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色花开
光耀康北
——记卓锦追光人唐甚兰
在圣洁的康北高原,和美的鲜水河畔
有一位教育的追光者,
她无畏远方,毅然踏上支教的旅程。
卓锦的名字,如鲜红的旗帜飘扬。
在简陋的课堂,知识如光流淌,
孩子们的眼睛,因她而闪亮。
她追逐光的样子,
让爱与温暖永不凋落。
她散发的光芒,在支教路上继续绽放。
2023年8月,第七批锦江对口支教炉霍的队伍里又新添了五朵金花,其中一朵就是冠以俄色花的唐甚兰老师了,“俄色花”表示光芒的寓意,用在唐老师身上恰如其分。
2016年,初出茅庐的唐甚兰老师以饱满的热情和对教育的憧憬加入了成都市盐道街小学卓锦分校。在卓锦团队的关心和帮助下,唐甚兰追随教育的光芒,孜孜不倦历练自己,飞速成长,多次荣获省级、市级、区级赛课一、二、三等奖,短短的几年,她从年轻新老师快速成长为了学校的骨干教师。2023年8月,经个人申请和组织推荐,优秀的唐甚兰老师被锦江区教育局选派到康北高原的炉霍县新都小学,开启援藏支教之旅。
一、课堂担当:教学与艺术光影
2023年9月,带着一份责任与荣耀,唐甚兰老师走进了炉霍县新都小学,因教师紧缺,学校安排她承担一年级一班的数学、美术、生命生态、科学四门学科的教学任务,并兼任学校教务处主任一职。这“一挑四”的工作对作为专职数学老师的她,可谓是一个极大的挑战,然而,唐甚兰老师没有畏惧,毫无怨言地挑起了重担。为了适应新学科的教学,唐甚兰开启了新模式的挑战,她从头学起,认真查阅学科课程标准和教师用书,联系学校专业教师获取教学经验。就这样,她一边克服高原反应带来的头痛等种种不适,一边通过努力学习,用最短的时间进入角色。
语言的障碍、家庭教育的缺乏、认知结构的参差不齐,让教育工作难度陡然增加了许多,这无疑给唐甚兰老师带来了严峻考验。“怎么才能给学生上好每一堂课?”、“如何进行有效沟通?”成了她天天思考的问题。通过与当地优秀教师高频沟通、在卓锦数学团队的指导下,唐甚兰老师摸索出了一套适合新都小学学生学习的教学方式——“慢、细、实”。她力求每一堂课慢下来,每个知识点细一点、每个教学活动更实一些,她利用自制的精美教具、加上语言的幽默风趣,让数学课变得灵动有趣。学生们每节课后都会围着她兴奋地说:“唐老师,下一节还是您的课吗?”“我喜欢上您的课!”“数学课真是太好玩儿了!”唐甚兰老师看到一张张求知的童真笑脸,感到一切付出都是值得的!经常听唐甚兰随堂课的新都小学党支部书记、校长阿涛,时常在说:“我希望我的老师们多去听唐老师的随堂课,她的每一堂课都准备得很充分,只有通过多听、交流、观摩才能使自己的专业不断成长”。
二、师生情谊:藏地欢歌与舞蹈
唐甚兰老师性格开朗,课后也爱和孩子们呆在一起。渐渐地,孩子们也感受了到了这个来自成都的唐老师好像不一样,她喜欢笑、喜欢和他们聊天、会给她们扎头发。“唐老师,您在成都的学校是什么样子的呢?”“唐老师,您知道藏语的‘吃饭’怎么说吗?”“唐老师,我家住在虾拉沱,您可以来我家里玩儿!”“唐老师,我也想去成都上学!”孩子们都喜欢和来自成都的唐老师聊天。2024年的3月,体育老师因身体不适,请假一个月,所有的体育课由数学老师分担。虽然数学学科的教学任务极其繁重,但唐甚兰老师坚持“五育并举”,不挤占一节体育课。虽然对她而言上好体育课是一件很难的事情,但她虚心请教,严格按照体育课的要求带着孩子们锻炼,让孩子们感受到体育带来的身心快乐。课后唐老师带着他们唱歌、跳舞,和他们聊天,告诉他们外面的世界是什么样子的。他们会教她藏语的“吃饭”是“撒马撒”,“我喜欢你”是“拿确拿嘎”,“好的”是“哦呀”......蔚蓝的天空、拂面的微风,欢声笑语中,唐甚兰感觉自己找到了支教的意义。
三、家访关怀:照进寒冬的暖阳
家访,宛如一缕温暖的阳光,轻柔地拂进每个家庭。
2023年11月,康北的炉霍已进入了冬天,寒风凛冽,冰天雪地,温度常常在零下十几度,却没有阻挡唐甚兰老师家访的脚步。唐老师深深知道,学校教育离不开家庭教育,孩子生活的家庭是教育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因此到了学校不久,就开始了定期家访工作。这天唐甚兰老师来到了名叫登真曲扎的学生家中,那是一幢炉霍特有的红色“崩科”房。曲扎爸爸妈妈在门口非常热情地迎接,可她一进门,就看见昏暗的房间里一个小身影伏案在背乘法口诀。“这么暗的光线,没有一盏灯,孩子的眼睛会近视的。”在唐甚兰老师的提醒下,曲扎的父母把房间灯打开,房间顿时亮堂了不少,孩子开心地笑了。通过交谈,唐老师了解到,曲扎妈妈不通汉语,爸爸又忙于生计,下班时间较晚,家里有三个娃,登真曲扎是最小的一个,父母不知道如何正确在家里引导孩子学习,缺乏教育思想和方法。唐甚兰根据曲扎家里的特殊情况给出了自己专业的看法与建议:孩子的教育不仅仅只是关注成绩,以及停留在口头上的“监督”,更多的是对于孩子平时的学习细节以及学习方法的掌握,并且要多与老师交流沟通……家访结束时,登真曲扎父母紧紧握着唐老师的双手,表达深深的谢意,“唐老师的到来,使我们茅塞顿开”……风还是凛冽地吹着,然而,却有一股暖流在心间流淌。到目前,唐老师已家访近20个学生,她的每一句贴心话语,都似阳光的碎片洒落在她走过的每个家庭的角落,充满爱的教育弥散在康北的上空,熠熠生辉。
