次川西北旅游的最后一站是汶川映秀

映秀,地处四川汶川县东南部,幅员面积115平方公里,平均海拔900米。与卧龙自然保护区相邻,是川西平原进入阿坝州的门户,是前往九寨沟、黄龙世界自然遗产保护区和卧龙、四姑娘山大熊猫栖息地的必经之路,是藏羌回汉各民族融合的交汇点,素有“西羌门户”之称。

过去,它是一个默默无闻的小山镇。2008年5月12日,一场八级特大地震使汶川、映秀成为世界关注的焦点。转瞬间,山崩地裂、江河呜咽、大地颤抖、满目疮痍,震中映秀瞬间夷为平地,日无光、月失色、心似绞、泪如泉......

地震发生后,全国人民都在支援灾区重建,我和家人也捐钱捐物给灾区,表达一份心意。

那段时间,看电视、读报纸最关注汶川的新闻,跟朋友们聊天的话题总离不开汶川映秀。有几次晚上做梦,还梦见到了地震现场。映秀,成了我魂牵梦萦的地方,是一朵跳跃于我心海中难以止息的浪花。

几年里,为踏上汶川这一方秘境,为亲眼察看映秀遭受地震的悲惨景象,我谋划了N次,又踏空了N次,深切地体会到“人在职场,身不由己”的无奈。

诗和远方不负有心人。机会终于来了,5-12地震发生4年后,2012年7月,我到成都参加一个工作会议,会后安排时间专程到汶川映秀参观。

那是我第一次见到映秀这个“梦中情人”的真容。映秀遭受地震重创的悲惨景象和灾后迅速重建的情形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这次到川西北旅游,返回成都途中,我又一次来到汶川映秀。虽然相隔了2年时间,虽然是旧地重游,但映秀对于我依然有很强的新鲜感和吸引力。映秀,青山依旧在,草木感篆深。


两次到访映秀,我都感觉这里景如其名山川相映,林木青秀。眼前这一切令人无法把它与几年前那场震惊世界的里氏8.0级特大地震造成的旷世灾难联系起来。这里不仅记录着地震的惨痛历史,更是一个见证生命坚韧、寄托无限希望的地方。

从市容上看,涅槃重生的映秀小镇,跟我2年前看到的情形相比,又有一些新的变化。

小镇入口处建起了一个游客中心,增设了电瓶车运送游人。一座座古朴的小楼拔地而起,道路交错有致,房屋鳞次栉比,商铺、超市、宾馆、餐饮、学校、医院、广场、博物馆等,应有尽有。街头巷尾,彩旗飘舞,人来人往,洋溢着浓郁的羌藏民族风情和安居乐业的祥和景象。

映秀已经没有了曾经的满目疮痍、生灵涂炭的惨绝景象,它已经建成为一个颇有特色的国家级地震遗址公园。

人们谈笑风生,那些悲伤的情怀,残存的记忆,已随繁华逝去。再也寻觅不到灾难面前那样撕心裂肺、肝肠寸断的哀容。时间就是如此伟大,可以淡化哀愁、抚平创伤、遗忘痛楚、指引未来。

我又一次来到震后唯一保留下来的漩口中学遗址凭吊。校园遗址满目疮痍,建筑大都已整体倒塌,沦为废墟;幸存的两栋楼房,也部分坍塌,墙体、房顶开裂,摇摇欲坠,似在呼号。

漩口中学始建于上世纪60年代,以雄厚的师资和较高的升学率,成为四川阿坝州一所重点中学。原址在汶川漩口镇,因修建紫坪铺水库搬迁至映秀镇。

惨绝人寰的大地震有着撼山崩岳的气势,足以摧毁地面的一切!眼前这些钢筋混凝土楼房在地震面前就像小孩子的玩具一样被肆意蹂躏,汉白玉表盘后面那些楼房有的整体深埋,有的整体倾覆,有的伤痕累累,有的裂纹斑斑,其中有一栋五层的楼房深陷地下,仅有一层留在地面……


