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美联社、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福克斯新闻等美国媒体报道,美国总统特朗普当地时间1月31日表示,将对从中国进口的商品加征10%的额外关税,同时,对从加拿大和墨西哥进口的商品,加征25%的额外关税,从2月1日起正式生效。
特朗普1月31日在白宫对记者表示:“这三个国家无法阻止关税于2月1日生效。”
美国媒体相关报道
特朗普此举引发了美国国内对进口商品价格上涨的担忧。有民主党人士抨击称:“如果这些关税全面生效,它们将提高从杂货、汽车到汽油等所有商品的价格,使美国中产阶级家庭更加难以度日。”
在特朗普的第一个任期内,曾于2018年向中国发动贸易战,对自中国进口的商品加征关税,中国随后实施了反制措施。
在1月22日举行的记者会上,针对美国将对中国进口商品加征关税的问题,外交部发言人毛宁曾表示:“我们多次表明了中方的立场。我们始终认为,贸易战、关税战没有赢家。中方始终坚定维护国家利益。”
值得特别关注的是,在保护主义的影响下,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布局也将重构,不再以成本高效为基本原则,转而与地缘政治、价值观、意识形态更加深刻地绑定,全球供应链条将加速以“近岸化”“友岸化”为关键词重塑,趋于区域化、碎片化。
而特朗普“美国优先”的方针,可能产生更多针对多国的贸易战,增加全球经济的不确定性。
美国再次发动贸易战,对航运市场的影响也不可避免。为了避免被加征额外关税,货主一般会提前集中出货,这会带来市场出货潮,推高运费,但也会扰乱航运市场的周期性特征,使运费大起大落,市场走势更加难以预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