四、送教温暖:点亮灰暗世界
2024年4月,唐甚兰无意中得知新都小学有一群特殊的孩子,因重残而无法踏入校园,需要送教上门。能为这些学生做些什么?虽然这不在支教的工作范围内,但一想到不能入校学习的孩子那渴求学习的双眼,唐老师一刻也坐不住了,她立刻找到学校领导商议,毅然踏上了送教上门之路。
这条路是多么的不易,路途之遥远,道路之坎坷,天气之恶劣,唐甚兰老师克服了种种困难,来到了残疾孩子身旁。她眼前看到的是家中极其艰苦的条件,孩子渴望知识的眼神,唐老师不禁感慨:我们平时看似简单的生活已是这些孩子们眼中的奢望。她抚摸着孩子的头,化感慨为动力,在孩子身边,耐心地为孩子讲解知识,从简单的认识数字到逻辑严密的解题过程,从奇妙的自然现象到深邃的人生道理,唐老师用温柔的话语鼓励孩子,用坚定的眼神给予孩子信心。涓涓细流般的教导,慈爱如炬般的眼神,如同璀璨的阳光,拨开重重云雾,照亮了重残孩子们灰暗的世界。
五、授渔启智:培育希望的光芒
如果说教学环境、教学方式、学生认知层次的改变给唐甚兰带来的挑战是严峻的,那挂职炉霍县新都小学教务主任一职带来的挑战更是前所未有的!在盐小卓锦分校的唐甚兰老师是优秀的数学教师,是优秀的年级组长,但是从事教务管理工作对她来说是一个全新的板块。面临繁重的、毫无头绪的学校管理工作,唐甚兰没有一丝退缩,迎难而上,虚心学习,一边积极向成都市盐道街小学卓锦分校的行政请教管理经验,一边积极和新都小学领导班子研讨交流,努力找到切合学校实际的管理模式。她充分利用自己的专业,发挥特长,提出以创新教研模式为切入点促进学校的管理与发展。唐甚兰老师认为“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对一个学校、一个地区的改革只有从根本上进行,应该关注当地师资力量的培养,而师资的培养最重要的途径就是来自教研。
从2023年9月以来,她集合卓锦经验、自己的想法给新都小学的老师们带来了数场别开生面的讲座和6节专业规范的数学公开课,老师们受益匪浅。教务主任对老师们讲:“唐甚兰老师的每一次讲座、授课、点评都在给我们传经送宝,如果大家不抓住机会,等唐老师支教结束了,我们只有去卓锦取经”。同时她还组织丰富的教研活动,从新教师亮相课、青年教师赛课到骨干教师献课、每个年级的同课异构……在不断地听、评课的教研活动中,唐甚兰老师带领老师们探索出了一些适合民族地区孩子发展的高效课堂教学模式,促进了学校教学质量的发展。经过唐甚兰的耐心指导、培训,她带领的教师团队在思维方法上有了明显的进步和成效,培养了一批优秀的数学青年教师。“唐老师的课不仅语言幽默、灵动有趣,而且特别注重课堂活动的组织,重视学科知识的自然生成和学生能力的自主发展,有效提升了学生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给我很大的教学启发。”新都小学何明东老师十分感慨地说。
在连片教研工作中,唐甚兰主动请战,要求到乡村薄弱学校去开展教研工作,结合当地学校实情,调研交流,查找原因和不足,积极建言献策,让受益学校有了很大的进步。
那一堂堂生动的教学课,一次次耐心的指导,如阳光的馈赠,照亮新小人前行的道路,校园因“授渔”而充满活力,每一个角落都闪耀着成长的希望之光。
一路走来一路歌,康北的这朵俄色花越发光芒四射,一年来唐甚兰老师的支教工作得到炉霍县教育局、锦江区教育局的高度认可与肯定,先后被评为成都市锦江区“支教先进个人”、“蓉城园丁——支教教师”。
唐甚兰在生活的舞台上,演绎着一场追逐光、成为光、散发光的旅程。追逐光,是对美好与梦想的执着追求,她在卓锦学习、磨砺;成为光,是追逐的升华和归宿,在卓锦的成长,使她拥有了照亮别人的能力;散发光,是使命和担当,成为光后,她选择在高原无私地散发,用光芒照亮自己,也照亮炉霍孩子们前行的道路。
图文 :教师风采栏目
排版:方渝
锦江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