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晚上好~
今天有朋友在知识星球那边点播下面这则新闻,所以简单写一点吧。
——请品鉴:
简单来说,这条新闻讲的是前几天深圳三院卢院长某篇论文来着,但很可惜,霉体这次又当标题党了……
——卢院长的论文封面,请品鉴:
↑ 顾名思义,卢院长他们搞的这项研究,大致就是把他们医院去年6月到10月所有确诊的猴痘病例测序撸树,然后各种角度分析演化路径~
其中一个(次要)研究结果,就是发现当时深圳绝大多数序列都属于Clade C.1.1谱系~
结果到了霉体嘴里,居然就摇身一变,成了“我国科研团队在《自然·通讯》上发表最新研究:首次鉴定出猴痘C.1.1谱系”???
这是什么空口造大谣的谣棍儿行径?
下面是一些冷知识。
猴痘(以及所有病原体)的谱系(lineage),不是"鉴定"出来的,而是研究人员为了提高系统发生分析效率,根据既定规则,对已有的序列进行回顾总结,然后“命名"(designate)出来的。
具体到猴痘Clade IIb C.1.1谱系,这玩意儿早在今年4月份就命名了,命名是由瑞士巴塞尔大学的Cornelius Roemer(以下简称“瑞士内线”)申请的,跟卢院长团队没有一毛钱关系
——瑞士内线小哥的命名申请现场直播,请品鉴:
↑ 提交日期2024年4月16日(北京时间4月17日),请各位记住这个时间,后面还会提到。
瑞士内线提交C.1.1命名申请的理由,是原本属于东亚区域流行株的C.1,蔓延到了西欧的葡萄牙,这一点在卢院长的文章里也有提及。
这一流行病学事件的发生时间可比瑞士内线的命名申请提交时间要早多了……
早在2023年6月份就有迹可循了,
然后2023年11月份更是已经在撸树爱好者圈子里传遍了,
甚至连“C.1.1”这个命名都早已内定了可还行?
——比如咱这边当时也发过微博,请品鉴(长图杀猫):
↑ 金句摘选:“给世界一点小小的,东亚震撼”
(咱胆子小,当时可不敢指名道姓说是深圳震撼,各位请将就啦)
所以情况就是这么个情况,今次这家霉体,又习惯性地造谣了……
C.1.1既不是“我国首次鉴定”,
也不是什么“新谱系”,
而是早在2023年6月就开始冒头、
早在2023年11月就已内定名称、
早在2024年4月就已正式命名、
并且早在卢院长他们开始搞本次研究之前就成为深圳优势流行株的老家伙了。
至于后面某知名砖家那句“根据最新研究结果,C.1.1谱系的致病率、传染性等与目前IIb等猴痘主要流行分支相比,没有明显变化”
简直可以算是霉体和砖家在造谣这一共同爱好上的猩猩相吸了。
道理很简单,现如今市面上压根儿就没有针对C.1.1致病率或者传染性的研究……既然没有研究,又哪儿来的“最新研究结果”?
批判完无良霉体和砖家,
下面咱从撸树爱好者的角度出发,
用自己的语言来试着解说一下猴痘Clade IIb C.1.1这个谱系呗。
这次卢院长发文实锤深圳三院2023年6月到10月期间绝大多数就诊病例都感染的C.1.1谱系(虽然撸树爱好者们早就知道了),这一发现有什么意义呢?
这就要从头说起了。
猴痘Clade IIb于2022年4月左右在葡萄牙冒头并造成首次非洲大陆之外的持续人传人暴发,当时的毒株被命名为B.1,这点大家都知道了;
B.1在全世界(主要是欧洲和北美)开枝散叶,先后又命名了从B.1.1到B.1.22一共二十多个子分支,详见下图。
——请品鉴:
↑ 子孙满堂的猴痘Clade IIb!
其中,B.1.3于2022年9月传入日本(大概率是欧洲输入,详见下图),并在日本隐匿流行了好几个月,最终养出了C.1。
那么现在问题就来了……
一开始,B.1在葡萄牙冒头并传遍全球,这没什么问题,毕竟那时候全球都是易感宿主,B.1又没有竞争对手; 后来,B.1.3传入日本也没啥问题,毕竟那时候全日本都是易感宿主,B.1.3又没有竞争对手; 再后来,C.1传遍东亚还是没啥问题,毕竟那时候中韩港台都是易感宿主,C.1又没有竞争对手; 可是最后C.1.1传回葡萄牙并且蔓延全欧是什么情况???
葡萄牙的MSM群体可是感染过古早毒株的!并且也打过疫苗的!他们是有预存免疫的!
C.1.1凭什么可以取代各种地头蛇毒株并且一直发展壮大?
这种出乎意料的取代,说明了啥呢?
这可能说明,相对于其他毒株,C.1.1至少在欧洲可能存在一些咱们暂时还没搞清楚的适应性优势。
就这,李大湿还敢拍着胸脯卖定心丸说C.1.1传染性没有明显变化?
顺便一提啊,C.1.1虽然在欧洲一桶浆糊,但却始终没法在美帝站稳脚跟,而美帝那边的田园株B.1.20反而时不时就要在欧洲冒个头
比如下图右下角最醒目的两坨,就分别是C.1.1(浅蓝色小圆点)和B.1.20(黄色小圆点),可以说是Clade IIb的绝代双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