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大象》傳注疏集---《觀》象(三)

学术   文化   2023-06-01 10:21   福建  


觀:《象》曰:風行地上,觀;先王以省方觀民設教。


1.康熙《日講周易解義》《象》曰:風行地上,觀;先王以省方觀民設教。

   此《象傳》,是言先王體《觀》以爲治也。孔子釋《觀》象曰:“《坤》下《巽》上,是風之行乎地上也。吹噓披拂,無物不遍,爲《觀》之象。先王以身率人,固足以範民於中正之路,然慮天下之大,有難以遽齊者。於是因巡狩之期舉省方之典,遍考其風俗,而設教以示之,如國奢示儉,國儉示禮,使之一軌於中正。是其以道觀示天下之民,亦猶天之風行而及天下之物矣,聖治之同天者如此。”

    按:省方之典,俱以五載,而則十二年一巡,有疏數之不同者。蓋上古天之之出,車徒省少,供應簡略,不致勞民動衆,至而其禮漸繁矣。以後,出入警蹕,儀物滋多,非復前代之簡易,豈能復循先王之舊乎?漢武微行,東方切諫;孝成惰出,谷永進規,深知萬乘之不可輕動也。人主誠能廣辟四門,達聰耳目,則雖不下堂階,而自灼見萬里之外,亦何必古制之是泥哉?


2.李光地《周易折中》《象》曰:風行地上,觀;先王以省方觀民設教。

   【本義】省方以觀民,設教以爲觀。

   【程傳】風行地上,周及庶物,爲游歷周覽之象,故先王體之,爲省方之禮,以觀民俗而設政教也。天子巡省四方,觀視民俗,設爲政教,如奢則約之以儉,儉則示之以禮是也。省方,觀民也。設教,爲民觀也。

   【集說】《九家易》曰:風行地上,草木必偃,故以省察四方,觀視民俗而設其教也。

   ◎劉氏牧曰:風行地上,無所不至,散采萬國之聲詩,省察其俗,有不同者,教之使同。


3.惠棟《周易述》《象》曰:風行地上,觀;先王以省方觀民設教。

   【注】先王謂《乾》,巡守曰省,《坤》爲方、爲民。以《乾》照《坤》,故以省方觀民設教。

   【疏】京房《易積算》曰:“《易》含萬象。《彖》言明堂禘祭,此又言省方觀民,要而言之則一也。古者聽朔、朝廟、頒政令、朝諸侯皆於明堂。《彖》詞‘觀,盥而不觀薦’,是尊祖以配天之事;《彖》傳‘神道設教’,是法天以治民之事。天子巡守,則爲宮三百步,壇十有二尋,加方明其上。方明者,放乎明堂之制也。《孟子》:‘齊有泰山明堂。’《荀子》曰:‘築明堂於塞外而朝諸侯。’皆方明之類,後世以其制如明堂而名之。明堂祀六天,上下四方,《月令》謂之天宗,謂之六宗。故《堯典》禋六宗而覲四岳,羣牧覲禮;祀方明而覲公侯伯子男,其義一也。《艮》爲宮闕,有明堂方明之象,故既取類於禘祭,又比義於巡方。《乾》爲先、爲王,故爲先王。”《淮南子》曰:“禹南省方。”高誘注云:“巡守爲省,省視四方也。”“《坤》爲方”,《九家說》文。《乾》爲大明,以《乾》照《坤》,省方之象,故以省方觀民設教也。


4.查慎行《周易玩辭集解》】《象》曰:風行地上,觀;先王以省方觀民設教。

   朱與三曰:“‘風行天上’,人不見其形也。‘風行地上’,遇物斯形。水平而風盪之,樹靜而風動之。無形而無不形者,‘風行地上’之象也。古帝王巡守之禮,蓋取諸此。”愚按,地有五方,各成風氣。巡守所至,陳詩以觀民風,納賈以觀民好惡。修其教不易其俗,齊其政不易其宜,凡以順風土耳。風爲教象,春夏之風,生物長物,仁之教也。秋冬之風,肅物凝物,義之教也。觀民設教,所謂樹之風聲也,是以先王尚之。


5.錢澄之《田間易學》《象》曰:風行地上,觀;先王以省方觀民設教。

   《本義》:“省方以觀民,設教以爲觀。”

    歐陽永叔曰:“聖人處乎人上,而下觀於民,各因其方,順其俗而教之,民知各安其生,而不知聖人所以順之者,此所謂神道設教也。”黃元公曰:“地有五方,各成風氣,不可推移也。省方設教,禮從其宜,使各安其俗,凡以順土風耳。風爲教主,施號四方,是以先王尚之。”

