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又有一个医疗领域的重磅消息落地了——国家放开外商独资医院试点。
9月8日,商务部、国家卫健委、国家药监局三部门发布了《关于在医疗领域开展扩大开放试点工作的通知》:
拟允许在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9地设立外商独资医院(中医类除外,不含并购公立医院)。
消息一出来,引起了不小的讨论,可谓是有人欢喜有人愁。
有人担心,外资医院来了,公立医院的医生就会跑光了,老百姓看病,只会越来越难了。
也有人偏乐观,现在公立医院,特别是好医院人满为患,就医体验极差。
外商独资医院的到来,或许能够发挥“鲶鱼效应”,激活国内的医疗服务市场,让医生收入有所提升的同时,医疗服务也能同步跟上。
今天,我们就来聊聊,开放外资医院,到底意味着什么,跟老百姓有关系吗?
为什么要开放外资医院?
必须认识到,开放外资医院背后,和国家打造“医疗分级”脱不开干系。
就在前不久,国家卫生健康委召开新闻发布会,提出 5 年内实现“三明医改”经验全覆盖。
关于“三明医改”,有个很重要的内容就是,推行医院实行薪酬改革——年薪制。
根据亲历者描述,年薪只与职称有关。
这样做的目的,就是把三甲医院里的好医生,往基层医院赶。
比如,无论是大三甲还是卫生院的主治医生,年薪定额都是20万。
那么,很明显,基层医院的工作量更低。
可想而知,不少医生在收入相同的情况下,都会选择去往基层医院。
年薪制的推行好处不少,不仅提高了基层医生的收入,更改变了医疗行业整体的格局。
高学历人才,有可能更愿意下沉到基层,以此实现分级诊疗和医疗资源的均衡化。
就拿我来说,我平时几乎不生病感冒,但是只要有点小痛小病,我就如临大敌,必须想办法挂到专属的三甲医院的号。
不为啥,就为觉得大医院更专业,专家更让我安心(错误行为,大家请勿模仿)。
但实际上,这无形中也浪费了很多的医疗资源。
我每次检查下来,其实都没啥事,最多吃点药。
随着三明医改的推进,在年薪制的模式下,未来无论是大三甲的医生还是卫生院的医生,收益水平都相差不大。
基层的医疗水平,也相当优秀,以后再有点小病小痛,直接往基层医院跑就行。
大家都知道,传统的医院收入模式,主要依赖药品加成和检查费用,导致医务人员的收入与医院的创收直接挂钩。
这不仅增加了患者的经济负担,也催生了医疗过度化的现象。
随着医生薪酬改革以及医保支付改革等一系列措施,将从根本上改变这一局面。
这样改革后,公立医院就像吃大锅饭。
那么,如何保证既能吃上大锅饭的同时,又能开小灶呢?
回到我们今天文章的重点,外商独资医院入华。
不难发现,随着改革的推进,国内医疗市场,或许将走向“双轨制”:
广覆盖的公立体系,高水平的自费体系,我们将迎来“公立医院保基本,外商独资医院服务高端”的医疗格局。
提及外资医院,很多人的第一反应就是“贵”。
当然贵,因为它从一开始,就不是给老百姓准备的。
除了优质服务之外,高价进口药品、器械供应,填补海外就医需求,都是外资医院的主要优势。
我们节前刚发了一篇文章——《逐渐消失的“进口药”!》
当时,就跟大家聊过,因为医疗制度改革,在医药集采的情况下,有很多原研药就因价格过高竞争不过国产药,导致落选。
更有不少进口药,索性直接退出了集采体系,所以现在公立医院里的进口药越来越少。
而未来,当外资医院越来越多,我们能在集采系统之外,获得更丰富的药品选择。很多患者现在买不到的进口药,将来很有可能会出现在外资医院里。
海外就医也就一个非常重要的优势。
根据观研报告网发布的《2022年中国海外医疗行业分析报告》显示,中国人每年境外就医市场规模逐年攀升。
2019年中国海外就医市场规模已超30亿元,2022年将超40亿元,美国、英国和日本等发达国家,是主要目的地。
外资医院的到来,可以让国内的患者不用再远渡重洋。一来二去,机票钱、食宿,就能省下一大笔钱。
通过引进先进的医疗技术、分摊公立医院的就诊压力、通过外资医院引入一些国外的新药、特药,为患者提供更多的药品选择,同时还能促进医疗人才的交流培养等等。
以上原因,就是促进国家放开外资医院开办的动力。
你可以这样理解国家下的这盘大棋:
在医保可以负担的范围内,尽一切可能给你享受到基本的医疗服务。各类医改政策层出不穷,目的就是让老百姓在公立医院能少花钱,不花冤枉钱。
但如果你想要更多,比如说更高的效率、进口药,优质的服务、环境,那中高端医疗、私立医院的口子,也给你打开了。
外资医院的到来,会让普通人看病更难吗?
