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祖坛经讲记》忏悔品 || 第十六讲 ⑦ 修行人的本质就是清洁工

文摘   2024-09-01 06:27   湖北  

1997年4月20日
善知识!自心归依自性,是归依真佛。自归依者,除却自性中不善心、嫉妒心、谄曲心、吾我心、诳妄心、轻人心、慢他心、邪见心、贡高心,及一切时中不善之行。常自见己过,不说他人好恶,是自归依。常须下心,普行恭敬,即是见性通达,更无滞碍,是自归依。
六祖处处都说到我们凡夫的无明烦恼的点子上,处处都说到这个地方,处处都围绕着常自见己过,不说他人好恶他非我不非,我非自有过嘛!自皈依的要求是什么?就是要我们时时刻刻把自心当中的不善心(恶心)、嫉妒心、谄曲心(就是心里面那种不是出于正当目的的阿谀奉承)、吾我心(就是人我心)、诳妄心、轻人心、慢他心、邪见心、贡高心,把这些心除掉了,才能把一切时中的不善之行除掉。因为不善的行为,是由不善的心引起的。不善的心是因,不善的行是果。从起惑造业感果的角度来讲,所有的这些心就是惑,不善行就是业,有恶业必然会感恶果,所以叫起惑、造业、感果。这就是我们一天到晚的三部曲——起惑、造业、感恶果。天天如此,循环往复。
“常自见己过,不说他人好恶,是自归依。”非常地难!一个人常见自己的过,就是总是感觉到自己有不足的地方,自己总不满足,自己总觉得自己做得不够。修行也好,对人对事也好,在单位的工作也好,在家庭的责任和义务也好,我们都能这样检查,还有什么矛盾呢?保险就有一个和睦的家庭,有一个和睦的团体,有一个团结稳定的社会。所以,我们学了这个无上的大法,就要把它用在我们的生活当中。不要觉得,我用不用对这个社会好像没有什么大的作用,不要这么想。因为每个人自己修行,自修自得。要让每个人都修,不是那么容易,但是,一个人慢慢地去影响周围的人却是可以做到的。

我最近去参加了省委统战部、省直机关的一个座谈会。他们说,全省的省直机关有十三万人。他们现在出了一个点子,要在十三万人中选几个好人好事出来,就推选了十个人——我是在大家的爱护之下,也勉强做了十个人当中的一个好人,十个好人我也是一个。但我在开座谈会的时候,真正见到一个好人。我不算是好人,那才真正是个好人。怎么说呢?那个人很年轻,就是三十几岁的人。他是经贸大学的一个讲师,姓张。这个人呢,大家都说他傻到了极点。这个人好像不知道自己怎么休息,一天到晚就在那里做好事。做什么好事呢?他每天上班,不管走到哪个地方,手上都拿着一个书包。书包装着什么呢?装的是老虎钳、改锥。哪个地方有水管子漏了,他就赶快去修一下;看见哪个地方有环境污染的事情,他就去找那个单位来说,说你们不能够这样做;或者看到哪一个学生正在掏小鸟的蛋,他就找那个学生来教育;看到哪个把草地弄坏了,他就主动上前去劝阻。诸如此类,做了不知多少好事。所以他单位的人都说他傻,都说他神经有问题,他的领导也找他谈话。他自己说:我不神经,我自己知道我自己。不管人家怎么样笑话他,他都是一如既往地去做。可以说真正是一个菩萨精神的具体体现,那可以说是我们现在的活雷锋如果每一个人都能像这样去做,我们街上还有垃圾吗?我们的水管还会像长流水那样地流吗?我们的水资源极为缺乏,又不知道节约用水。我们的空气污染得不能够再污染了,但是大家天天还是在污染空气。垃圾随便乱倒,脏水随便乱泼,工业废水到处漫流······大家都觉得我们的绿色太少了,但不晓得去搞绿化。如果我们人人都有这个环保意识,那么人人都晓得要来庄严我们的依报。我们现在只晓得要把自己打扮得好看一点(这个是正报),但是你正报好,依报不好,你这个正报好不了。你弄得再好,却经不起环境的污染。所以,我们佛教徒一定要根据佛的教导,要做依报正报的庄严——依正庄严。我问一下,什么叫依报?(众答:山河大地。)什么叫正报?(众答:我们自己。)讲到这个地方,可见好人还是有。就是好人这个影响力太小了。这位姓张的教师,他是不要钱的,他做这一件事,都是义务地去做。所以我们每位佛教徒应该要去学习我们的古德,学习佛陀,绿化祖国,绿化山河大地。每个人要把自己看作是一个清洁工,走到哪个地方,清洁到哪个地方。这个清洁包括两方面:我们每个人自心的清洁,这就是正报上要清洁;环境的清洁,这就是依报要清洁。做这样一个清洁工,那就是一个很好的修行人,修行人的本质就是清洁工所以我们一定要把修行,踏踏实实真正地去落实,不是假的落实,假的落实没有用。说一千道一万,你不在生活中落实,佛法就成了永远都不能兑现的东西。佛法一定要能够兑现,能够兑现就是要在生活中、工作中去落实。
这里讲要“常须下心,普行恭敬,即是见性通达,更无滞碍,是自归依”常须下心下心就是谦卑心、谦虚心;普行恭敬,恭敬所有的人,信佛的人、不信佛的人、亲戚朋友、冤家对头,都要恭敬,那才叫普行恭敬。你能够常须下心,普行恭敬,天天这么做。他骂你一顿,你还是恭敬;打你一顿,你还是恭敬。时时恭敬,处处恭敬,就能够感化这些人。你不要觉得你一天做了没有用,你就灰心。你天天那么做,人非草木,孰能无情呢?他必然会受感动的。不是众生不好度,而是我们自己功夫没有到家;功夫到家了,一切众生都好度,因为世间没有不可教化的人所以我们要常须下心,普行恭敬,即是见性通达,而且,还不要有滞碍——滞碍,就是停留,不要停留,这样就是自皈依。(第十六讲完)


《坛经》讲记 但用此心
忏悔品第六:
共三讲(第十五讲至第十七讲),为期三周(8月19日至9月8日)

学习内容(根据实际,或有微调)

参与方式:

为期三十周,以“品”为单元邀请书友,根据各自情况,读一品或数品。

读书路径:
请添加小书童“耀茶”微信,接头语:忏悔品

小书童“耀茶”的微信
《净慧长老全集》系列读书

识别上方“二维码”

进入《净慧长老全集》电子文库

延展阅读
在我们日常生活中,不断地观照自己身心的实相,对自己的一举一动念念分明,分分秒秒在在处处提起正见、安住正念、观照当下,这便是生活禅。

——净慧长老开示生活禅法

大众认同   大众参与   大众成就    大众分享

关注公众号,学习并分享禅的智慧

点击阅读原文

进入《净慧长老全集》电子文库

赵州茶馆
结人缘、结善缘、结法缘、结佛缘的赵州茶馆。 赵州一碗茶:正清和雅气,喜舍慈悲花;上供诸佛祖,平施百姓家。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