   《見易》曰:“《彖傳》既云中正以觀天下,《象傳》乃云以省方觀民。蓋欲以下觀之化,驗在上之大觀也,而又設教者,所以補觀化之所不及也。”


6.李道平《周易集解纂疏》《象》曰:風行地上,觀;先王以省方觀民設教。

   《九家易》曰:“先王”謂五。應天順民,受命之王也。風行地上,草木必偃。枯槁朽腐,獨不從風,謂應外之爻。天地氣絕,陰陽所去,象不化之民,五刑所加。故以省察四方,觀視民俗而設其教也。言先王德化,光被四表。有不賓之民,不從法令,以五刑加之,以齊德教也。

   【疏】《乾》爲“先”,又爲“王”,故“先王謂五”。五《乾》,故爲“應天”。下《坤》,故爲“順民”。上《巽》爲“命”,故云“受命之王也”。“《巽》爲風”,風者天之教,所以觀示萬物。《臨》《震》行《坤》,故“行地上”。《震》《巽》皆爲草木,故“草木必偃”,如二應五是也。惟枯槁朽腐之物,獨不從風,如初爻在應之外是也。上爻爲天,初爻爲地,上陽居陰,下陰居陽,是“天地氣絕,陰陽所去”也。象梗化之民,爲五刑所必加也。《坤》爲“方”、爲“民”,《巽》命爲“教”,故“以省察四方,觀視民俗而設其教也”。《乾》五下應于二,則《乾》二之“德博而化”也,故“言先王德化”。《乾》爲“大明”,“四表”卽“四方”,故云“光被四表”。四得位近王,故稱“用賓”。初不應四,故爲“不賓之民,不從法令”。刑以弼教,故“以五刑加之,以齊德教也”。

   愚案:《大司徒之職》“掌建邦土地之圖”,卽“省方”也。“與其人民之數”,卽“觀民”也。“以佐王安擾邦國”,卽“設教”也。然則《周禮》以《地官》掌邦教,其取法于《觀》之“《坤》爲地”,而《巽》爲“教”乎。設教有二,有反民之俗以爲教者,如“沈潛剛克,高明柔克”是也。有因民之俗以爲教者,如“脩其教不易其俗,齊其政不異其宜”是也。“《巽》爲進退”。《論語》曰“也退,故進也。也兼人,故退之”。因其民而進退之,斯爲善教矣。


7.孫星衍《孫氏周易集解》《象》曰:風行地上,觀;先王以省方觀民設教。

   【解】《九家易》曰:先王謂五。應天順民,受命之王也。風行地上,草木必偃。枯槁朽腐,獨不從風,謂應外之爻。天地氣絕,陰陽所去,象不化之民,五刑所加。故以省察四方,觀視民俗,而設其教也。言先王德化,光被四表,有不賓服之民,不從法令,以五刑加之,以齊德教也。

   【集解】鄭衆曰:從俗所爲,順民之教,故君子治人不求變俗。【《口訣義》】


8.朱駿聲《六十四卦經解》《象》曰:風行地上,觀;先王以省方觀民設教。

   君子之德風,小人之德草。坤爲方,巽爲申命,設教之義,四方所以風動也。又先王謂五。應天順民,受命之王也。風行地上,草木必偃。枯槁朽腐,獨不從風,謂應外之爻。天地氣絕,陰陽所去,象不化之民,五刑所加。故以省察四方,觀視民俗,而設其教也。言先王德化,光被四表,有不賓之民,不從法令,以五刑加之,以齊德教也。又觀民設教,如之末業,教以農桑,之淫風,教以禮別,奢則示以儉,儉則示以禮。又從俗所謂順民之教,故君子治人,不求變俗,如太公,爲簡其君臣禮。從俗,五月而報政,不同伯禽,變其俗,易其禮,三年而報政也。又《坤》爲方、爲民。


9.張丙哲《占易秘解》《象》曰:風行地上,觀;先王以省方觀民設教。

   省,悉井反。省方以觀民,設教以爲觀。

   按:《坤》爲方、爲民,《巽》爲教令。程子曰:“風行地上,周及庶物,爲由歷周覽之象。”《九家易》曰:“風行地上,草木必偃,故以省察四方,觀視民俗,而設其教也。”


10.焦循《雕菰樓易學五種-易章句》《象》曰:風行地上,觀;《觀》,即設卦觀象之觀。風行天上,則失道,宜畜。風行地上,道不失,可以觀象。先王以省方省於四方,謂旁通《大壯》也。觀民柔在五稱民,謂《大壯》二之五。設教。即神道設教。






案:個人整理,僅供參考。

润道易隐
景仰先聖之斯文,追述千年之文明,體悟經術之大義,遊歷中華之經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