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由景德镇市民政局、景德镇市教体局、景德镇市文广旅局、景德镇市融媒体中心(传媒集团)主办。景德镇市地名委员会办公室、景德镇市融媒体中心交通音乐广播承办的“第三届地名小讲师(总决赛)”于9月5日在融媒体中心举行,地名学研究会组织专家参加了演讲撰稿和现场评分,本公众号将陆续刊登由学会专家撰稿的演讲比赛实况,本期刊发本次进入总决赛选手的实况和文稿。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希望读者对本公众号文章热烈讨论和争鸣。
【作者简介】黄雨鈊,今年13岁。本次大赛进入总决赛。
白光华,1962年生于景德镇,景德镇市陶瓷考古研究所副研究员,景德镇市地名学研究会副会长。长期从事景德镇古陶瓷发掘研究和景德镇文物调查研究保护工作,撰写相关文章。
天宝桥地名故事
天宝桥,位于银坑坞村口。为单孔青石拱桥。天宝桥,对出生于上个世纪70年代以前的人来讲,可能都比较熟悉,什么原因呢?历史上,那是因为天宝桥附近也是水土宜陶之地,诺,南山一带有瓷石矿,当地人们利用银坑坞的溪流落差动力,设置水碓将瓷石加工成瓷土后,或就近生产瓷器,或将瓷土卖到景德镇城区,其间,都要途径天宝桥,运往景德镇城区的制瓷作坊;解放后,南山革命烈士陵园、银坑坞公墓都设在天宝桥附近,也都必须经过天宝桥。
那么,天宝桥究竟建造于何时?又是由谁出资建造的?估计好多人未必知道。其实,只要我们留心观察,就会发现桥身南北两侧分别镶嵌有一块青石碑刻,北侧的碑上刻“天宝桥”三个大字,南侧刻八卦阴阳鱼图案,落款刻“乾隆五十九年冬月吉日榖旦,镇市都刘承乾建”,哦!由此我们得知这座桥建成时间是清代乾隆五十九年,也就是公元1794年的冬天,出资建桥的人是镇市都一位名叫刘承乾的人。
那镇市都是指哪里?刘承乾是干嘛的呢?嗯!我们在清代的《浮梁县志》和民国时期的《南阳刘氏宗谱》可以找到答案:
镇市都,是明清时期的一个行政区划,它是景德镇的一部分地盘,范围大约北起来陈家弄,南至银坑坞南山脚下的南山林场。
至于建桥的刘承乾,可不简单哦。他出身景德镇的名门望族,他的老祖宗刘仲昭是河南南阳人,在唐代末年以景德镇县令的身份来平定叛乱,他智勇双全,孤身到叛军军营中,成功劝降一个叫陈旭的叛军首领,平息了叛乱,保护了景德镇许多人的生命财产安全。之后,刘中昭就定居景德镇,死后安葬于今天的陶瓷城一带。他为景德镇做了不少好事,深受人们的爱戴。
刘仲昭家族在景德镇非常发达,他的后代有的迁到瑶里,有的迁到官庄,还有一支迁到景德镇城区的刘家弄、落马桥一带。
刘仲昭的后代人才辈出,如宋代的进士刘瑛、明代的进士刘俭。刘承乾呢,则是一位受人尊重爱戴的乡贤,也是一个大慈善家。他主动帮助从小就失去父母的堂弟,出钱资助这位堂弟读书、娶媳妇,还把自己的产业分给堂弟;借给邻里的钱,从不收利息;对实在是穷得还不起债的人,刘承乾就免除他们的债务;他经常出资修桥铺路,以便大家通行。正因为他的善举,得到了大家的尊重和爱戴。每逢节庆活动,都要请他上座,接受大家敬酒。
通过调查,还可以看到银坑坞里面的攀高桥、双溪桥也是刘承乾出资修建的。如果您还想深入了解它们,就自己去实地探访吧!
公众号主办单位:景德镇市地名办 景德镇市地名学研究会
2024年10月第5期
主编:曾盛华、金鹏光
审稿:韩晓光
编辑:戴四维
征稿启事:欢迎广大读者向本公众号投稿,有意投稿者,请加微信13030506668(戴四维)。我们将视文章内容和质量进行选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