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像一张紧绷的网,随时可能将人吞没。
在这个巨大的城市中,外卖骑手和网约车司机站在生存的最前线。
每一单都是一次生命线的触碰,每一次抢单都是与命运搏斗。
城市的血脉在每一个凌晨四点悄然流动。
街灯还未完全熄灭,外卖骑手和网约车司机已经开始了他们看似平凡却异常艰难的一天。
如今,我国网上外卖用户规模已超过5.5亿人。
巨大的市场,催生了规模庞大的外卖骑手群体。
每天上千万人点击外卖App的瞬间,千万骑手正在与时间赛跑。
每一秒都是生存的博弈,每一单都是命运的裁决。
两个小时没有接到一单,对他们而言,不仅仅意味着收入的损失,更是尊严的全面沦丧。
平台规则如同一个精心设计的牢笼,将这群城市底层劳动者紧紧禁锢。
经济下行让收入变得奇薄如纸。
曾经一天能完成的收入,现在可能需要两到三天。
在这样残酷的现实中,外挂软件几乎成为他们唯一的求生之道。
每月仅需150-200元的"死神"、"雷神"外挂,已不再是技术创新,而是赤裸裸的生存武器。
自动读取订单、快速抢单,已经超越了技术范畴,成为被压迫群体微不足道却又无可奈何的反抗。
对比
当我们将视线投向国际,这种对比更显得令人心痛。
在英国,Uber司机已被最高法院裁定为正式员工,享有最低工资、带薪假期和养老金。
德国和荷兰的外卖骑手同样获得社会保障。
而在美国加州,尽管存在争议,但已通过法案要求平台为司机提供基本福利。
反观国内,这群劳动者如同被社会遗忘的幽灵,在生存的夹缝中苟延残喘。
没有稳定社保,没有最低工资保障,甚至连基本的职业尊严都被无情剥夺。
定义
谁定义了"违规"?
在这个高度市场化的环境中,平台可以随时修改规则,肆意调整抽成比例,甚至不经意间剥夺劳动者的基本生存权。
当底层劳动者试图通过某种方式维护自身利益时,却被轻易地标签化为"违规者"。
这种话语权的绝对不对等,本身就是一种更为深刻的不公。
使用外挂,已经不仅仅是一种技术选择,更是对不公平系统的无声抗议。
当一个骑手在寒风中颤抖,却连一单活路都没有;
当一个网约车司机发现油费已经吞噬了大部分收入;
当平台的算法如同精心设计的陷阱,不断压榨劳动者的最后一点价值——在这样的背景下,谁又能轻易地进行道德审判?
平台高调宣称"零容忍"外挂,但现实是:
法律惩处形同虚设
技术迭代总是快于监管
骑手们别无选择
被封号?对于已经在生存边缘挣扎的人来说,这已经不再是最可怕的威胁。
一个残酷的悖论是,平台依赖这些骑手维持运转,却又不愿意给予他们最基本的职业保障。
每一个外卖订单的背后,是无数个默默付出的生命。
外挂的存在,恰恰是这个系统的症状,而非病因。
真正需要被"打击"的,是这种将劳动者视为可随意替换的廉价资源的冷血平台机制。
我们需要的不是道德说教,而是系统性的改革:
建立合理的最低收入保障
为灵活就业群体提供社会保障
杜绝平台无节制的利益掠夺
赋予劳动者更多的权利和尊严
每一个外卖骑手、每一个网约车司机,都不应该只是资本机器中的一颗可被随时更换的螺丝钉。
他们同样值得被尊重,同样拥有追求体面生活的权利。
当记者们高高在上地谴责这群人使用外挂时,他们忽视了这群人所面临的系统性压迫。
这不仅仅是个人选择的问题,而是整个社会结构性不公的必然结果。
最后
生活从未对弱者妥协,而他们,依然在顽强地抗争。
在这个冷酷的城市中,他们是最微小却最坚韧的存在。
每一次抢单,每一次奔波,都是对生活最朴素的抗争。
当我们谈论"打击外挂"时,我们真正应该思考的是:是什么样的社会环境,逼迫这些普通人不得不成为"局外人"?
(网图,侵权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