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门寨地区特色美食

文摘   2021-12-15 19:03  
古语有云:“兵马未动,粮草先行”、“民以食为天”,可见“吃”在人们生产生活中的重要地位。在明代大批将士背井离乡举家来到在石门寨这块贫瘠的土地,筑关守关安家落户繁衍生息,不断战胜艰难困苦,用勤劳、毅力和智慧在这里坚守。但必定是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的,历史上的石门寨地区,即是重要关隘,又是物产甚繁之地,守军将士总是会巧妙的利用各种资源来充备自己,暖衣饱食,提高战斗力,并给后人留下了丰富的长城饮食文化。

石门寨地区长城风光

石门寨地区的人们对吃最为讲究,不管是红白喜事还是各种节日和关键日子,百姓们总是要精心地摆上丰盛的一桌。尤其在八九十年代石门寨地区工矿企业兴起,经济条件变好,人们对饮食更加注重,逐步提高和改良饮食的口味,创造了远近闻名的菜品。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大鱼大肉、山珍海味、洋垃圾食品引起的 “富贵病”总在困扰着人们,孰不知“大鱼大肉、山珍海味”最伤人,常食五谷杂粮才最养人。要肯定的是先人们经过千百年留下的传统饮食才是最健康养人的,年轻人也更要喜欢和学习传统饮食,把老祖宗留下的饮食文化传承好。
借国家建设长城文化公园和秦皇岛一流国际旅游城市之机,石门寨地区也应该加快挖掘、梳理、规范、总结石门寨地区长城饮食文化。留住游客脚步的是风景,牵住游客再来的往往是美食。打造特色“品牌”饮食文化,增加乡村文化底蕴,让秦皇岛旅游更具魅力势在必行。


桲椤叶饼
介绍石门寨地区美食当首要先介绍桲椤叶饼。据《临榆县志·物产》记载:“槲,实如橡而小,叶大七、八寸,俗名桲椤树。叶饲山蚕作茧丝,经霜叶红,五泉庵及里外峪极多,初夏土人採嫩叶包粉粢做饼,美其名曰:枫香饼,味甚佳”。《永平府志·物产》记载:“孛罗木,橡属,山中皆有之,可烧炭,叶摊面,蒸饼佳。”

▲民国十八年《临榆县志·物产》载

▲清光绪五年《永平府志·物产》载

包好的桲椤叶饼放在锅中蒸

刚出锅的桲椤叶饼

相传,桲椤叶饼是古代石门寨地区长城守军所发明。在明代战事频发,边关需要重兵把守,长城线上有时不能生火做饭怕暴露目标,其吃饭就是大问题。伙夫每天送三趟饭上山,感觉费时费力。说来也巧,这个伙夫也非常懒,时常用桲椤叶做蒸屉布蒸窝头,蒸完叶子一扔。蒸出来的窝头有股淡淡桲椤叶的清香,守城将士们倒也都非常喜欢吃。有一天他蒸的玉米面大饺子,就把蒸屉用剩下的桲椤叶铺在了笼筐底儿,在里面放上大饺子,送上山去,有个士兵手非常脏他就用桲椤叶子裹起大饺子吃了起来,这时伙夫看在眼里,想在心里,能不能用桲椤叶子包好直接蒸熟,到时候士兵吃的时候也非常方便,自己也不用洗碗筷了,经过尝试还是比较成功的。战斗吃紧时,来不及吃饭,士兵就随手装上几块这样桲椤叶饼,去守关站岗,饿了就随手拿出来吃。后来战事平和时候,经过慢慢摸索,用玉米磨成面发酵和韭菜鸡蛋的馅的最好吃,得到了士兵一直好评。直至今日,董家口、板场峪等长城线上还长有当年守城士兵种下的韭菜。

桲椤树叶

石门寨地区桲椤树甚多。每年五月节(端午节)一到,桲椤叶正嫩,人们就采摘大的桲椤叶做桲椤叶饼吃。它几乎成了石门寨地区村民们过端午节的必备食品。桲椤叶饼的做法特殊。先把桲椤叶饼洗净,剪去梗边,呈圆形或椭圆形;用淀粉当面,用菜刀侩面,摸在桲椤叶子表面,在上面放入韭菜、鸡蛋、肉丁的馅料有条件的还可以加入虾仁等其它佐料,然后对折包成半圆形,上锅蒸熟。吃起来有股桲椤叶的清香。半透明的薄薄面皮,光滑有咬劲,加上馅料的美味,真是即清香鲜美,又极具乡土特色。现在石门寨镇浅水营南村的木兰农业已经把桲椤饼做成品牌,并且多次荣登中央电视台。


