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6月19日,韩国总统尹锡悦宣布韩国进入人口国家紧急状态,并表示将全力以赴解决低生育率问题。这一宣布背后是韩国令人担忧的人口危机。
数据显示,韩国目前拥有5100多万人口,但2023年的新生儿仅有23万人,总和生育率降至0.72,同期死亡人口达到37.3万,人口自然减少14万多。这已经是韩国连续第二年出现人口负增长。情况之严重,甚至有人口学家预测,按照目前的趋势发展,到2056年韩国人口将减少至4000人,2750年可能会出现最后一个韩国人。《纽约时报》更是指出,韩国因低生育率导致的人口下降速度,比14世纪黑死病导致欧洲人口损失的速度还要快。
为了扭转这一局面,韩国政府可以说是使出浑身解数。从2013年开始,韩国仁川就推出生一个孩子奖励一亿韩元(约合人民币52万元)的政策。近期韩国官方机构发起的一项调查显示,在参与调查的13000多人中,62%表示愿意生育,37%则表示需要更多奖励。过去十年,韩国政府已经投入了280万亿韩元(约合人民币1.46万亿元)用于刺激生育,但效果却并不理想。
韩国生育危机的严重程度,从一个小村庄的故事可见一斑。今年3月,韩国总理韩德秀参加了一个普通家庭婴儿的周岁宴。这个婴儿之所以能惊动总理,是因为他是当地三年来的第一个新生儿。这条新闻被韩国媒体大肆报道,希望借此激励年轻人生育,但实际效果却差强人意。
究竟是什么原因让韩国年轻人如此抗拒生育?据《朝鲜日报》分析,就业、住房和教育是韩国年轻人面临的三大压力源,也是让他们远离约会、婚姻与生育的主要原因。
在韩国,人们常用"汤匙阶级论"来形容不同家庭背景的差异。根据父母的财富水平,孩子被分为"金汤匙"、"银汤匙"、"铜汤匙"和"土汤匙"四个层级。出生在首尔江南区的"金汤匙"孩子从小就能享受最顶尖的教育资源,未来可能进入家族企业或者出国深造。而普通家庭的孩子,仅仅是为了进入首尔地区的学校,就要付出十几年的努力。
韩国的教育竞争异常激烈。纪录片《学习的仇恨》展示了韩国学子备考的艰辛历程,有的学生手上布满写题磨出的茧子,当手指没力气时,就用橡皮筋和笔绑在一起继续做题。2022年的数据显示,韩国只有2%的家长不让孩子上补习班,学生每月平均补课费用达到43.4万韩元(约合人民币2200元)。
经济压力同样不容忽视。2022年韩国国民人均总收入达到3.2万美元(月收入约合人民币2万元),但2017年到2022年期间,韩国房价整体上涨了80%。2022年首尔市中心的房价超过每平方米15万元,位居全球第二。即便是2023年韩国房价出现下跌,但房价收入比依然居高不下。按照平均水平计算,一个韩国年轻人要不吃不喝攒28年才能在首尔买下一套房子。
在如此巨大的压力之下,韩国年轻人的幸福感持续走低。胡佛研究所2023年度全球幸福感调查报告显示,韩国在32个国家中排名第31位,仅有57%的韩国人认为自己幸福。这种社会现实也反映在韩国的影视作品中,《寄生虫》、《独立游戏》、《黑暗荣耀》等热门作品都在讲述阶层固化、贫富差距等社会问题。
面对如此困境,越来越多的韩国年轻人选择不婚不育。2022年的调查显示,65%的韩国女性和48%的韩国男性表示不愿生育。不仅如此,韩国社会甚至开始出现排斥儿童的现象。据韩国济州研究院统计,全韩国约有542家禁止儿童进入的店铺,有些商家甚至将禁止儿童区与禁止宠物区并列。更令人意外的是,一项民意调查显示,73%的受访者表示可以接受禁止儿童进入的规定。
为了扭转这一趋势,韩国政府再次出台新政策。从2024年开始,一孩家庭在孩子出生后两年内最多可获得6620万韩元(约合人民币34.5万元)的补贴,比前两年提高了30%。此外,政府还推出了延长带薪育儿假、增加教育保育机构运营时间等措施,并在税收、住房贷款等方面给予生育家庭更多优惠。
