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TIR到德谷胰岛素利拉鲁肽看糖尿病诊疗新趋势

健康   2025-01-15 21:16   湖南  
*仅供医学专业人士阅读参考



聚焦TIR与OADs失效后治疗,曹英华、程越教授分享前沿见解与实践经验。




✦  +

+

引言


2型糖尿病(T2DM)是一种复杂的代谢性疾病,随着病程的延长,胰岛β细胞功能逐渐衰退,血糖控制难度增加,口服降糖药(OADs)的疗效可能逐渐减弱甚至失效。如何更精准地反映血糖控制情况,并在OADs失效后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成为临床医生面临的重大挑战。令人鼓舞的是,近年来糖尿病诊疗领域不断涌现出新型药物和创新疗法,为临床治疗提供了更多选择,也为患者带来了新的希望和可能性。


科学研究是临床诊疗发展的重要基石,积极推动糖尿病领域全球前沿研究成果交流共享的意义非凡。基于此,2024年东北2型糖尿病指南落地推广项目跨科室交流会于10月12日以线上形式顺利举行。本次会议旨在促进糖尿病诊疗指南的落地实施,推动跨科室合作,提升糖尿病管理的临床实践水平。

会议特邀长春市中心医院曹英华教授和程越教授作为主讲嘉宾,分别围绕“葡萄糖目标范围内时间(TIR)的临床意义与临床应用”和“OADs失效后的治疗方案”展开深入探讨。两位专家结合最新的临床研究和实践经验,为与会者带来了前沿的学术见解和实用的治疗策略,助力糖尿病管理的精准化和个体化发展。







葡萄糖目标范围内时间的临床意义与应用解析


TIR是近年来糖尿病管理中的一个重要指标,反映了患者在24小时内血糖处于目标范围(通常为3.9—10.0mmol/L)的时间比例[1]。随着连续血糖监测(CGM)技术的普及,TIR逐渐成为评估血糖控制情况的重要工具。曹英华教授以“探究、思考、实践——探讨TIR的临床意义与临床应用解析”为主题,深入剖析了TIR在糖尿病管理中的重要性及其临床应用价值。从TIR的临床意义、控制目标到具体应用,全面展现了这一指标在优化血糖控制中的核心价值。


TIR不仅反映了血糖控制的良好情况,还与糖尿病的病理生理机制、并发症及死亡风险密切相关。研究表明,TIR与β细胞功能和胰岛素敏感性呈正相关[2]。一项针对中国T2DM患者的研究显示,TIR较高的患者,其C肽水平和HOMA-β指数显著高于TIR较低的患者,表明TIR与β细胞功能密切相关[3]


此外,TIR与糖尿病微血管和大血管并发症的发生风险密切相关。国际数据显示,TIR每降低10%,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肾病、周围神经病变等微血管并发症的发生风险显著增加[4]。中国学者的研究进一步证实,TIR每降低10%,全因死亡风险增加8%,心血管死亡风险增加5%[5]。(图一)


图一:TIR与全因死亡和CVD死亡风险的相关性


目前,2023版美国糖尿病协会(ADA)指南[6]推荐TIR>70%作为评估血糖管理的目标。TIR的评判方法主要包括CGM和自我血糖监测(SMBG)。CGM可以直接读取TIR、高于目标范围时间(TAR)和低于目标范围时间(TBR),而SMBG则可以通过多点血糖监测数据计算TIR。

研究表明,采用40%、70%、85%作为TIR切点,可以有效区分2型糖尿病患者的并发症风险[7]。TIR≤40%提示血糖控制差,TIR>70%提示血糖控制达标,TIR>85%则提示血糖控制优。(图二)


图二:上海交大六院横断面研究


TIR受多种因素影响,包括高血糖、低血糖、血糖波动以及患者特征(如年龄、病程、BMI等)。研究显示,空腹血糖(FPG)每降低1mmol/L,TIR升高6.5%;餐后血糖(PPG)每降低1mmol/L,TIR升高5.3%[8]。此外,减少低血糖的发生和改善血糖波动也有助于提高TIR。

在临床实践中,TIR的改善可以通过优化治疗方案来实现。近年来,降糖制剂的不断创新为糖尿病管理提供了更多选择。德谷胰岛素利拉鲁肽注射液(IDegLira)在未使用胰岛素和已使用胰岛素的T2DM患者中,均显示出优于甘精胰岛素U100的疗效,显著提高了TIR,降低了TAR和TBR[9]。(图三)


图三:DUAL Ⅷ研究事后分析


TIR作为血糖控制的重要指标,与糖尿病的病理生理机制、并发症及死亡风险密切相关。曹华英教授指出,通过CGM和SMBG,临床医生可以更准确地评估患者的血糖控制情况,并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未来,随着胰岛素制剂的不断研发和TIR的广泛应用,糖尿病管理将更加精准和有效。








OADs失效后,德谷胰岛素利拉鲁肽为2型糖尿病患者带来新希望


T2DM的病理生理机制复杂,涉及胰岛素抵抗、胰岛β细胞功能减退、肝糖输出增加等多个环节。传统的单药治疗往往只能覆盖部分病理生理异常,难以长期平稳控制血糖。程越教授则围绕“OADS失效后的治疗方案”展开讨论,分享了在口服降糖药物失效后的治疗策略与最新进展,为临床实践提供了宝贵的指导。