石门寨锅烙

石门寨的锅烙最早以陈家馆、苏家馆的锅烙最为出名,焦黄油润,有白菜馅的,韭菜馅,还有驴肉馅的,馅大皮薄个也大,主要在烙饺子上面,要用有香气的松枝烧火,上面有大平铛子,饺子排列整齐,掌握好火候,而且要在饺子上面撒油和水,出锅的时候五个一铲,色泽黄亮,咬一口都流油,香气四溢,石门寨锅烙享誉山海关、秦皇岛一带。


石门寨锅烙


解放后公私合营,供销社因为有他们的传人,做出来也很有风味,现在所谓石门寨锅烙,已经失真了,当年烙锅烙的现在还有一位老人健在,美味佳肴,再难品尝。

如今石门寨的汇鑫小吃部的锅烙做的较为正宗,有韭菜鸡蛋和驴肉馅的。


石门寨烧饼

早些年有“石门寨的烧饼——大片”谚语流传,故石门寨的烧饼成片状   。石门寨的大片烧饼,用面肥发面,用碱综合,加入咸盐,揪成面剂子,用水研薄,粘上芝麻,放入缸炉炭火烤熟,味香四溢,刚出炉时最好吃。大片烧饼薄脆如同饼干,经久不坏,酥脆如新,越嚼越香,可当礼品馈赠。


大片烧饼


民间有在清明插柳条的风俗,家家都用柳树嫩枝条,串上烧饼,挂在门前,因此这个时令大片烧饼很畅销。


油炸糕

这种食品不知道什么时候传入石门寨地区,多少年来一直受大众喜爱,一年四季中啥时候想吃都可以买到。现在石门寨集市的售卖点的口味较为正宗,总是有食客络绎不绝的排队购买。其实,油炸糕的制作并不复杂,主要原料有两种——黄米、红小豆。把黄米放入水中泡至一定程度,放入石磨中磨,之后再用白布滤过,再加入20%的豆腐渣和成面,做成皮;将红小豆磨碎,用簸箕簸出豆皮,放入锅中加水煮熟捣成泥状,另加入红糖、桂花、红丝、青丝等配料,馅即成。将馅放入面皮中,揉成圆球,压扁成饼,放入油锅中炸1分钟左右,两面翻炸,至黄金色时,出锅控油,然后装盘。趁热吃,既酥脆又甘甜,芳香味美,胜过普通糕点,使人回味无穷。


刚出锅的油炸糕

烤水豆腐
烤水豆腐是一种盛行于长城内外的地方风味食品,以前多用炭火将雪白的水豆腐烤成焦黄。放在摊好的小米煎饼上,用刀切成细块,拌以红色的辣椒油、焦绿的韭菜花末和应有的佐料,然后卷起来吃,脆嫩、鲜辣可口、焦黄、葱绿、鲜红、雪白喜人。

烤水豆腐

粘饽饽
粘饽饽也叫“年饽饽”。它是当地流传广泛的一种传统食品。据老人说:粘饽饽实属粗粮细做。在明代,冬季是少数民族侵扰长城线最频繁的季节,长城守军食用粘饽饽后非常耐饿和做成后再蒸熟时非方便,无形地提高了守军的战斗力,粘饽饽属于古代的军备食品,深受长城沿线守军的喜爱。

