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月薪5万,自己投资就好了,有必要提前规划养老吗?”
“我刚好在4万左右,自己存钱就好啦,还要开通个人养老金账户吗?”
“我月薪在3万以上,养老靠社保就行,还要做其他打算吗?”
……
从深圳社保养老金的数据来看,月收入偏高人群对养老规划可能不够重视。通过计算可知:在深圳,月薪6000元的人,养老金或能达到退休前工资的六成;而月薪5万的人,到手的养老金可能只有退休前工资的两成左右。
以上数据计算公式依据:深圳市人民政府,规章内容见网址:https://sf.sz.gov.cn/fggzsjcx/content/post_8604414.html,退休后可取养老金=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基础养老金= (全省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2×缴费年限×1%,个人账户养老金=个人账户储存额÷计发月数。深圳养老金的最高缴费工资为26421元。基于2023年数据,深圳养老金的最高缴费工资(缴纳基数)为26421元。不计利息情况下,个人账户存储额=缴费基数*8%*12*缴费年限。以上数据/统计仅供示意,养老金具体计算方式详见相关政策。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小资青年有啥更好养老方案?别急,今天来告诉你答案。
能否品质养老,重点看养老金替代率
简单衡量我们的养老金够不够用,可以用“养老金替代率”来粗略估算,这个指标一般用来衡量我们退休前后的生活水平差异——
养老金替代率=养老金水平÷退休前工资X100%。
世界银行组织建议:要维持退休后的生活水平不下降,养老金替代率需不低于70%。
目前我国企业单位退休人员的养老金替代率大致在40%到60%,绝大多数人还处在养老金不够花的状态。而收入偏高的人群,养老金替代率甚至更低,这是为什么呢?
工资收入≠实际缴费基数
当工资收入<最低缴费基数时,实际缴费基数按最低缴费基数参保
当工资收入>最高缴费基数时,实际缴费基数按最高缴费基数参保。
以深圳为例,目前的最高缴费基数为26421元,也就是说,即便你的工资高达50000元,超过了26421元的部分,都不计入缴费基数。
举个例子:王先生今年50岁,月工资为50000元,预计60岁退休时累计缴纳社保30年,假设退休时上年度全省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为11121元,且最高缴纳基数维持在26421元。那么,在退休后,他可以领取:
基础养老金
(11121+26421)÷2×30×1%=5631.3元
个人账户养老金26421×8%×12×30÷139=5474.28元
退休后每月可领
5631.3+5474.28=11105.58元
王先生退休后的养老金替代率为:
11105.58÷50000≈22%
所以,如果只靠养老金的话,王先生在步入老年生活时,可能会面临较大的生活落差。
以上数据计算公式依据:深圳市人民政府,规章内容见网址:https://sf.sz.gov.cn/fggzsjcx/content/post_8604414.html:基础养老金的计算公式为:(退休时上年度全省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 ÷2×缴费年限×1%。个人账户养老金的计算公式为:个人账户储存额÷计发月数。基本养老金由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组成。按月领养老金=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60岁对应养老金计发月数为139个月,计发月数并不是指养老金只能领取这么多个月,而是用来计算个人账户养老金的每月分配。不计利息情况下,个人账户存储额=缴费基数*8%*12*缴费年限。上年度本市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的数据会根据年份有所变化。以2023年7月1日起为例,深圳市的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调整为13730元。基于2023年数据,深圳养老金的最高缴费工资(缴纳基数)为26421元。以上数据/统计仅供示意,养老金具体计算方式详见相关政策。
所以说,月收入较高也要未雨绸缪,把养老规划提上日程哦!
个人养老金来辅助
对于月收入在3万以上的偏高收入人群来说,想获得品质养老,还需将养老金替代率提高至70%。那么从现在开始早做打算,或许能为自己的养老生活积攒更多动能!
开设个人养老金账户,就是养老规划的一个备选。个人养老金是指政府政策支持、个人自愿参加、市场化运营、实现养老保险补充功能的制度。开设个人养老金账户,一方面,资金专款专用,可以用于购买符合条件的各类理财产品,但是只能到退休时才能取出;另一方面,参与个人养老金计划,还可以按照每年12000元的限额予以税前扣除。具体税费优惠详见相关税收政策。
但是,个人养老金账户也只能是养老规划的辅助,想要退休后养老金替代率达到70%以上,还需做好更加多元的资产配置。以下给大家推荐几类产品,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小贴士
对于25岁-40岁的人群,在做养老资产配置规划时,可以结合自身风险偏好,考虑港股主题基金及QDII基金等风险偏好较高的产品,适当博取超额收益。
对于40岁以上的人群,在做养老资产配置规划时,对港股主题基金及QDII基金需持谨慎态度,可较多考虑风险收益中偏下的产品。
以上预计适配养老方案仅供示意,不构成实际投资推荐,请选适配产品谨慎投资。“养老”的名称不代表收益保障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收益承诺,产品不保本,可能发生亏损。请仔细阅读专门风险揭示书,确认了解产品特征。
END
养老投资并非一蹴而就,长城基金“谈老不慌张”系列精品陪伴,风雨同舟,与您偕老!养老之途告别孤单!
点击查阅过往文章:
喜欢这篇点个赞,告诉我们你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