然而,这些措施能否真正提高生育率仍然存疑。根据育儿人口研究智库的报告,韩国是全球育儿成本最高的国家之一,抚养一个孩子到18岁约需要3.65亿韩元(约合人民币190万元)。政府提供的补贴还不到总成本的三分之一,在住房、教育等根本性问题未得到解决的情况下,仅靠发放补贴和减税难以从根本上改变韩国年轻人的生育意愿。
事实上,近年来生育率持续下降已经成为东亚国家的普遍现象。究其原因,很大程度上与这些国家的发展模式和社会变迁密切相关。随着经济的发展、教育水平的提高和社会观念的进步,年轻人对生育的态度发生了根本性转变。
传统社会中,"养儿防老"的观念根深蒂固。老一辈常说"不生孩子,以后死在家里都没人知道",这种说法在过去确实能对年轻人产生压力和影响。然而,面对这样的论调,现在的年轻人会直接反问:"死了被人发现就能复活吗?"这种幽默而尖锐的回应,折射出新一代年轻人更加理性和独立的思维方式。他们不再盲从传统价值观的束缚,而是从自身处境和现实条件出发,对生育问题做出理性判断。
从韩国的经验来看,仅仅通过发放补贴、减免税收等经济刺激手段很难从根本上提高生育率。正如有人形象地比喻:"这就像给法拉利打折优惠,但消费者连停车位都买不起一样。"生育不仅是一个经济问题,更是一个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特别是对女性而来说,生育带来的职业发展中断、身体损耗、育儿责任等隐性成本,远非几十万元补贴就能弥补的。
另外,生育决策还涉及深层的情感因素。在当前韩国社会,即便年轻人怀有给父母以慰藉、期待孩子拥有美好未来的朴素愿望,但现实的压力和困境却让这种愿望难以实现。一个健康的生育环境,需要社会为年轻人提供向上流动的机会,让他们能够看到希望和未来。然而,目前韩国社会的阶层固化问题严重,年轻人难以看到通过个人努力改变命运的可能性,这种缺乏希望的社会氛围必然影响其生育意愿。
更值得关注的是,这种生育意愿的下降已经开始影响整个社会的价值观和行为方式。从前文提到的"禁止儿童入内"现象就可以看出,韩国社会正在形成一种"去儿童化"的趋势。这不仅反映在商业场所的规则设置上,更体现在人们的日常生活态度中。当一个社会开始习惯性地排斥或无视儿童的存在,这本身就是一个危险的信号。
面对如此严峻的形势,韩国政府虽然采取了一系列应对措施,但效果却不尽如人意。这说明,解决生育率低下的问题,需要超越简单的经济激励,从社会制度和文化氛围等多个层面进行系统性变革。首先,需要建立更加公平的教育体系,打破"汤匙阶级"的固化格局;其次,要完善住房政策,降低年轻人的置业压力;再次,要改革就业制度,为年轻人提供更多向上流动的机会;最后,还要营造一个更加包容、友善的社会环境,让年轻人能够看到希望,愿意为未来投资。
当然,这些改革都不可能在短期内完成。韩国的人口危机警钟已经敲响,但要扭转这一趋势仍需要漫长的时间和持续的努力。目前,我们还无法准确预测韩国何时能够解除人口紧急状态,但韩国的经验教训值得所有面临类似问题的国家深思。毕竟,人口问题不仅关系到一个国家的发展命运,更直接影响到每个普通人的生活选择。在这个意义上,韩国正在经历的人口危机,某种程度上也是现代社会发展模式面临的共同挑战。
未来,韩国政府是否能够找到更有效的解决方案,能否在经济发展与人口均衡之间找到平衡点,都值得我们持续关注。这不仅关系到韩国自身的发展前景,也将为其他面临类似问题的国家提供重要的参考和借鉴。
(网图,侵权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