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试教育的弊端,在今天的社会上早已暴露无遗,很多大学生毕业出到社会,啥也干不了,可谓将高不成低不就演绎得淋漓尽致。而社会企业则到处是用工荒,招不到人,生产发展进行不下去,很多第一产业直接关门倒闭,即便是第二三产业,也会因为人才不匹配而陷于停滞状态。事情其实不难想象,大学毕业生,乃至研究生毕业,在社会上只能说明他们有学识,却不能说明他们有能力!这本身就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概念,用人单位最主要的目的还是招聘有能力的人才,而并非只有学识没有能力。所以长期以来,就出现了毕业生与用人单位不匹配的情况,毕业生嚷着自己找不到合适的工作,用人单位嚷着自己招不到合适的人才,两方人马硬是各愁各的,互不干涉!
似乎这一切在很多人看来,都是某个人自身的问题,没有人敢说是教育上的错误。我们的未成年人教育一直拼命在应试上做文章,各种加砝码也只是不断刷题做题的变相表达,离开了做题,就连老师自己都不知道要教点啥了,这还正常吗?孩子从小没有养成吃苦耐劳、刚毅不屈的良好品质,出到社会就会表现为拈轻怕重、遇事退缩的样子,这是人才品格养成的重大缺失之一。在动手与动脑的双向选择中,应试教育把动脑高于动手一遍遍灌输给孩子,所有学校只教人们动脑,而不教人们动手,以至于毕业生出到社会后,几乎等同于半个“残废”,这是人才品格养成的重大缺失之二。当今社会太过于功利,从教育偏向孩子的升学、就业就能看出来,似乎所有一切都在围绕经济打转,其余的统统不要,什么人品素养、道德风尚,“三观”正邪,全都成了可有可无的陪衬,以至于很多人经不起风雨,稍微遇到点挫折就寻死觅活,玻璃心脆弱到令人发指的地步,这同样是人才品格养成的重大缺失。
学校不教我们这些,我们该向何处学?吃苦耐劳、刚毅不屈、动手能力这些品质任何书本上都学不来,必须身体力行自我要求,在社会大风大浪中锻炼。毛主席就曾不止一次说过,要让年轻人经风雨,磨练意志,只有这样,我们的年轻人才能在今后的社会生产发展中顶住各种压力勇往直前。所以,他曾热烈号召年轻人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广阔天地,大有作为”,正是在这样的号召下,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培养出了无数国家栋梁,至今为中国社会发展建设贡献着力量。细心的朋友可能会发现,社会上最有竞争力的人才,恰好就是经历过那个时代吃苦耐劳锻炼的工人,他们的动手动脑能力,同样令今天的大学毕业生望尘莫及,但是今天的应试教育从来不告诉我们这个铁铮铮的事实。
另一面软性的人格品质养成,就需要我们从书本上读到真知灼见了,比如:人品素养、道德风尚,“三观”正邪等,它是支配我们成为什么样的人的关键。恰好这些东西也不是学校书本上的主要内容,早在很多年前我们就知道了,我们的语文课教的一直是句读之学,字词句段篇章,无限重复组合,更多的思想感情,也仅仅是应付考试需要罢了,学了好文章后,我们还是不知道这跟自己有什么关系,即便是思想品德课,很多东西也只不过是轻描淡写提一提罢了,后面孩子能学到什么,根本不在老师考虑范围内。这就是当前教育的一个基本现状,我在想,这样教出来的孩子今后出事了,真的跟学校无关吗?
早在建国初期,为了让我们的教育能培养出一大批有学问有道德有理想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国家就曾花大力气收集整理出版过一套关于社会主义教育的文献,里面充分论述了教育该向何处去,人才的培养该具备什么样的要素等重大问题,至今读来,依旧具有强大的时代指导性。我想,应试教育走到今天这一步,是时候好好回顾一下我们当初来时的路了,老一辈革命家不惜一切代价换来的社会新局面,不能因为我们后人的无知而一点点葬送!这套《社会主义教育课程的阅读文件汇编》,值得我们今天的人好好读一读,认真领悟其中思想内核,我们的孩子不应该在当今应试教育中成为“废物”!
👆点击上方图片进入小程序购买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