刚出锅的粘饽饽

在石门寨地区它是各家各户过冬的主要食品。乡民们说:过冬可以不吃肉,若没有粘饽饽就像缺点啥似的。此时,谁家不淘上三、五斗米做粘饽饽,一直吃到春耕解冻。每当冬季河面冻实时,叫来亲戚或左邻右舍,妇女们做在炕上包年饽饽,男人们往屋外搬,让气温把其冻实。
粘饽饽的做法不算复杂。把粘糕高粱米和少量的笨高粱米磨细成面,石碾子磨的最佳,加水和好,发酵一段时间等用来做粘饽饽的皮儿,粘饽饽的馅有两种红小豆沙馅的和白豆沙馅的。把红小豆煮烂,加入糖精拌成红豆馅;将白豆磨成豆瓣儿。用水漂去豆皮儿,上锅蒸烂,加入适量的糖,即变成白豆馅,雪白雪白的,香味诱人。
做粘饽饽很讲究,一般要求小巧,比元宵大不了许多。其中最讲究的是粘饽饽的形状和表皮光泽,不准饽饽皮儿上留下手指印迹,更忌粘饽饽皮儿上沾上豆馅儿。小巧的粘饽饽在掌心滚动,将粘饽饽的表皮揉的光光的,泌出一层浆儿,这样蒸出的粘饽饽才光亮。
粘饽饽做好后放在盖帘上在室外冷冻,等第二天冻实后,装入大缸储存起来,随吃随蒸极为方便。在冬季粘饽饽配上热腾腾的酸菜川白肉能叫人吃的那叫一个饱。
如今,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这项民俗食品做的也是越来越少,面临失传的危险。虽然有企业做成商品,但模具化生产的东西还是缺少那份清醇和灵魂。

焖子
石门寨地区的百姓对焖子这种食品也是由衷的热爱,每当过年过节都要蒸几旋焖子。蒸焖子的方法是,用肉汤或骨头汤浇白薯淀粉,加入肉丝等各种佐料,用特制的旋子(一种平底瓦盆)蒸,焖子上面再甩上鸡蛋鱼鳞花。这样的焖子能经得起水煮,不粉不碎。把蒸好的焖子下火锅或加入酸菜川白肉里都非常好吃。

刚出锅的焖子

橡子粉
橡子学名叫橡果生长在桲椤树上,石门寨地区满山遍野皆可见到此树。
每年秋季落地从苦涩的坚硬的橡子变成清甜绵软的橡子粉可是有不少秘密哟。

橡子粉

橡子粉的制作工艺讲究,先将橡子冲洗干净,带壳的一起打碎成粉状,然后放入纱网中过滤加入清水同时摇晃纱网,去除杂质的同时,也将过滤之后的粉沉淀。过滤出的粉浆水,倒入锅中熬煮,缓缓搅动十分钟,待表面起泡就可以盛出了,待过4个小时的凝固,糊状的橡粉就变成了块状的。
橡粉味道独特做法简单,切成小块或长条,浇上醋蒜、芥末、香油等,再在上面撒上香菜末,美味的橡子粉就可以端上餐桌啦。
外形有点像鸭血,颜色有点像巧克力、果冻,夹起一块很是滑溜,绵软爽口,微微带着点山果的苦涩和醇香,经常食用还能美容养颜。


摊黄儿

黄儿亦称“餭儿”,是粗粮细做的典范,有人说它由陕西传入石门寨地区,但从板场峪长城敌楼出土的黄铛子能印证这种食品在石门寨地区悠久的历史,由此分析“黄儿”的来源和长城守军密不可分,及有可能明朝时由山东、山西充边的守军带入石门寨地区。


在板场峪长城出土的黄铛子

如今市面上销售的黄铛子

黄儿的的原料以小米面为主,根据个人口味可适当加入玉米面、豆面等,做法和摊煎饼的做法极为相似。

取面粉适量,调为糊状,经发酵后,用勺子舀取,均匀地倾入铛子中烙。烙制摊黄儿的铛子俗称“黄儿铛子”为生铁所铸,分铛身与盖子两部分。铛子底部铸有三只矮足,铛身呈圆形,中间凸起,周边隆为楞圈儿状,铛面光滑,油亮可鉴。盖子为覆碗状,盖顶有环或钮,便于揭扣。烙制时将铛子置灶炉上,以煤炉及炭炉为佳,待铛底烤热后,先涂以食油,再倾入面糊儿,加盖烙蒸。烙蒸约两至三分钟后,只听铛子内水汽“滋滋”作响,表示摊黄儿已熟,赶快把切碎的香菜末撒在表面,稍许后,取下铛盖子,用小铁铲将摊黄儿铲出,置于盖帘上降温,待稍凉后折叠成半圆形,即成。刚出铛子的黄儿色泽焦黄,香甜可口,十分惹人喜爱。摊黄儿有发酵与不发酵两种。发酵的松软,不发酵的筋道。发酵与否,完全依食者的喜好而定,并可根据不同食者的不同口味儿,酌加咸盐,以及在面糊中加入菠菜等其它佐料


