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
WINTER
文:胡十八娘
图:来自网络(侵删)
公元1729年,52岁的雍正突然召唤了年仅13岁的马氏侍寝,当晚,马氏就被人送到了雍正的龙榻上,之后更是夜夜翻马氏的牌子。谁知一年后,马氏却毫无征兆的失宠,并离奇停尸七年,无人问津......
这个马氏应该就是《步步惊心》里马尔泰若曦的原型,因为她在历史中猝然的出现,又骤然的失宠,被偏爱却没有留下痕迹,引得文学创作者有了诸多的猜想。
康熙皇帝对大清可谓是劳苦功高,在后来的皇帝们中,谁也没有康熙的生育价值高。人们只看中了九子夺嫡的残暴,却忽视了这九子夺嫡的高质量。
换句话说,康熙之后,他有很多个能力出众的继承人,在一番厮杀之中优中选优,角逐出来的雍正一定是最适合的皇位的。
而之后的继承者们,大多都是不得已为之,或者没得选,只能凑合选,所以清朝慢慢的就这么覆灭了。
康熙的妃子有六十多位,这也难怪他子孙众多。等到了雍正,他所有的精力都用在了争储上,继位后又勤政,后宫也就给耽搁了。
虽然,影视剧对雍正的后宫也一度大书特书,但和康熙相比,完全不值一提。
雍正一上任就努力巩固江山社稷,整顿吏治,查贪反腐。
皇太后可急坏了,她却只想着为皇室绵延子嗣。就像《甄嬛传》里的太后所担忧的那样,宫里的妃子都是老人了,年轻点的也没几个能生的。
比如年妃虽然受宠,但孩子早夭;齐妃也没能留住孩子,而且年纪也大了。
虽然皇太后不能干涉朝政,但她还是要帮皇帝把控后宫的大局。于是,她多次劝说雍正选秀。
不过这里得澄清一下,影视剧和历史还是有所不同的。雍正即位后不到半年,皇太后乌雅氏就去世了。因此选秀这件事确实是雍正自己决定的。
到了雍正七年,国家已经十分稳定,各项事务都在有条不紊地进行着。这时,雍正才想起来该给后宫添些新人了。
他一生共有27个妃子,但只有7个人顺利生下了孩子。可见那时候他的岁数确实不小了,生育能力也在逐年下降。
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马氏走进了雍正的视线。马氏出身并不高贵,按照雍正当时定的选秀规矩,她应该并非来自世家大族,可能只是个小户人家的女儿,在历史上甚至都没留下多少笔墨。
但马氏年轻貌美,又聪明伶俐,很快就赢得了雍正的欢心。或许是雍正太久没有放纵自己了,在卸下江山重担的那一刻,他对马氏极尽宠爱,几乎是夜夜专宠。
当时宫里人人都知道马氏的地位即将水涨船高,太监宫女们都争着巴结她、讨好她。八个月后,她就被封为答应,宫里都开始期待着封妃的那一天。
她若再生个皇子,母凭子贵,将来的地位谁能说得清楚呢?
然而,雍正却迟迟没有册封她。虽然宠爱依旧,赏赐也不断,但两人的关系似乎也就止步于此了。
就像《步步惊心》里十四爷对马尔泰若曦说的那句话:“你这样不明不白地跟着他算怎么回事?他若真要你,就该册封你;若不要你,就该放你出宫去。你现在算什么?说你是宫女吧,高无庸在你面前都得低头回话;说你是主子吧,你又算哪门子的主子?”
不过马答应还是比若曦好一些,好歹有个答应的位份,不算白白跟着雍正。
然而,她的好运气就在这时戛然而止了。
十三爷病逝后,雍正悲痛欲绝,不久自己也生了一场大病。由于马答应位份低,无法近身侍奉,时间长了,雍正对她的感情也就淡了。很快,她的位置就被另一位同时进宫的刘氏取代了。
雍正病愈后,整天跟刘氏恩爱有加。刘氏也很争气,给雍正生了个儿子,这个孩子就是《甄嬛传》里过继给果郡王的那个弘曕。
弘曕可不是果郡王和甄嬛所生,而是雍正和刘氏所生。刘氏也因此被封为谦妃。
雍正驾崩后,马氏就一直生活在宫中,默默无闻。直到乾隆三十三年,马氏去世,她的彩棺被停放在田村殡宫,没有跟着葬入妃陵。
七年后,乾隆突然发现先皇还有一个妃子停尸未葬,大为震怒。经过彻查,才发现是下人贪污了殡葬的银子,才没有及时安葬马氏。乾隆严惩了这些下人,并让马氏得以入土为安。
✦
往期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