遗址石阶上矗立着一座用汉白玉做成的带有裂纹的表盘,表盘的时针指向2008年5月12日的14:28分,时间永远停留在那一刻,那一刻带来的巨大灾难。灾难过后形成的建筑形态,如倾覆垮塌、扭曲裂纹、断裂沉降、平行错位、叠塌错裂、撕裂侧倾等,让人触目惊心,沉重不已。

教学楼、男生楼、女生楼、办公楼……这一系列教育工作者都非常熟悉的建筑名称,无不牵扯着我紧绷的神经。校园,阳光灿烂的地方,传遍书声与歌声的地方!学生们活泼可爱,他们课中认真思考,举手提问;课下嬉戏追逐、笑声朗朗……可灾难就偏偏发生在这么美好的地方。

站在那些残垣断壁面前,我仿佛又听到了地震发生时,人们撕心裂肺的哀鸣、看到了整个映秀地动山摇、哀鸿遍野的惨绝场景。在静立与默哀中,脑海中一片空白,多么可爱的生命,多么无情的灾难……

物亦如此,人何以堪?曾经书声琅琅的校园变成了人间地狱,大地震造成漩口中学43名学生、8名教师、2名职工、2名家属遇难,12名学生成了孤儿,造成21个单亲家庭。

那长眠地下的老师和学生,就这样被倒塌的建筑永远无情地压着,永隔天日,与他们凄清相伴的,不是春风秋月,而是冰冷的断壁残垣。

多少幸福的家庭,在地动山摇的瞬间,骨肉分离,家毁人亡;多少鲜活的生命,挣扎在废墟下,渴望着生还的最后一丝希望;多少孩子啊,从得救的那一刻起,就成为孤儿,痛失爹娘。

我不敢想象当时惨绝人寰的场景,是多么催人泪下! 地动山摇,泥石横流,满目狼藉,尸横遍野,那情形一定比许多影视作品里展现的灾难场面更加慌乱和凄惨!

距漩口中学不远的一座山上,有一个渔子溪观景台,那里建有汶川“5.12”特大地震遇难者公墓,成为人们悼念亡者的祭坛。

在青青的草坡下,挖了一个又大又深的土坑,里面聚集着6000多个令人悲痛欲绝的亡灵。当时就是由武警官兵抬着死难者的遗体放到这里,让他们静静地躺着,放满一层之后洒上石灰,再按同样的方法放置一层又一层。如果不是武警官兵强忍悲痛全力守护,当时的掩埋工作将无法进行下去,因为情绪失控的人们在短时间内无法接受朝夕相处的亲人深埋地下,从此永隔阴阳……

人们懂得尊重生命,理解生离死别,但在当时,悲痛确实无法抑制,只能在心里默默祈福:逝者安息,生者坚强!

站在“万人坑”的墓地眺望远方,山脚下是重建好的温情小镇“新映秀”,那一栋栋整齐的楼房,看起来就像一个繁华热闹的集镇,人们难以想象,这里曾经经历了一场天崩地裂的摧残。

四周耸立的青山,它们是地震灾害的见证者;奔流不息的渔子溪河,承载过万千遇难者的希望和理想;高空飘飞的云霞,曾经映照过水墨映秀的往日荣光。

从观景台下行,我们去参观“5.12”汶川特大地震映秀震中纪念馆

该馆由中国工程院何镜堂院士主持设计,建筑面积4800平方米,于2009年12月动工建设,2012年5月12日正式对外开放,布展面积4000平方米。

纪念馆分为序厅、特大地震破坏惨烈展区、众志成城抗震救灾展区、自力更生科学重建展区、科学应对防震减灾展区五个部分,借助丰富的文字、图片、影像资料及多媒体、动感环幕等艺术手法和场景,完整的呈现了抗震救灾及灾后重建过程中高层决策,社会援建,灾区民众自强不息、感恩奋进的伟大精神。

