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前面
文章中包含的大量信息无法在一篇推送中介绍完全,公众号的初衷是以简单的介绍激发大家的兴趣关注原文,不当之处敬请谅解感谢指正。
如果对您有价值,感谢您的“点赞”、“在看”和“转发”让更多人了解和关注植物生理生态。
文末扫码直达原文!
推荐阅读:
给公众号加星标🌟,不错过每一次学术干货!
原文链接:
https://besjournals.onlinelibrary.wiley.com/doi/full/10.1111/1365-2435.14541
微生物可以与植物形成复杂的共生关系,提高植物在自然环境下的生产力和健康状况。菌根真菌是对植物有益的微生物之一,时刻与宿主植物发生资源交换。其中,外生菌根真菌(EMF)是温带森林重要的共生真菌类群,为宿主植物提供养分和水分。野外量化植物对共生真菌的碳分配十分困难,学者通常利用13C同位素标记法跟踪宿主植物的碳去向。研究表明,根箱中宿主植物的碳运输到EMF子实体的时间约为1天,野外则需要6天。森林中EMF子实体的生产取决于树木近期同化的光合产物分配。
以往的研究假设植物以糖的形式向共生真菌运输碳,也有少量的研究认为植物向真菌转运的是氨基酸和有机酸。大多数追踪植物和菌根真菌之间代谢物转移的研究基于基因鉴定和转录水平测定,缺乏直接追踪代谢物的研究。少量的直接测定代谢物的研究发现,双色蜡蘑(Laccaria bicolor)可以直接合成甘氨酸、谷氨酸和尿囊素,而其果糖和葡萄糖则来自宿主植物美洲山杨(Populus tremuloides)。蔗糖作为关键的碳水化合物,一般认为要先水解为果糖和葡萄糖(己糖)后才能运输给EMF。另外,EMF可以有效利用单糖。
尽管植物运输给EMF的碳占其总光合产物的50%,关于运输过程的细节和证据还很少。本研究通过原位13CO2标记实验,追踪宿主植物地中海松(Pinus halepensis)针叶、根尖以及与其共生的两种EMF子实体的碳转移动态,结合根尖和子实体的非靶向代谢谱分析,提出以下假设:(1)宿主植物同化的碳约一周后出现在EMF子实体;(2)碳主要以己糖的形式从宿主植物运输至EMF子实体。
结果表明,被标记的碳两天之后出现在EMF的子实体,第5天达到峰值。根系和EMF子实体中发现的被标记的代谢物超过100种,其中,17种同时出现在根尖和两种EMF子实体。根尖被标记的代谢物主要为氨基酸和三羧酸循环的中间产物,EMF子实体中被标记的代谢物主要为氨基酸、核苷酸和脂肪酸。宿主作为EMF的唯一碳源,每日碳同化量为5.4 g,每月碳同化量约为165 g。每棵宿主植物周围约有10个子实体,每个子实体大约需要10 g碳,因此,宿主植物对共生真菌子实体的碳投入约占植物总碳分配的6%。综上,代谢物从根尖运输到EMF子实体的速度比传统认为的更快,且化学形式多样。
原文链接
长按或扫码直达原文:
一起关注植物科学,
促进学术研究与科普宣传!
-- 植物生理生态
扫二维码,关注我们
公众号ID:yanli19-
投稿及转载:li.yan@uwa.edu.au;
guangruwang77@163.com
👇
分享
点赞
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