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年,就业成了一个越来越沉重的话题。微博上,知乎里,随便翻一翻,都是年轻人焦虑的声音。有应届毕业生发问:“是考公,进大厂,还是润出去?”也有资深职场人感叹:“今年裁员潮又来了,熬到头了。”大家的疑问和不安交织成一张大网,笼罩在许多人心头。这种就业难,其实并不是第一次出现在中国社会。回顾历史,我们经历过失业潮,也经历过经济振兴,而这每一次风浪过后,都伴随着选择的阵痛与希望的萌发。
历史的反思
回望过去二三十年,1998年的国企改革下岗潮让人记忆犹新。那时候,全国有近四千万劳动力失业,数百万人突然告别了他们引以为傲的铁饭碗。东北地区的老工业基地,许多工厂关门歇业,街头巷尾都是下岗职工打零工的身影。面对这样的冲击,当时中国通过加入WTO、鼓励外贸出口,才逐步缓解了就业压力,给社会带来了转机。
再往前数,1978年的知识青年返城潮,同样造成了严峻的就业形势。城镇待业劳动力一度突破两千万。当时的解决方法是“三扇门”战略——扩大国企就业、支持集体经济发展、推动私营经济的萌芽。换句话说,那时候中国社会通过改革经济制度,硬是挤出了就业空间。
从历史来看,失业潮固然痛苦,但只要找到推动经济循环的新动力,总会迎来新的曙光。然而,今天的中国却面临着一场更为复杂的就业危机。
全球经济与中国的困局
2024年的就业形势,与以往最大的不同在于“老办法不好使了”。以前靠外贸出口拉动就业,而如今,中美摩擦导致贸易环境恶化;靠房地产和基建投资来解决问题,可房地产已难再承担“发动机”的角色;靠内需消费拉动,可疫情过后,人们的消费能力明显下降。
加上国际经济下行,欧美国家的经济增长停滞,许多中国企业也陷入了裁员潮。很多年轻人发现,自己不仅要和同届的毕业生竞争,还得面对上一届甚至上上届仍未就业的师兄师姐。这让就业市场更加拥挤,竞争愈发激烈。
三种选择
在这样的背景下,许多年轻人陷入了选择的难题:考公、进大厂,还是润出去?
考公
公务员考试被认为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每年数百万年轻人涌入考场,而录取率却不到5%。为什么这么多人选择考公?因为稳定。面对经济的不确定性,稳定成了许多年轻人最看重的东西。
但体制内的生活也有代价。有人说:“考上公务员的人,一开始可能觉得自己赢了,但过几年就会发现自己在消耗青春。”体制内的工作流程缓慢,晋升通道狭窄,对许多充满活力和想象力的年轻人来说,这种生活可能压抑而无聊。
更现实的问题是,地方财政紧张的背景下,许多小城市的公务员已经出现了工资拖欠现象。虽然考公务员有其合理性,但对未来可能的困境,考生也需提前考虑。
大厂
相比考公,进入大厂似乎更能体现个人价值。大厂的薪资待遇和成长机会,一直吸引着成千上万的年轻人。尤其在自由市场竞争激烈的中国,大厂仍是技术积累和职业发展的重要平台。
不过,大厂的“996”文化、频繁的裁员风波,也让不少年轻人对这条路心存疑虑。有人调侃:“进了大厂,你会发现高薪背后是加班熬夜和无穷无尽的KPI。”
但不可否认的是,大厂提供了一个接触行业尖端技术、拓宽职业视野的舞台。尤其是在当前经济环境下,大厂仍然是许多年轻人优先考虑的选择。毕竟,与小公司相比,大厂更具抗风险能力。
润
至于“润”,即出国深造或移民,这条路近年来也备受争议。许多人认为,出国可以避开国内的就业压力,开拓新的生活可能性。然而,随着全球经济的低迷,欧美国家的就业市场同样饱受冲击。
即使移民到海外,如果没有足够的资源或明确的规划,也很难真正实现“润”的初衷。更何况,离开家人、朋友,适应新文化、新环境,这些挑战并不比国内的就业压力轻松。
普通人的突围之路:接地气,脚踏实地
对于大多数普通家庭的年轻人来说,既没有强大的社会关系,也没有优越的教育背景,面对就业压力,如何突围呢?
正视现实,不抱幻想。很多人抱着“拖几年,形势就好了”的心态选择继续读研,但事实上,中国的就业环境在短时间内难以显著改善。与其拖延,不如尽早就业积累经验。
主动降低预期,脚踏实地。以前,大学生看不起月薪三千的工作;如今,许多人已经开始接受各种基础岗位。从扫地到外卖,只要能工作,许多年轻人都愿意尝试。这种“抛弃幻想,准备斗争”的态度,是走出困境的第一步。
持续学习,提升竞争力。虽然就业市场竞争激烈,但对于有能力、有准备的人来说,机会总是存在的。不管是技术学习还是职业培训,只要不放弃提升自己,总会找到新的方向。
未来属于奋斗者
2024年的就业环境不会轻松,但历史告诉我们,任何一场危机背后,都蕴含着改变的机会。每一代人都有属于他们的挑战,而也正是这样的挑战,让人们学会了更加坚韧和灵活。
无论是选择考公、进大厂,还是润出去,抑或是普通人继续奋斗于社会底层,每一个选择都承载着自己的希望和努力。年轻人也许无法改变大环境,但却可以在自己的小世界里,找到属于自己的方向。风会来,只要你有翅膀,就一定能飞。
(网图,侵权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