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特色疗法》系列课—“隔物灸”
为了更好地传承和推广中医针灸文化,提高学生实践动手能力,湖南中医药大学《针灸治疗学》教研室开设《针灸特色疗法》公选课程,为对中医针灸疗法感兴趣的同学提供学习交流的平台。3月27日晚上7点,《针灸特色疗法》课程如期开讲。来自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中医临床学院针灸治疗学教研室的余兆安教授向教室里不同专业的百余名学生讲授了《针灸特色疗法之隔物灸法》。
此次授课,余兆安教授围绕“什么是隔物灸”、“隔物灸能做什么”、“隔物灸怎么做”三大问题,以自身扎实的医学素养、生动风趣的教学语言及规范的操作演示,在课堂上不仅讲述了隔物灸法的理论知识,还带领学生们分组实践操作。有效激发了学生们对针灸特色疗法的学习兴趣,也让学生们通过动手参与和亲身体验领略了隔物灸法的独特魅力。课堂内容精彩纷呈,师生互动积极活跃,教学效果显著!
什么是隔物灸疗法?
隔物灸疗法:又称间接灸,是在艾炷与皮肤之间衬垫某些药物而施灸的一种方法,此法具有艾灸与药物的双重作用,火力温和,患者易于接受。隔物灸法所隔物品大多为药物,可用单味药物,也可用复方药物,药物性能不同,临床应用的范围也有区别。
临床常用的隔物灸法有哪些?
1.隔姜灸:切取厚约0.3cm的姜片,中间以针刺数孔,上置艾炷,放于腧穴处施灸。若灸处有灼痛感可将姜片提起,使之离开皮肤片刻,再行灸治。一般每穴灸5-7壮,适用于风寒咳嗽、腹泻、痛经、面神经麻痹等寒证。
2.隔蒜灸:将鲜大蒜头切成厚约0.3cm的薄片,中间以针刺数孔,然后放置于应灸腧穴部位或患处,再将艾炷放在蒜片上点燃施灸。艾炷燃尽后易炷再灸,直至灸完应灸的壮数。适用于疖肿、乳痈、牛皮癣、神经性皮炎等病症。
3.隔盐灸:用纯净的食盐填敷于脐部,或于盐上再置一薄姜片,上置艾炷施灸。当艾炷燃尽,易炷再灸,直至灸完应灸的壮数。临床多用于急性腹痛、泄泻、风湿痹症等病症。
隔物灸注意事项
1.施灸者应专心致志,不能分散注意力,以免灼伤患者。
2.防火:施灸时注意防止落火,施灸完毕后注意灭尽艾火。
3.注意保暖和防暑:因施灸时要暴露部分体表部位,在冬季要保暖,在夏天高温时要防中暑,室内宜温暖舒适通风。
4要循序渐进,准意掌握好刺激量,先少量如小艾炷,短时间、少壮数,逐渐再加大剂量。
5.当出现头晕、眼花、恶心、面色苍白、心慌、汗出等情况时,立即停止施灸,令患者躺平静卧,可饮温水,按揉水沟、内关、合谷、足三里穴位。
6.饭后不宜立即艾灸,过饥、过饱、酒醉者禁灸。
专家介绍:余兆安,男,副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针灸推拿康复科副主任。全国第六批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人。兼任中国民族医药学会疼痛分会委员、中国针灸学会治未病专委会委员、湖南省针灸学会针灸临床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湖南省针灸学会针灸脑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湖南省残疾人专家库入库专家、湖南省针灸学会理事、湖南省针灸学会小儿推拿专业委员会委员、湖南省康复医学会康复医学教育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湖南省中医药信息研究会针灸康复及中医外治分会委员、湖南省康复医学会中医康复专业委员会青年委员。
从事临床、教学、科研工作十七年。临床上熟练运用传统的毫针、艾灸、拔罐、梅花针、穴位埋线、穴位注射等方法有效治疗卒中引起的偏瘫、言语吞咽障碍、认知障碍以及面瘫、截瘫、颈肩腰腿痛,在运用“张力平衡针法”治疗卒中后痉挛瘫痪、运用火针治疗顽固性皮肤病以及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等顽固疾病有独到理解和经验。主持各级科研课题九项,参与国家级、省部级等各级科研课题多项,参编著作九部,发表学术论文十余篇。
坐诊时间:中医康复门诊,周一下午2:30-5:30,周六上午8:00-12:00。
坐诊地点:至和楼二十楼医师办公室。
供稿:刘晗、陈虹伶、贺禹翔
审核:余兆安
编辑:王 琼
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针灸推拿康复中心
以上内容部分来源于网络,如有雷同,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