馆内现有地震文物13641件,每一个展厅、每一件文物都真实记录了“5·12”汶川特大地震灾难、抗震救灾以及灾后重建的历程。

灾后的断壁残垣、震后受损的建筑被部分还原到展馆之内,破碎的瓦砾承载着无数沉痛的情感,漩口中学操场汉白玉雕刻而成的巨大破裂钟表盘仍旧让人触目惊心。

纪念馆中的一砖一瓦都传递着抗震救灾的精神,我怀着沉痛缅怀的心情走进展馆,为遇难者献上一支清幽的菊花。

时间的推移可以让最初的伤痛逐渐淡化,但时间的流逝并非忘却,而是一种更深层次的理解和沉淀。

在灾难面前,人性的光辉总是在最黑暗的时刻闪耀。纪念馆展示了灾后救援的感人场面。无数的救援队伍和志愿者冒着生命危险,在倒塌的建筑物中搜救遇难人员。有人用自己的身体为受困者挡住风雨,有人毫不犹豫地冲向危险的区域,这展现了人性的伟大。

诸如那可乐男孩、芭蕾女孩、敬礼娃娃、举吊瓶男孩、喂奶警察等英雄壮举,可歌可泣,又一次见证了人类的博爱与坚强。

在映秀,我还见到了巨大的乌木和乌木村

千年乌木,被深埋在地下,历经千年万年的修炼,被地震从地底深处带到了地面,让人感受大自然的神奇和鬼斧神工,让人深感化腐朽为神奇的力量。

那天,夏阳当头,天气炎热。走在大街上,在一个卖冷饮的摊点,我买了一支冰淇淋,顺便和30多岁的摊主攀谈起来。女摊主在地震中失去了女儿和丈夫,灾后重新组建了家庭,新生的儿子已经上幼儿园了。从她微笑的表情和开朗的谈吐中,全然找不到当年震灾的踪影。她笑着说,搭帮政府的帮助和全国人民的支援,镇上幸存的人都过上了衣食无忧的日子。她靠摆摊赚的钱虽然不多,但还是感到比较满意,能安心过日子就好。

我生怕继续聊下去会勾起女主人伤心的回忆,赶快转换了话题。但心里默默地钦佩这位不幸而又幸运、平凡而又伟大的女性。

人类社会就是从各种灾难中成长起来的穿越灾难,我们更加懂得,人类是自然之子,在大自然的怀抱中孕育、进化和成长。人类永远无法超脱于自然,只有充分认识自然、敬畏自然、善待自然、适应自然,才能在同自然和谐相处中发展自己,这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永恒主题。

灾后恢复重建的艰难历程和辉煌成果,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顽强不屈的英雄气概。抗震救灾的伟大精神,永远激励我们同心携手,感恩奋进。

重访汶川映秀,无疑又让我加深了对生命的感悟。人生何其脆弱,又何其短暂。曹操感叹:“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李白抒怀:“三万六千日,夜夜当秉烛。白日何短短,百年若易海。” 苏轼叹惜:“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 光阴似箭,岁月不居。古往今来,历代名人都对生命发出了共同的咏叹! 

活着就好!活着就有希望!活着就要乐观豁达积极向上,过好生命的每一天。

参观完后,我们离开映秀,赶往成都双流机场。车缓缓地驶出映秀镇,我回望四周,心头有几分沉重,又有几分欣慰

我衷心祝福映秀,祝福汶川,祝福我亲爱的祖国,山水永远青秀!人间世代安宁!

(注:本文作于2014年8月,今修改发布,部分图片来自网络。至此,本系列游记完篇。)

点击下列链接,可浏览本系列游记:

川西北纪行之八——顺访坪头羌寨
川西北纪行之七——探源白龙江
川西北纪行之六——走进“东方小瑞士”郎木寺
川西北纪行之五——大美花湖
川西北纪行之四——震撼心灵的九曲黄河第一湾
川西北纪行之三——遍布红军足迹的日干乔湿地
川西北纪行之二——神圣的瓦切塔林
川西北纪行之一——首访红原

天涯行吟
编辑发布文学诗词作品,交流传播人文科技信息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