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载:学好中医的正确打开方式(一)

文摘   2025-01-13 09:11   陕西  

薏苡仁


   





以下选自王幸福老师讲课内容


辨证施治,理法方药,一般我们就讲理法方药四个字。

理法是抽象的东西,也是理论性的东西,跟师学中医的,或院校毕业的都学的差不多,是一个共性的东西。


不管我们用什么样的理论,最后看病的时候都要落实到方和药上面


我们就从最基础的讲起,先讲药,我认为在理法方药中,药是最重要的一环只要把药弄明白了,我们就能看病


在基层,尤其在农村,过去的一些老中医看病都很简单;

有文化的,可能读过一些《黄帝内经》《难经》《伤寒论》《金匮要略》等。文化程度不高的,基本上用的都是一些单方、验方;


这些方子实际上很简单,有时候就是一两味药,或三五味药,但是其核心问题是药只要把药弄明白了,简单的病就都能看


学习中医,一定要把“药”彻彻底底地弄明白,每一味药都要理解透彻,掌握八九十味药,那你基本上就是一个合格的中医人,或者叫作能看病的中医人。


外感病中,如气管炎,肺炎这种呼吸系统感染性疾病,在发热,汗出,咳嗽痰多的情况下,如果我们不懂其他的方子,可能就会用千金苇茎汤或麻杏石甘汤等来加减;

如果也不太熟悉这些方子,那对这种热性的痰饮,我们就可以用一味药去治疗,即生薏苡仁。


薏苡仁性凉,有化痰的作用,同时也是生活中的食品,只要把它的特性掌握住,那我们就可以在临床上广泛的运用,并且效果很好;


生薏苡仁能清热化痰,而气管炎或肺炎,早期都有咳嗽痰多的情况。现代医学主要使用一些抗生素,中医就可以用单味生薏苡仁清热消炎化痰。


对于这味药的认识,讲一个我自身的体会。大约10年前,我母亲和我同时得了急性气管炎;

我母亲当时已经70岁了,患有肺源性心脏病合慢性支气管炎,我本身肺功能先天遗传的不是很好;


一个夏天我们母子俩同时得病了,当时的症状是高热、咳嗽、痰多。咳嗽的次数多了,胸腔震的也痛。我母亲年龄比较大,我就让她去住院了;我自己就打算以身试法,简单地验证一下我学习的中药知识。


当时我好像是从《长江医话》这本书上看到了钟老的经验,书中钟老就讲到薏苡仁治疗咳嗽和痰饮的效果特别好


书中举他自己的例子,外感引起的上呼吸道感染,咳嗽痰多,用生薏米熬汤喝;喝了几天,咳嗽就减轻了,痰也少了


但同时小便感到有点涩,他判断应该是伤阴了;于是他加了一味大枣来解决这个问题,以防止服用时间过长而伤阴;

由此我们知道,生薏苡仁除了有清热化痰作用,还可利尿。

我当年学医,特别注重对单味药的运用。


20世纪60年代,我当赤脚医生时就经常用红藤、鱼腥草、虎杖。那时候我们讲究一根针一把草,这次我看到老先生的这个经验,就想找机会试一试。

于是就用一味生薏苡仁来试试,看到底是中医快还是西医快,看谁有疗效。


钟老先生大概用了50g,我觉得量有点小,食品用大量也没有什么,于是用了500g,放在高压锅里焖煮 20分钟,大概有2000ml的汤汁。


我平时不易生病,生病后如果发热,肯定是高热,体温41℃,又伴有咳嗽,不停地大口吐痰;

每次服用薏米汁150~200ml,半小时1次,从早上九点一直喝到下午四点;

喝完后不停地上厕所,到下午四点多的时候,体温降至37℃,咳嗽频率低了,痰也减少了。


第二天又喝了一上午,基本上就不咳嗽,不热,也没有痰了


通过自身的检验,我认识到生薏苡仁对于这种急性感染,或者中医称作热痰(黏稠,量大)的作用确实很强

实际上我就用了一天半,就把这个病解决了,而我母亲在医院用了最好的抗生素,整整待了半个月才出院。由此可见,这两种医疗作用的不同。


从此以后,我对这味中药就有了亲身的体会和深刻印象。


我在治疗一些上呼吸道感染的疾病,或者是咳嗽,痰多,发热等症状,都喜欢用生薏苡仁


千金苇茎汤方是孙思邈《千金要方》中治疗肺痈的著名方,我在用这个方子时除了芦根、桃仁,重点突出薏苡仁,用量在150~200g,很快上呼吸道感染现象就能得到解决。

(未完待续)

THE END


声明:本公众号文章所列处方仅供学习交流,非中医专业人士请勿随意试药,请在医师指导下用药。

古道瘦马王幸福
传统中医研究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