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如说研究生学历的去卖网红鸡爪,这种现象现在太常见了。
香港的专栏作家,家里就有开着牛肉店、卖牛肉面的。
香港最近这个经济环境下,好多演员也都失业了,有的去送外卖,有的去扛大包,有的去当保安。
前段时间不是还有一位港姐做保安被拍到,变成新闻了吗?
这在香港市民当中,其实已经习以为常了。
香港一般的文化人没有那么强的优越感,不像传统的中国文人。
因为香港本就是个码头城市,形形色色的人都有,你在原来的地方地位再高,到这里谋生可能也得开个烧腊店。
所以香港的文化人普遍比较接地气。
记得以前接触过一个内地作家,问他最近在思考什么问题,他就开始谈论阿富汗局势、人文精神,一副深沉的样子。
但如果你和香港作家聊天,他可能会跟你聊茶餐厅、街市,显得更贴近生活。
这就是不同的文化氛围造就的差异。
不过即便在香港这样的环境下,当一个选美小姐去做保安,还是会引起轰动。
这说明什么?说明人们对"体面"的定义还是存在固有观念。
但从社会整体来看,这就是适者生存的问题。
所谓体面不体面,其实是因为我们现在社会相对稳定才能讨论的话题。
在中国历史上,明清之际、清末民初、民国到新中国成立,这些大变革时期,很多人的社会地位都发生了巨大变化。
在生存面前,所谓的体面就显得不那么重要了。
你为了活下去,只要不违法,什么工作都可能去做。
现在我们讨论体面,是因为社会相对平稳。
但改变自己过去的形象,特别是文人形象,或者被文人塑造出来的形象(比如选美小姐),确实需要勇气。
有趣的是,我们甚至不清楚那位当保安的港姐,会不会是餐厅故意请来做营销的?这样一想,角度就完全不同了。
体面不体面,说到底是个社会共识的问题。
就像安迪·沃霍尔说可口可乐,无论你是总统还是流浪汉,喝到的都是同样的味道。
现在我们的社会正在经历各种观念的冲击,传统的文化符号和社会形象都在被颠覆。
最重要的是什么?是你的生存能力。
现在成为流芳百世的机会越来越小,我们越来越看到时代潮流不停地冲刷着一切。
这让我想起鲁迅笔下的孔乙己,一个传统读书人在社会变革中地位降落,却又放不下面子。
虽然穷得连酒都喝不起了,还在那里谈论"茴"字的四种写法。
但从历史的同情角度来看,孔乙己也是值得同情的。
他有自己的精神支柱,虽然穷困潦倒,但还保持着自己的文化认同。
这种人活着,至少还有一个寄托。
现在的情况更复杂。
研究生卖鸡爪、大学教授卖茶叶蛋,如果做得好,反而会被人当作励志故事。
如果他们成功了,变成了"鸡爪大王"或者连锁店老板,人们又会说这是通过知识改变命运的典范。
就像那位从北大毕业去卖猪肉的陆步轩,有人传言他赚了多少个亿,他却说:"猪肉哪有那么暴利?猪肉的利润大家都看得见,很低的。"
但他也承认,高等教育给了他不同的思维方式,让他能在同样的生意中比别人多赚一点。
这就是关键所在。
你的体面不体面,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你最终的成功与否。
就像罗永浩,从知识分子到做手机,再到直播带货。
刚开始直播时,很多人抱着看笑话的心态,但当他做得好了,人们又开始说这是一种突破和创新。
不过罗永浩的做法也很聪明,他一直强调这是为了还债,等还完债还是要回到创业。
这种说法既保住了面子,也赢得了同情。
当然,现在最不体面的是什么?
是生病没钱治。所以很多人为了这个目的,不得不放下面子去工作。
就像一位讲古诗词的教授,因为妻子患重病,药费昂贵,不得不去接各种演讲和广告。
当他说出这个原因时,人们的态度就完全不同了。
这反映出一个现象:在当代社会,你必须要有一个合理的理由来解释为什么要"降低身份"去工作。
实际上,这种思维本身就值得反思。
在一个正常的社会中,任何正当的工作都应该受到尊重。
无论是大学教授去带货,还是失败的创业者去送外卖,都不必特别解释背后的原因。
但现在,当你成为公众人物,利用公众对你的信任获得收益时,你就被迫要解释这些选择。
这也反映出我们社会的一个现实: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底线,但这个底线往往是灵活的。
有些人像某些老戏骨一样,坚持不接广告;
有些人则会权衡利弊,只要产品可靠,形象匹配,就愿意尝试商业合作。
还有些人完全不考虑这些问题,只要有收益就行。
更重要的是,现在财富积累的方式发生了巨大变化。
过去无论是在古代还是解放前,财富积累都需要漫长的时间。
但现在,创业三五年就可能上市成为富翁。
这种可能性给人们带来了更大的心理落差,也让传统的职业观念受到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