随着病程的延长,患者往往需要多药联合治疗才能维持血糖达标。然而,传统的“序贯联合”治疗模式容易导致血糖波动和并发症风险的增加[10]。随着糖尿病治疗领域的发展,2024版《中国糖尿病防治指南》[11]以及2023版ADA指南[6]均推荐“早期联合”的治疗策略来提高T2DM的管理水平,延缓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和发展,改善患者预后(图四)。如不同作用机制的口服降糖药早期联合,或基础胰岛素与GLP-1RA的早期联合。


图四:序贯治疗vs早期联合


德谷胰岛素利拉鲁肽是德谷胰岛素和利拉鲁肽的联合制剂,结合了基础胰岛素和胰高糖素样肽-1受体激动剂(GLP-1RA)的双重作用机制。德谷胰岛素提供平稳的基础血糖控制,而利拉鲁肽则通过促进胰岛素分泌、抑制胰高糖素释放、延缓胃排空等多种机制,进一步改善FPG和体重。该新型制剂不仅能够有效降血糖,还能减少患者低血糖风险,并在体重管理方面带来额外获益(图五)。并且2024年ADA指南将德谷胰岛素利拉鲁肽分类为降糖效果非常高(very high)的降糖药物[12]



图五:德谷胰岛素利拉鲁肽的优势


多项临床研究证实了德谷胰岛素利拉鲁肽在OADs失效后的T2DM患者中的显著疗效,并且可以用于全球的T2DM患者。DUAL系列全球研究和中国研究显示,德谷胰岛素利拉鲁肽在降低HbA1c、减少低血糖事件和改善体重方面均优于单独使用基础胰岛素或GLP-1RA。特别是对于中国T2DM患者,德谷胰岛素利拉鲁肽在26周的治疗中表现出显著的降糖效果,且低血糖风险低,体重增加少[13]。(图六)


图六:IDegLira在中国患者中的试验结果


对于OADs失效的T2DM患者,早期起始德谷胰岛素利拉鲁肽联合治疗可以更好地控制血糖,减少并发症风险。德谷胰岛素利拉鲁肽的剂量调整简单,根据FBG水平每周调整1-2次,直至血糖达标。其每日一次的给药方式也大大简化了治疗方案,提高了患者的依从性。

德谷胰岛素利拉鲁肽作为一种创新的联合制剂,为OADs失效后的T2DM患者提供了高效、安全且便捷的治疗选择。其双重作用机制不仅能够有效控制血糖,还能减少低血糖风险和体重增加,为患者带来多重获益。随着更多临床数据的积累,德谷胰岛素利拉鲁肽有望在糖尿病管理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结语 



TIR作为血糖控制的重要指标,与糖尿病的病理生理机制、并发症及死亡风险密切相关。通过CGM和SMBG,临床医生可以更精准地评估患者的血糖控制情况,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从而改善患者预后。随着糖尿病治疗领域的快速发展,德谷胰岛素利拉鲁肽等新型药物的应用为OADs失效后的T2DM患者提供了全新的治疗选择,其不仅能有效控制血糖,还能显著改善患者TIR,为血糖管理带来更多获益。未来,随着更多临床数据的积累和治疗方案的优化,糖尿病管理将迈向更加精准、安全和高效的新时代。


专家简介


曹英华

长春市中心医院   

内分泌一科  主任医师 科主任


  • 长春市医学会糖尿病分会  主任委员

  • 吉林省健康管理学会第一届青年委员会  副主任委员

  • 吉林省营养学会慢性病营养康复专业委员会 副主任委员

  • 吉林省健康管理学会糖尿病眼病专科委员会   常务委员

  • 吉林省医疗保障协会内分泌代谢病专业委员会  常务委员

  • 吉林省健康管理学会中西医结合肥胖与体重管理专业委员会  常务委员  


专家简介


程越

长春市中心医院  

内分泌科  主治医师


  • 长春市医学会第十二届理事会糖尿病专科委员会委员

  • 吉林省营养师协会内分泌糖尿病学分会糖尿病新技术应用与泵管理学组委员

  • 2015年毕业于吉林大学第三临床医学院,擅长内分泌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断及治疗


参考文献:

[1].李海, 李延兵. 中华糖尿病杂志, 2019. 11(12): 825-927. 2. Battelino T, et al. Diabetes Care. 2019;42(8):1593-1603. 

[2].Vasu S, et al. Cells. 2019 Nov 28;8(12):1533.

[3].Xu SY, et al. Diabetes Res Clin Pract. 2021 ;173:108684.

[4].Beck RW, et al. Diabetes Care. 2019;42(3):400-405. 2. Mayeda L, et al. Diabetes Care. 2021;44(2):549-555. 

[5]. Lu J, et al. 5.Lu J, et al. Diabetes Care. 2021;44(2) 549-555.

[6].ADA. Diabetes Care. 2023;46(Suppl. 1):S1–S291.

[7].戴冬君,等. 中华医学杂志,2020,100(38):2990-2996.

[8].Liao B, et al. Diabetes Obes Metab. 2021;23(7):1571-1579.

[9].2021 ADA. ePoster persentation.606. 

[10].Campbell. Br J Cardiol 2000;7:625–31; Del Prato et al. Int J Clin Pract 2005;59:1345–55.

[11].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 中华糖尿病杂志. 2021; 13(4) 315-409.

[12].Diabetes Care. 2024;47(Suppl 1):S158-S178. 13.Wang W, et al. J Diabetes. 2022;14(6):401-413.


“此文仅用于向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提供科学信息,不代表平台立场”


点击「阅读原文」学习更多临床技能

医学界内分泌频道
欢迎关注医学界内分泌频道!每天提供该领域及相关学科前沿资讯。投稿或合作,请联系yxj_nfm@yxj.org.cn。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