刚出锅的黄儿


摊制摊黄儿要严格控制火量。火力不够,费时;火力太猛,摊黄儿易焦糊。有经验的师傅摊制的摊黄儿,每一张都焦而不糊,色香俱佳,此亦无他,惟手熟耳。


窝窝头
窝窝头有三种面的一是玉米面的,二是白薯面的,三是栗子面的,以白薯面的和栗子面口感好。据传说八国联军侵占北京时,慈禧太后外逃时尝到了民间的栗子面窝窝头,感觉是人间美味,回宫后仍恋恋不忘。
其做法是:白薯面是白薯切片晾干磨成面即可;栗子面是将晾干的栗子去皮磨成面即可。
1.白薯面或栗子面备用也可加入少量白面及其它。
2.加适量刚烧开的水,和成比较软的面团。面团的软硬决定了成品的软硬,比较硬的面团成品就会太硬,较软的面团成品则糯糯的,软硬适中。
3.揪几个小剂子。面团要用湿布或保鲜膜盖住,面团表面很容易发干。
4. 用手揉成中空的陀螺状,以便蒸时能熟透。
5. 水开后上锅蒸。
6. 15分钟左右即可食用,但以凉的窝头食用味最佳。
白薯面和栗子面的窝窝头入口劲道,清甜,是一种绿色、营养、健康的美食具有防止亚健康、减肥、健美和抗癌等作用。

窝窝头


野菜团子

石门寨地区有丰富的浅山资源,每到春季盛产大量的山野菜。在古代及物资匮乏的年代,石门寨地区的人们,粗粮细做,把它端上餐桌。野菜团的做法也比较简单。将玉米面,白面,加酵母,糖,水,揉成光滑面团,发酵两个小时。野菜焯水,挤干水分,剁成馅,再次挤出水份。在馅中放入盐,搅拌均匀也可根据喜好加入鸡蛋等。面团搓成长条,切成剂子。擀皮。包入馅。蒸锅放凉水,放屉,放上包好的菜团子,醒半小时,再开火蒸,上汽后蒸半小时,关火。等五分钟后再开盖。咬一口,棒子面的甜香与野菜的清香交织极具春天的味道。


野菜团子

煎饼盒子、煎饼裹猪头肉

石门寨地区人非常喜好食用煎饼,这可能和原本都由明朝时山东迁来有关。其煎饼盒子和煎饼裹猪头肉深受本地区人喜爱。煎饼盒子以玉米面为主的煎饼加上韭菜鸡蛋的最为香脆。煎饼裹猪头肉则是随着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后的产物,以小米面为主的煎饼裹上猪头肉,韭菜花、辣椒油等,咬上一口小米煎饼的米香和肥而不腻的猪头肉香结合令人回味。石门寨镇上的和北林子村的煎饼最为有名。


煎饼盒子

煎饼裹猪头肉


花生小豆腐

在冬季石门寨地区冬季里餐桌的上如果没有花生小豆腐,感觉总是缺点啥似的。大冷天的吃上一碗花生小豆腐简直是幸福至极。花生小豆腐其实和豆腐没啥关系,也有人也常用黄豆做,但花生的口感最好。其做法也非常简单:用盆把花生泡上里面加上少许花椒煮熟,放凉一些捡出花椒,将花生放入石磨中磨成糊,磨完的花生糊就成了花生小豆腐的主要原料了,切好大白菜不要邦只要叶,炒锅放油、放葱花、花椒面等放入大白菜翻炒,倒入入花生小豆腐糊和盐,慢慢熬制15分钟,不断搅拌防止糊锅。

花生小豆腐趁热吃最好,吃时候配上香油醋酱油蒜香菜叶、辣椒油、韭菜花等佐料,端起一碗花生香气扑鼻,喝上一口顺滑微甜,瞬间冬季的寒意全无。


花生小豆腐

东塔干豆腐

东塔的干豆腐得益于优质花岗岩裂隙水,保证了东塔豆腐的优质品质,其干豆腐闻名本地。做出的干豆腐,色泽微黄,口感细腻,柔韧耐嚼,满口生香。东塔干豆腐可炒可炖,久煮不变形不变色。本地人喜欢用干豆腐卷大葱,再蘸以农家自制的黄酱食用,开胃而且易消化,百吃不厌。


