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言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此话在战争中对敌我双方亦是如此。
明朝后期随着后金(满清)势力的崛起,山海关一线防务逐渐吃紧,山海关一度由山海卫(卫所明初期的军队编制大致5600人,1120人称千户所,112人称百户所。长城重要之处设卫所城驻守。)提升到山海路(路是设在重要的交通路口的关城,由统帅一路的将领镇守。如同今天的师级单位。),并脱离石门路(城驻石门寨),独立管理,最后因其的重要性名义上提升到山海镇(镇是总兵将领驻守的城镇,相当于守卫边疆的一个军区司令部所在地,统辖一个地段的边城防务。如同今天的军级单位)。这样山海关、九门口一线的防务变成了蓟镇东部防御的重点。
九门口关明朝时称之为“一片石关”,因关口处六道泄水门处河床上有燕尾槽浇筑铁水连接的条石,纵横交错连成一片而得名。历史上“一片石大战”、“第二次直奉战争”、“四野进关”等战争让九门口名声大噪。因九门口地处东北平原通往中原腹地的交通咽喉之处(可以把山海关想像成一把大锁,九门口关即是一把小锁),山海关北15公里的九门口关与山海关一字排开,故两关在防御上是一个防御整体,使得九门口关有山海关的“后大门”之称,与山海关共同素有两京锁钥之名。历史上因山海关的防御体系非常完备,且易守难攻,令敌人望而却步,一度使其敌人的主攻目标由山海关转移瞄准到较弱的九门口关,使其重要性变得比山海关重要。
“遇山延绵不绝,遇水中断不接”,一般明代修建大跨度河流关口长城都是较为头疼的难事,无法解决夏季暴雨期山洪对城墙的冲击,军事吃紧期则用拒马(木制三角架形移动障碍物)放置在关口河流处阻挡敌人。
而因九门口关的重要性、地理位置和地势的特殊性,修建长城的则是:”遇山中断,遇水接”。明代工匠巧妙地利用燕尾榫卯法连接河床上条石和尖角桥墩分水法在九门口关上,“智慧”的解决了过河的难题。形成了:“城在水上走,水在城中流”的独特景象。
在整个山海关、九门口关、黄土岭关一线防御体系上山海关以城高、军事设施严密、可屯重兵、地利等占有极高的防御优势。次之的九门口则以险峻的山峰占据地利优势,弊端在边城处狭小不能屯重兵。而九门口关北4公里的黄土岭关口外平缓,在地利、屯兵上皆无防守优势可言,是九门口长城防线上的最薄弱之处。有着“要打山海关,先打九门口、要打九门口、先打黄土岭”的说法。历史上敌方多次以黄土岭作为第一步攻击目标。万历四年(1576)一片石提调改称黄土岭提调(提举、调度的官员),名义上提高了黄土岭关防守的重要性。明嘉靖四十三年(1564)蒙古黑石炭以先锋七八百骑攻打黄土岭关;第二次直奉战争也是因为奉军占据了黄土岭关而扭转了战争的主动权。
九门口关的敌方攻击路线为,一路先头部队攻击黄土岭关,占据后再增加兵力绕至九门口关内部,此时关口外的主攻部队和先攻黄土岭的先头部队,在九门口关口内外形成夹击之势,便可轻松攻打下九门口关。同样,敌方占据九门口后,大部队可从九门口顺利入关,从而攻打石门寨(石门路城驻地),取胜得石门寨后,大部队再南下东转奔山海关,在山海关处也形成里外夹击的模式,占据后便打开了侵入中原腹地的山海关大门。
在古代少数民族攻打关口都是以数以万计的兵力人海战术攻打关口,故严密的城防体系才是防守制胜的法宝。
以下是对九门口关城防体系的考察分析如下:
1933年九门口关(自《四海半月刊》)
未修复前点将台风貌
九门口关内眺望
九门口关地理位置的特殊性,在今天看除了九道门洞泄水城桥的遗迹来看,综合分析九门口一片石关的严密设置如下:
1、①据民国《临榆县志》载:“一片石关在临榆县东北三十里。一名九门口。东西门各一,其西门额曰‘京东首关’。东门外为边城关。正东向又折而东南直抵角山之背,复设正关门六,以泄水,合之九门云。”光绪《临榆县志▪九门口图》、光绪《永平府志▪图》载:河道上均画有六道泄水门。故六道泄水门+京东首关门+二道门+西门=九门口。
