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民政部发布的2024年第二季度民政统计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全国结婚登记人数为343万对,与2023年同期的392.8万对相比减少了49.8万对。
与此同时,2024年前二季度离婚登记人数为127.4万对,相较2023年同期也减少了4.3万对。
这一数据反映出我国适龄青年的结婚意愿持续走低。
这种现象并非因为适龄人口基数减少所致。
从人口结构来看,目前适婚人群主要以90后为主,同时还包括部分80后和00后。
根据2020年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90后人口数量达1.88亿人,相比80后的2.19亿人口基数并未出现断崖式下降。
那么,为什么在适龄人口基数相对充足的情况下,结婚人数却持续走低呢?
从社会发展角度来看,教育程度的提高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是推迟结婚年龄的重要因素。
现如今,大多数年轻人大学毕业后需要经过几年职场历练才能获得相对稳定的事业基础。
一般来说,大学毕业时年龄在22至24岁之间,经过两到三年的社会锻炼,等到事业稳定时往往已经26、27岁。
这使得结婚年龄不得不往后推迟。
同时,随着个人认知水平的提升,年轻人对婚姻的态度也更加理性和慎重,晚婚或选择不婚也逐渐成为一种被社会接受的生活方式。
经济压力是影响年轻人结婚决策的另一个关键因素。
在当前社会环境下,结婚往往需要面对购房、彩礼、婚礼等一系列经济支出。
特别是在一线和新一线城市,房价居高不下,给年轻人带来了巨大的经济负担。
许多情侣虽然感情稳定,却因为无力承担婚房支出而不得不推迟婚期。
除了明面上的开支,结婚还涉及许多隐性支出,这些都增加了年轻人组建家庭的经济压力。
此外,婚姻观念的转变也是导致结婚人数下降的重要原因。
现代年轻人更加注重个人发展和生活品质,在婚前都能过上经济独立、自给自足的生活。
然而,婚后需要面对家庭责任的分担、双方家庭的相处等诸多问题。
有些人担心婚姻会影响个人的发展空间,也有人害怕婚后的经济纠纷,这些顾虑都让年轻人对步入婚姻持谨慎态度。
值得注意的是,2023年虽然出现了小幅度的"复仇性结婚潮",但整体规模并未达到社会预期。
相比之下,2024年的结婚数据可能更接近常态化水平。
这或许预示着,我国未来选择终身不婚的人群比例可能会继续上升。
这种趋势背后既有经济因素的考量,也反映出年轻人对婚姻质量的更高追求。
从长远来看,结婚人数下降这一现象背后折射出的是社会发展过程中的阵痛。
年轻人推迟或放弃结婚的选择,很大程度上源于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现实条件之间的差距。
如何帮助年轻人减轻经济负担,营造更加包容的婚恋环境,是值得社会各界思考的重要课题。
(网图,侵权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