干豆腐


苏子叶饼

夏末秋初是苏子叶长得最大且嫩的时候,其叶子特殊香气有很多人喜爱。有喜欢在吃烧烤时把用苏子叶卷肉吃,殊不知在石门寨地区它还有另一种吃法——苏子叶饼。


包好的苏子叶饼

刚出锅的苏子叶饼


苏子叶饼的做法类似将玉米淀粉糊摸在一片叶子上,放上馅料,馅料可根据自己喜好添加一般用肉馅或韭菜鸡蛋馅,覆盖上面,后把另一片叶子盖上,苏子叶饼的雏形即完成,下一步就是放在锅里煎熟即可。


沙河寨熏鸡架

沙河寨的熏鸡架已有二十来年历史,它是附近村民农忙时节餐桌上的必备菜品。其秘制的佐料和火候控制,熏出的鸡架,色泽黄润,油而不腻、口味咸鲜。


熏鸡架


董家口、蟠桃峪烤全羊

董家口、蟠桃峪的烤全羊已经远近闻名,成为了石门寨地区乡村旅游的招牌菜。选用优质的本地绒山羊为食材,用特制的烤炉,加上用果木炭和秘制的佐料和严格的火候控制造就了焦黄、鲜、嫩、脆、香气扑鼻颇为适口别具一格。


烤全羊


炸茄饺子、炸倭瓜花、白菜肉卷

有的地方叫茄盒或茄夹,是石门寨地区流行的家庭小菜,将一段茄子一分两半里面夹上肉丁韭菜的馅料,合上后,蘸上面糊或鸡蛋液,放入七分热的油锅炸即可,刚出锅即香又酥。


茄饺子


炸倭瓜花是一种时令小吃,夏季早晨采取未开放的倭瓜花骨朵,用盐水浸泡里面的虫子,洗净后控水,用鸡蛋、淀粉、盐等调成糊状,放入油锅炸至金黄,出锅后可根据自己口味撒点椒盐等。油炸倭瓜花具有清利湿热、消肿散瘀、抗癌防癌的功效。在夏天是一道不可多得的美食,一定要抓住哦。


炸倭瓜花


在秋冬季白菜成熟,蒸白菜卷是一道即营养又容易消化的小菜。食材:白菜叶、肉馅。肉馅中加入葱姜末、料酒、食盐、味精、胡椒粉、生抽、少许老抽、香油拌匀。搅打好的肉馅。白菜叶放入沸水锅中焯烫一下捞出。用刀把白菜帮子厚的地方片下去。在片好的白菜叶一边放上肉馅。从一头卷起,卷成白菜肉卷。卷好的菜卷,放入蒸锅。上汽后,大火蒸8分钟即关火。蒸好的菜卷,鲜美又营养,吃上一个白菜的清甜和肉的鲜香,非常爽口。


白菜肉卷


马家馆大饺子

在石门寨问起马家馆大饺子,几乎是无人不知,2108年作为秦皇岛的特色美食还荣登央视10套《味道》节目。马家馆的大饺子其特点是个大皮薄,一个大饺子足足有半斤重,一个成年人吃上一个就能吃饱。咬一口下去,特别水灵,汤汁四溢、香气扑鼻、馅量十足,肉多而不腻,美味至极简直是饺子之王。


大饺子


大饺子是马家馆独创,其做法也和一般饺子做法不同:皮一定要擀得薄,拿起来对着窗户看,要薄到透光。馅必须要多放,不然包出来的形状不够鼓,不好看,吃着也不够香。不醒面,加快和面和擀皮的时间,一定要赶在面泄劲之前把饺子包好。要想让饺子汤汁丰富,除了骨头汤和馅以外,还要加入少许角瓜。包饺子的时候也要动作迅速,在角瓜自然出水之前把饺子下锅。从和面、和馅,到包,再到下锅,一气呵成,时间很短,只有这样快速包出来的大饺子才能锁住水分,并且一个不漏。




参考资料:
1994《秦皇岛旅游丛书》
2017《秦皇岛历史百科全书》等



★注:本公众平台为公益性地方文化宣传平台,不属于任何组织和机构,因无任何收益,故所涉及姓名、信息、肖像、图片、历史人物、书籍、文献等内容会标明出处等信息,如有侵权或影响敬请谅解。vx:237287512





走进柳江
感谢您关注走进柳江公众号,在这里为您介绍柳江盆地地质知识、旅游景点、人文历史、餐饮美食等。不到长城非好汉,不来柳江真遗憾——美丽的柳江盆地欢迎您。我们是一个公益性交流平台,如果您有柳江盆地相关资料大家可以相互探讨学习。vx237287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