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9月回顾周 || 《六祖坛经讲记》忏悔品合辑

文摘   2024-09-13 06:27   湖北  

善知识!此香各自内薰,莫向外觅。今与汝等授无相忏悔,灭三世罪,令得三业清净。

善知识!各随我语,一时道:弟子等,从前念今念及后念,念念不被愚迷染;从前所有恶业愚迷等罪,悉皆忏悔,愿一时消灭,永不复起。

子等,从前念今念及后念,念念不被㤭诳染;从前所有恶业㤭诳等罪,悉皆忏悔,愿一时消灭,永不复起。

弟子等,从前念今念及后念,念念不被嫉妒染;从前所有恶业嫉妒等罪,悉皆忏悔,愿一时消灭,永不复起。——《六祖坛经讲记》忏悔品第六,第十五讲    


大家还要特别地记住,这四句话,有两句话是讲自心,有两句话是讲自性。“自心众生无边誓愿度,自心烦恼无边誓愿断”,这两句是讲自心。下面两句是讲自性:“自性法门无尽誓愿学,自性无上佛道誓愿成。”六祖在这里告诉我们,不管是自行化他还是上求下化,都不能离开自心和自性,都不要向心外去求。因为,把一切的众生看作是自心的众生,那就没有一个人不是我应该度的,都在我自心当中,那就没有一个人不应该去度。把烦恼都看作是自心的,那就是说,由于自心种种的造作,所以就有种种的烦恼。我们从自心做起,从自我做起,要断烦恼,那就有一个明确的方向,就不会有了事总是看到他人不好,总没有真正地做自我检查。我们经常会有这样的情况,遇到一件不愉快的事,总觉得别人不对,总觉得别人有问题,我自己处处都有道理,不知道那就是一个烦恼在那里作祟、在那里作怪。那个本身就是个烦恼,不要说那事已经是个烦恼的事,你那个心态就是一个烦恼的心态,因为你根本就没有想到你自己是不是有错。我们退一万步来讲,即使这一件事我一点错也没有,我们也要能够以一种忍耐的心、谅解的心去谅解对方,那么你这个烦恼当下就止息了。所以说,度众生断烦恼都要从自心做起,从自性做起。

那么,“自性法门无尽誓愿学,自性无上佛道誓愿成”,这是什么意思呢?就是说,一切法不离自性。六祖大师在他开悟的时候就曾讲过:“何期自性本自清净!何期自性本不生灭!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何期自性本无动摇!何期自性能生万法!”一共有五个何期自性。“何期自性本自清净”是不是无上佛道啊?本自清净就是佛。“何期自性本不生灭,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何期自性本无动摇,何期自性能生万法。”既然自性能生万法,所以无尽的法门都不离自性。

点击下方图片,学习每讲内容。


《六祖坛经讲记》忏悔品 || 第十五讲 ① 忏悔的关键


 第十五讲 ② 要在一切时,念念自净其心


第十五讲 ③ 道理明了,障碍少,进步就快

第十五讲 ④ 要在平常作得了主

第十五讲 ⑤ 离相、离执著去忏悔

第十六讲 ① 断相续心,永不复作,才叫忏悔

第十六讲 ② 从内心放下,从自性承当

第十六讲 ③ 通过皈依住持三宝来体证一体三宝


第十六讲 ④ 要见到自性佛,才能够有所凭依

第十六讲 ⑤ 法报化三身都在我们自性中

第十六讲 ⑥ 抵抗烦恼的免疫力从听闻正法中得来
第十六讲 ⑦ 修行人的本质就是清洁工

第十七讲 ① 你就和自性沟通了

第十七讲 ② 实相是什么?
第十七讲 ③ 逆生死流,常生智慧

第十七讲 ④ 怎么能够念念见自本性呢?
第十七讲 ⑤ 那才是修行


六祖既要求我们在认识上高着眼,也要求我们在具体的修行中一步一个脚印,所以他讲了这个《忏悔品》。

所谓“生大怖畏,断相续心”,这是忏悔的关键。

“此事须从自性中起”,此事是哪一件事呢?就是我们修行这件事,就是了生死这件事,就是明心见性这件事。

你有一天说你修到家了,那一天就是你退步的开始。

“不可沉空守寂,即须广学多闻。“谁说六祖不要我们看经、不要我们学习呢?六祖可说是代表了禅宗的最高境界,他还要我们”广学多闻“。你们记住这个话,千万记住这个话!


我们忏悔了三世罪,令三业清净,我们就堪受正法。

忏悔则是一种自觉地在三宝前的发露,就是把以前的种种过失毫不隐瞒地在三宝前发露出来。敢于发露,才能够有悔改的决心;正是因为有了悔改的决心,才敢于发露,如果没有悔改的决心,他就不敢发露。

要能真正一断永断,那才真正有作用。希望我们通过学习《六祖坛经》,把我们每个人的修行向上提高一大步,能够时时刻刻用《六祖坛经》上的话来对照我们的心态,要把《六祖坛经》上的一些要求在我们修行、生活、工作当中去落实。

所以真正的忏悔,是要断相续心,永不复作,才叫忏悔。


“常自见己过,不说他人好恶,是自归依。”非常地难!一个人常见自己的过,就是总是感觉到自己有不足的地方,自己总不满足,自己总觉得自己做得不够。修行也好,对人对事也好,在单位的工作也好,在家庭的责任和义务也好,我们都能这样检查,还有什么矛盾呢?

