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57年,于谦被“欲加之罪”斩于街市,百姓沿街痛哭。首辅徐有贞却冷漠地说:他早就该死了!

百科   2025-02-06 16:19   黑龙江  

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


WINTER


文:胡十八娘

图:来自网络(侵删)

1457年,于谦被“欲加之罪”斩于街市。霎时,阴云密布,百姓沿街痛哭。首辅徐有贞却冷漠地说:他早就该死了!明英宗沉默半晌没有丝毫悔意:杀得没错。


抄家之时,于谦的家中几乎一贫如洗。


提到于谦,很多人首先想到的就是他那首脍炙人口的《石灰吟》:“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这首诗是于谦年仅16岁时所作,借石灰之口,表达了自己不怕牺牲、勇于献身的崇高精神。


于谦出生于浙江钱塘,据说,于谦出生时,他的父亲曾梦见一位绯袍金幞的神仙,自称感恩于家年年供奉,愿意投胎到于家,成全他们一门忠义。


不久后,于谦便呱呱坠地,父亲便为他取名为“谦”,以纪念梦中的神仙。


而那位神仙,据说就是文天祥的化身。虽然这只是民间传说,但却体现了百姓对于谦的敬重和怀念。


于谦长大后也很拜文天祥,甚至将文天祥的画像挂在座位旁,时刻激励自己。


七岁时他因样貌惊奇被一位和尚预言为“将来拯救时局的宰相”。


1421年,于谦果然不负众望,考中了进士。


五年后,汉王朱高煦起兵叛乱,于谦正好随明宣宗朱瞻基亲征。他当众宣读朱高煦的罪状,一字一句,铿锵有力,竟让嚣张的王爷伏地战栗,朱瞻基因此对于谦刮目相看,让他巡按江西。


在于谦的治理下,江西地区政治清明,百姓安居乐业。他从不贪财好色,也不搜刮民脂民膏,更不搞表面文章。


他深入民间,了解百姓疾苦,为无数百姓平凡冤狱,设身处地地为他们谋实事。


正是因为他的正直和清廉,得罪了朝廷中的大太监王振。王振等人嫉恨于谦,找机会陷害他以渎职罪要将其处斩。


不料,于谦在百姓中声望极高,民情激愤之下,王振不敢过于放肆,只得假意称抓错了人,将于谦降职为大理寺少卿,糊弄了过去。


1449年,明英宗朱祁镇受到王振的蛊惑亲征瓦剌,不幸被俘。朝中有心之人建议举朝南迁,以避锋芒。而于谦却坚决反对,怒斥道:“谁南迁,谁该斩!”


为此,得罪了南迁的提出者徐有贞。


在于谦的建议下,明代宗朱祁钰继位,保住了大明江山。一年后,瓦剌发现手中的朱祁镇已无用武之地,便将他归还给了明朝。


这下子尴尬了。


一朝不容二主,在位的朱祁钰如何面对前皇帝朱祁镇呢。


1457年,徐有贞等人策划了“夺门之变”,拥立朱祁镇复位。


徐有贞趁机向朱祁镇进谗言:“于谦不死,复辟之事无名!”朱祁镇被徐有贞等人说服,正月二十三日,于谦被押往崇文门外斩首。


史书记载:“天下冤之!”一代名臣就这样含冤而死。


抄家之时,人们发现于谦家中竟然一贫如洗,只有正屋一处锁的严严实实。士兵们破门而入后,发现里面只有朱祁钰赐给的蟒袍、剑器等物品,除此之外,别无他物。


于谦的清廉和正直,让所有人都为之动容。

于谦死后,朱祁镇也曾有过后悔,但为时已晚。


一个王朝的落幕,往往是从将“清白”视为罪名开始的。于谦的一生,虽然充满了坎坷和波折,但他的清廉和正直却永远铭刻在了历史的长河中。


 ✦ 

往期推荐

慈禧看戏,突然一个戏子临时改了戏词,唱道:“我这个假皇帝还有座儿,瞧那个真皇帝,只能站着。”

15岁的宋氏被选为试婚格格,成为雍正的“启蒙导师”,先后诞下两个女儿,却至死只是嫔位,未曾晋升

晚清首富盛宣怀去世,留下了1160万两白银和无数资产,死前特意留下了两份遗嘱,他的后人却全都违背了


胡诌捡史
胡诌捡史,沧海有瓜。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