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不到钱的Biotech,被逼上了小红书
健康
2024-11-15 20:30
湖北
在当下国内生物科技产业的寒冬中,创新药企的融资难题愈发凸显。最近,一家研发合成致死药物的创新药企在小红书上发帖寻找投资人,这一举动引发了广泛关注。这家企业一期临床数据表现良好,安全性无虞,却因融资困境而选择了一个非传统的融资平台。合成致死药物的潜力与挑战
合成致死疗法作为当前肿瘤治疗领域最具潜力的策略之一,已经走过了第一个十年。从2014年全球首款PARP抑制剂获批上市至今,越来越多的合成致死靶点被发现,并引发了研发热潮。然而,即便是在这样的热门赛道上,这家拥有FIC(First in Class)管线的创新药企仍然面临融资难题。企业创始人认为,这主要是由于大环境艰难和投资机构态度保守所致。尽管他们的管线在一期临床中表现出色,但投资人对于高风险的创新管线持谨慎态度,导致融资困难。国内外市场的冰火两重天
国内生物科技产业一级市场的寒冬是不争的事实。2023年,国内健康医疗行业一级市场的投融资事件和融资总额均同比下降。创新药领域更是上演了“融资悬崖”,融资金额大幅下降。然而,海外市场却呈现出截然不同的景象。2024年上半年,全球创新药领域一级市场的融资总额同比上涨,海外市场的融资额更是大幅增长。这种国内外市场的冰火两重天,无疑加剧了国内创新药企的融资困境。融资困境下的求生之路
在融资困难的现实面前,创新药企不得不寻求其他途径来补充现金流。BD(商务拓展)成为了一种重要的方式。去年底以来,国内药企出现了BD浪潮,通过与海外药企的合作来补充管线布局和资金需求。然而,BD并不能完全替代资本市场的融资功能。对于一些企业来说,即使有了临床一期数据,仍然难以融到资金。这也反映了当前市场的严峻形势。创新创业的土壤与政策引导
尽管当前融资困难重重,但创新创业的土壤仍在。只要生命健康的大市场还在,一代代医药人总能蹚出一条适合自己时代的发展道路。同时,政策引导也在发挥着重要作用。政府对于生物医药产业的支持力度不断加大,为创新药企提供了更多的发展机遇。结语
在寒冬中求生,创新药企需要市场的理解、资本的耐心和政策的引导。虽然当前融资困难重重,但只要保持创新创业的激情,不断探索新的融资方式和合作模式,就一定能够迎来更加美好的未来。同时,政府和社会各界也应该给予创新药企更多的关注和支持,共同推动生物医药产业的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