而从史料和现场分析来看今天九门口的外凸“吐舌头”型和九道泄水门显然不利于攻击防守。原因如下:
故根据古籍记载、历史图片、古地图、河道宽度和防御角度分析九门口过河城桥的水门数符合古籍记载,明代时应为六道泄水门。在泄水门河道上古人巧妙地利用燕尾榫卯法将条石连接为一体,稳定了河床,有效地解决了夏季九江河(九江河分两源,主源发于响水,次源发于苗庙城子。为季节性河流,夏季暴雨河水充沛泛滥,秋、冬、春水流较小或干涸。)洪水期对河床的冲刷而影响城桥。
其中水门是秋、冬、春季河流水小时关闭木制门或在水门外架设拒马栅栏。
2、②空心箭楼也称水牢、战台、敌台。水门外河道两侧的两个箭楼和水门形成了“张嘴咬”型,两个箭楼如同牙齿,城桥上如同舌头。如敌人马队攻击水门,弓箭手或火铳手可从箭楼下部攻击马匹造成马匹惊慌扰乱队伍,也可在上部攻击骑兵。同样在上面也可起到指挥的作用。两个箭楼如同插在攻击水门的敌军队伍的心脏之中。花场峪关、拿子峪关、城子峪关均有同样的设置。在光绪《临榆县志▪九门口图》中并没有画出河南岸的箭楼,该楼有无已经无从考证。
3.③水墩台亦是箭楼、炮台,今已毁。在《临榆县志▪九门口街市图》中画有水墩台,其作用是阻击在河道处攻击水门的敌人。据老人讲辽宁省修建九道水门时就是利用了水墩台作为现在的水门桥墩。
4.④镇勇台。根据现场分析镇勇台可能为炮台。向东、北方向可攻击敌人。所处位置又可阻击敌人向关口南部攻击。
5.⑤九门口城堡。泄水门北面是九门口关城堡的军事区,也起瓮城的的作用。从东向北的第一道门即为“京东首关”门,京东首关为明后期山海关提升为“镇”级别军事单位与蓟镇平级,而九门口则是蓟镇管辖的东部第一道关口故称。在京东首关门两侧均设有炮台阻击攻击城门的敌人。
6.⑥九门口城堡的居住区。明朝实行军户制和平时期将士需要种田。
7.⑦炮台。此炮台与镇勇台相呼应。向东、南、北攻击敌人。
8.⑧箭楼,已毁。根据地势分析,此楼的作用是防止敌人向北面山坡上冲击。河谷周围的炮台、箭楼、水墩台、镇勇台形成一个“口袋阵”。
9.⑨望海楼,在九门口关口的北面至高处,为哨楼。向东南可望见李家堡、万家堡一带及山海关方向烽火台。向北可望见庙山口一带。向西南可望见关里情况。因其重要望海楼周围并增修羊马墙,望海楼也附有烽火台的作用。
10.⑩长城暗道,本地人常称“兵洞”。此洞的主要作用是由石门寨方向来的援军通过此洞绕道关外,出其不意与守城士兵前后夹击攻城的敌军,通过长城暗道过来的援军,就如同一条“口袋绳”,把“口袋阵”中的敌军歼灭。
11.⑪烽火台,也称信台、烽燧、烽堠、烽台、烟墩等。在九门口关口的东面山上、西北面山上皆有。一路收发山海关方向信息,一路向石门寨、黄土岭方向传递信息。一般烽火台的设置是在视野开阔的地方,能同时兼顾多个地点,大多不设置在长城线上,白天燃烟,夜晚放火,传递军情。
12.⑫点将台、也有墩台、子母台、圆台的称呼。作用一是从石门寨方向来援军,到此台处整理军队了解敌情分配任务等,如一队去庙山口,二队去黄土岭,三队通过长城暗道出关等。二是战在此台上通过旗语与各个敌楼进行指挥和信息交换。三是教军场,平时可在周围训练士兵,集会等。
13.⑬花楼、戏台楼也称“石黄第十一号”楼。“石”代表石门路,“黄”代表黄土岭,意思是九门口南山崖到黄土岭之间的第11号敌楼。花楼在九门口和庙山口两关之间的山脊上和东面的箭楼形成防御组合阻止从九门口关向北面攻击也可阻止庙山口方向的敌人向南面攻击。
通过整体分析,九门口关的防御体系设置上巧妙的借用了山势地利,再加上合理严密的城防设置,在明朝军队掌握半冷兵器半火器的时代敌人几乎是无法攻破的,是明代长城修建上最为精华、智慧的关口之一。九门口关的古代城防建筑、军事思想在今天看来也并不过时,是今人借鉴的典范。
参考资料:
1987《锦州文物通讯》
光绪、民国《临榆县志》
1994《秦皇岛旅游丛书》
光绪《永平府志》
2017《秦皇岛历史百科全书》
1933《四海半月刊》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