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秋的夜里,我独坐在昏暗的灯下,窗外传来几声流浪狗的叫声。
这声音不知为何,让我想起了那些在街头巷尾匆匆奔走的年轻人。
他们脸上的神情,与那流浪狗的叫声竟有几分相似——彷徨、焦虑,又带着一丝说不清道不明的悲凉。
这个时代,正如眼前的秋夜,寒意渐浓。
老邻居王大爷总爱和我聊天。
昨天他又来了,坐在我的破旧竹椅上,叹着气说:"现在的日子,真是不好过啊。"
我问他怎么了,他说他儿子刚被公司裁员了,儿媳妇的小店也快开不下去了。"这日子,怎么越过越回去了呢?"
他的话让我沉默良久。是啊,这世道,到底是怎么了?
这世道的冷暖
这两年,街边的店铺一家接着一家地关门。
原本熙熙攘攘的商业街,现在萧条得让人心惊。
前几日,我那在大厂工作的表侄来访,说是公司又一轮裁员,他们这些年轻人,天天提心吊胆,生怕下一个就轮到自己。
特斯拉、谷歌、微软,这些洋名字的公司都在裁员。
多少人原本以为抓住了这些金字招牌就抓住了未来,却不想风暴来得如此突然。
年轻人们戏称自己为"社畜",可连"社畜"的位置现在都要开始争抢了。
那个在工厂门口摆摊的老陈头,前些日子收了摊子。
他说:"老牛,这日子没法过了。工厂的工人们一个个揣着钱不敢花,我这小摊还能撑什么呢?"
他的话让我沉默。
是啊,这世道,又何尝不是一条食物链?大鱼不进食了,小鱼小虾自然也要挨饿。
这让我想起了六年前的老张。
那时他还在工厂上班,日子虽然不富裕,但也过得去。
后来听说送外卖工资高,就辞了工作去送外卖。
刚开始确实赚得不少,可现在呢?
平台一个接一个狠,抽成越来越高,他每天起早贪黑,收入却还不如从前在工厂。
觉醒的代价
年轻人们开始谈论"躺平",这倒让我想起了一件有趣的事。
从前的人讲究"安身立命",现在的人却在讨论如何"躺平"。
这难道不是一种讽刺吗?但仔细想来,这或许是一种难得的清醒。
我那在银行做信贷的朋友说:"现在的年轻人,像是突然醒过来了似的。以前恨不得把下半辈子的钱都花在当下,现在却开始精打细算,建立什么'应急基金'了。"
这种觉醒的代价是沉重的。
多少人要咬着牙,每月还着房贷车贷;
多少人要强颜欢笑,告诉父母一切安好。
这个时代的残酷,就在于它逼着年轻人过早地看清了现实。
街角的小李,前两年买了房,每月要还一万的贷款。
现在工资降了,他晚上就去跑网约车。
我问他累不累,他苦笑着说:"累啊,可不跑又能怎么办?房贷可不等人。"
这话说得轻巧,可谁又能体会那深夜里独自开车的孤独?
绝处求生
但我始终认为,看清现实未必是坏事。
至少,这让人少了些幻想,多了些准备。
现在的年轻人,白天上班,晚上学习新技能;
有的开始做副业,有的学习投资理财。这不是认命,而是在为最坏的打算做准备。
我认识一个大学生,毕业后在工厂做技术员。
他告诉我,现在每个月都要存三分之一的工资,以备不时之需。"万一哪天真的失业了,至少还能撑半年。"他这么说着,眼里却闪着坚定的光。
还有那个开网店的小王,她的店开得并不大,可她每天都在学习新东西。
淘宝不行就转抖音,抖音不行就转小红书。
她说:"我现在反而睡得安稳了。因为我知道,就算一条路走不通,还有其他路可以走。"
在这个经济的寒冬里,那些准备好失去一切的人,反而活得更加从容。
因为他们明白,真正的跌倒不在于摔得有多重,而在于爬不起来。
当你做好了最坏的打算,反而能活出最好的样子。
前几天,我去理发店,遇到了老板小周。
他说现在生意不好,但他一点也不着急。"我已经开始学习新的手艺了,实在不行就去大城市打工。"他笑着说,"人啊,不能把自己逼得太紧,要给自己留条后路。"
这让我想起了一句老话:"怕什么来什么。"
但现在的年轻人似乎把这句话过度解读了——既然什么都怕,不如什么都准备着。
这未必不是一种智慧。
让我们承认吧,这是一个困难的时代。
可正是在这样的时代里,我们更要学会生存的智慧。
做好失去一切的准备,不是向命运低头,而是在与命运的博弈中掌握主动;不是放弃希望,而是用更清醒的头脑去寻找希望。
就像那些在风雨中依然挺立的小草,看似脆弱,却有着顽强的生命力。
在这个动荡的时代里,唯有准备好失去一切,才能真正拥有自己。
让我们记住:这个世界从来就不欠我们什么,我们能做的,就是在风雨来临时,为自己撑起一把伞。
这把伞,就是我们的准备。
准备得越充分,我们就能走得越远。
(网图,侵权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