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产后妈妈虽然体重已恢复至孕前水平,但是腹部依然明显突出,肚脐凹陷,肚皮松垮下垂,此外还可能伴有腰背疼痛、漏尿等问题。其实这些都是腹直肌分离造成的。腹直肌,是腹部核心肌群的一部分。腹部核心肌群从外到内分别为腹外斜肌、腹直肌、腹内斜肌、腹横肌。腹直肌位于腹前壁正中线两侧,从上到下可分为三部分:脐上剑突处、脐围、脐下至耻骨联合。
腹直肌的作用是保护腹腔脏器,维持腹压,协助屈曲躯干、呼吸、排便、分娩等。
腹直肌分离,指腹直肌两侧之间的结缔组织被拉长,导致腹直肌间距增宽。
腹直肌分离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孕期体重增加和子宫增大,对腹部肌肉产生压力,使腹壁扩张延伸,腹白线变得松弛、延长,进而导致腹直肌分离。同时,在孕期激素水平的影响下,腹壁结缔组织的弹性会有所增加,以便让胎儿获得足够的生长空间,会进一步加重腹直肌分离的程度。
腹直肌分离常发生在孕晚期和产后。据《初产妇产后6~8周腹直肌分离与尿失禁、盆腔器官脱垂的关系》显示,在626例初产妇中,有481例发生了腹直肌分离,腹直肌分离发生率高达76.84%。相较于自然分娩,剖宫产会增加腹直肌分离的可能性。对于腹壁薄弱、胎儿较大、多胎妊娠的女性,产后腹直肌恢复的难度相对更大。此外,健身人群也可能发生腹直肌分离,主要是因为不正确的训练方式使腹直肌受到损害,继而引发腹直肌形态的改变。
腹直肌分离会导致腹部凸起、肚脐凹陷、肚皮松垮,除了影响身材美观,也会造成许多健康问题。腹直肌分离使得腹部的肌肉力量下降和腹直肌功能减弱,核心区域的血液循环变差,代谢变慢,牵连导致骨盆失稳、腰背部、臀部、骶髂关节疼痛等。同时,腹直肌分离还会给盆底肌造成压力,引发尿失禁、盆腔脏器脱垂等盆底功能障碍问题。腹直肌分离可以通过体征检查、超声检查、CT检查、磁共振检查等方式确诊。
孕期体重增长尽量控制在20斤左右,有助于减轻腹部压力,预防或减轻腹直肌分离程度。
腹直肌分离造成的产后大肚子是减不掉的,需要先修复分离的腹直肌。但需要注意,不能在没修复好前做高腹压的瘦身运动,例如卷腹、仰卧起坐等,否则会进一步加重腹直肌分离程度,同时给盆底肌增加压力。注:随着呼吸小腹跟随上下起伏,过程中保持胸部不动。通过低频电刺激,可以提高腹部肌肉的兴奋性,强化腹部肌群的训练,促使分离的腹直肌向中间靠拢。通过康复师的手法按摩,可以松解胸腰筋膜,激活腹部肌群。手法结合仪器与腹式呼吸,效果更佳。[1]王琳.徐俊.牛蕾蕾.张凌云.付雅铭.李亚平.朱兆领.邵黎阳.初产妇产后6~8周腹直肌分离与尿失禁、盆腔器官脱垂的关系.实用妇产科杂志.2020,36(12)
[2]曹桢,刘子文.产后腹直肌分离的研究进展[J].中华疝和腹壁外科杂志(电子版),2021,15(06):549-552.[3]宣凤.产后肚子松垮应重视腹直肌分离康复[J].食品与健康,2024,36(04):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