未来的情况可能是这样的:
普通人以低廉的价格,在公立医院获得标准化的医疗服务;
而有钱人,那些愿意为了更好的医疗技术、更好的医疗服务付出十倍、百倍价格的人,则可以通过高端私立医院、昂贵外资医院,获得对应的服务,减轻公立医院的就诊压力,降低医保的报销成本。
看起来,大多数普通老百姓依然是在公立医院看病,好像没啥影响,只是有钱人多了个选择。
但是我们也必须警惕一件事,随着病人分流,注定会带来医生的分流。
外资医院的到来,将会增加对本地医生的需求。
我们上面提到,虽说通过年薪制,能将医生的平均工资提上来,使得小医生更有积极性,但不免也会一定程度上打击知名医生的积极性。
届时各大公立医院的高水平医生们,可能很难拒绝外资医院的高薪诱惑。
对此,我也查了很多医疗领域专业人士的看法。
他们普遍认为,从短期来看这件事是不用太过于担忧的。
外商独资医院的最大挑战,是专业的医疗人才。
从本地引入医生,给予更高的收入,确实能挖走一些人。
但对于很多年资较高的医生,更依赖于编制带来的各种隐性福利。
短时间来看,外资医院的高收入吸引力,可能没我们想得那么强。
并且,必须要承认,不管是什么领域,平台都相当重要。
医生的价值,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所在医院;
而医院的金字招牌就是可信、可靠的保证,短期来看,老百姓还是非常认平台的。
实际上好医生们是不会轻易离开体制的,更不会出现公立医院的优质医生资源,大规模流向外资医院的情况。
有分析指出,届时,当外资医院涌入后,更有可能出现的画面是,本地大医院的一些中低年资医生被吸引,成为私立医院的骨干,而大型公立医院的高年资医生,通过多点执业来坐诊,赚取外快。
我认为,对普通人来说,未来我们能享受的医疗服务质量的确会有所下降,但是只要好医生没有大量流失,实际上就医质量影响不大。
如何应对医疗分级?
对于有钱人来说,天价的外资医院,或许并不值得一提。
但是对于老百姓来说,这个价格是远远承受不起的。
抛开高净值客户不谈,对于城市的中产来说,想要抵抗医疗分级的大环境,获得外资医院的医疗资源,依靠商业健康险,是一个较为有效的途径。
据和睦家创始人李碧菁表示,和睦家刚在国内开业时,99%的患者都是外国人。
这些在华工作的外国人,拥有着公司为其购买的高端医疗保险,支付不是问题。
根据《健闻咨询》报道,从历史数据来看,和睦家2015年~2019年,商保支付占总收入的70%~80%。
但近几年,自费的比例有所上升。
目前,和睦家商保支付仅占总收入一半,在部分区域甚至一半都不到;
上海嘉会国际医院近几年的支付的情况,也仅有30%来自商保,70%是自费。
自费比例上升,跟我国商业健康险发展缓慢,特别是高端医疗险的发展缓慢,有一定关系。
我想这也是大家对外资医院闻之色变的原因吧,不依靠商业医疗险的杠杆,确实很少有人能自费支付得起。
这让我想起前段时间的一个新闻。
截至今年3月31日,香港有16459名医生。
即每1000名人口只有2.16名医生,比例远低于其他先进经济体。
最可怕的是,公营和私营体系的医生,人手各占约一半,但公营系统却提供香港九成的住院服务。
这意味着,50%的私营体系医生,只为10%的人服务。
医疗资源的紧张程度,能够想象。
我刚刚在香港医管局查了一下儿科门诊新症轮候时间表,其显示,儿科最长要排51周。
因为医院太难排队了,也难免导致不少香港人选择北上,纷纷来大陆就医。
我有时候在想,我们在看海外保险市场的时候发现,像新加坡、香港、美国这些地方,医疗险,包括高端医疗险是极度发达的,甚至可以说医疗保险就是当地生活的必需品。
背后的原因,何尝不是因为好的医疗资源,实在太贵的缘故啊!
当然,在这里我并不会推荐所有人都去买上高端医疗险,对普通人来说,这并不现实。
就拿一款再普通不过的百万医疗险来说,有社保和没社保,价格都有着双倍的差距。
很多朋友,连无社保版本的百万医疗险都不想买、买不起,你很难指望他们买上动辄每年一万、两万的中高端医疗险。
一切,还是要看你的实际需求。
事实上,我国早在10年前就提出过开放外资医院,如今,再度提出开放外资医院,彰显了国家对外开放和医疗分级的决心。
过去十年以来,外商在华设立医院,绝大多数都以合资为主。
如今,开放试点的城市更多,开放的程度也比以前更大,越来越多的外资医院将以独资的形式来到中国。
希望这只鲢鱼,能够给广大公立医院,带来一些有效的变革。
希望其不仅给国内医疗服务市场做到有益补充,还能提供有价值的管理模式、理念和技术水平。
随着我国的医疗分化之路逐渐深入,未来的医疗环境到底会如何发展,我们普通人能做的,也只有静观其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