我们学了这个无上的大法,就要把它用在我们的生活当中。不要觉得,我用不用对这个社会好像没有什么大的作用,不要这么想。因为每个人自己修行,自修自得。要让每个人都修,不是那么容易,但是,一个人慢慢地去影响周围的人却是可以做到的。


我们在因地中修行用功夫的时候,怎么样来运用智慧呢?六祖在这里给我们指出了一个方法,就是叫我们“莫思向前”,即不去想过去的事,因为“已过不可得”。我们平常讲“不思前,不引后,照顾当下一念”,就是这个意思。因为过去的事情,不管你怎么样去叹息它、怎么样去思考它、怎么样去留恋它,都无济于事。不管你怎样去留恋,都不过是在你心头留下无限的懊悔。懊悔有什么用呢?留下无限的失落感,那都是烦恼的体现。失落感也好,懊悔也好,都是烦恼。不但无补于实际,反而会增加你的苦闷。

“常思于后,念念圆明”,这个“后”就是未来。为什么他不说当下呢?因为当下这一念,是念念不住的。“常思于后”,既包括当下,也包括未来—这个后是指未来。从当下这一念开始,你念念能够不愚痴、不迷惑,那就是念念圆明了。你有一点愚痴,有一点迷惑,那就不圆也不明。所谓“圆明”,不是只有一点点明,是像那盏灯点着了一样,没有任何的障碍,周围都能照到。照什么呢?总的来讲,就是照我们的身口意三业,不要起贪嗔痴三毒烦恼。你能念念照顾身口意三业,不起贪嗔痴三毒烦恼,那你就是念念圆明。念念圆明,就能自见本性。念念圆明就是本性的体现。你能念念圆明,你就和自性沟通了,中间没有障碍,所以叫“自见本性”。有障碍不能沟通,就见不到自己的本性。

下面是《无相颂》。六祖大师的《坛经》上面,所有的颂都叫做《无相颂》。过去也跟大家说了,什么叫无相呢,就是说,所有的这些颂都要用高度的智慧去理解,用高度的智慧指导你的身口意去落实。这就是无相。无相者,不住有相,不住无相,不住善相,不住恶相,无二之相名为无相。

恭听净慧长老开示:《忏悔品》无相颂
识别二维码
阅读《六祖坛经讲记》电子书



生活就是禅,“色不异空

本期抱持


实践点(正在实践中):

见错记录/礼忏。


净慧长老如是说:

忏悔有理忏和事忏:理忏叫做无相忏悔;事忏就是有一定仪轨,根据一定的仪轨进行忏悔。如我们拜《药师忏》,拜《大悲忏》,从那个仪轨、从那个形象来说它是属于事忏,但是,从它的内容、现象来说,它也是理忏,就是事忏和理忏相结合。我们拜《药师忏》的时候,也讲到许多。“罪从心起将心忏,心若灭时罪亦亡”,这就是属于理忏,这是把事和理统一起来。我想,不管是做什么事,都要把事理统一起来,结合起来,不能因事废理,也不能因理废事。


你把你的起恶造业的心能够灭除了,再进行无相忏悔,你自自然然地罪灭福生。


实践说明:通过拜忏落实事忏,如大悲忏、占察忏、拜心经、佛号(圣号)等忏法,在洗涤身心的忏罪集资中,向轻安、喜乐进发。并看见自己的错,是日三省吾身,通过睡前歇心静看,回放一天转动,将自己身口意三业所犯过错记录下来,及时忏悔。“见错记录”结合“礼忏”,避免“忏归忏,习气还是习气”,使得修行和生活不脱节。


实践指导(点击链接阅读文章):

净慧禅语  2011年12月1日:我们从无始以来罪积如山,过去所有一切业障,都会在现在修行的每一个阶段有所反应。这种反应,有时候表现为修行上的障碍,有时候表现为身体健康上的障碍、事业上的障碍。不管出现什么样的障碍,我们都不要怨天尤人,都要自我反省。所有的冤与亲、失败与成功,都是我们自己多生多劫所作所为而造成,所以要忏悔业障。


注:大家可搜索柏林禅寺、赵州茶馆或黄梅天下禅公众号自行延展。


  自约共约 · 读书路径

① 自主自觉自习群发布的学习内容,平日学新,周末温故、消融延展;

② 每两到三周共同抱持一个实践点,活学活用,在生活中实践并分享;

③ 愿遵群规,勤于打卡,彼此为镜,共同成长,护持正清和雅的学风。


读书路径:添加“耀茶”微信,接头语:不离自性
小书童“耀茶”的微信

识别上方“二维码”

进入《净慧长老全集》电子文库


延展阅读

在我们日常生活中,不断地观照自己身心的实相,对自己的一举一动念念分明,分分秒秒在在处处提起正见、安住正念、观照当下,这便是生活禅。

——净慧长老开示生活禅法

大众认同   大众参与   大众成就    大众分享

关注公众号,学习内容将推文发布

点击阅读原文
进入《净慧长老著作》电子书平台

赵州茶馆
结人缘、结善缘、结法缘、结佛缘的赵州茶馆。 赵州一碗茶:正清和雅气,喜舍慈悲花;上供诸佛祖,平施百姓家。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