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错过的昨日文章:
“莲实有心应不死,人生易老梦偏痴。千春犹待发华滋。”
这是叶嘉莹先生写下的一阙词。她希望,哪怕时间飞逝,自己仍能给这个世界留下点什么,莲心穿越了千年,仍然会花开满堂。
先生一生与诗词为伴,将自己的生命融入了那优美的韵律和深邃的意境之中。初读叶先生的诗词,便会被那细腻的情感和深邃的意境所打动。
犹记得刚读到 “莲实有心应不死,人生易老梦偏痴”这首词,只觉一股坚韧与执着扑面而来。莲子之心,寓意着先生对诗词的热爱与坚守,即便人生易老,那份痴迷之梦却从未更改。在过去那个动荡的年代,无论是历经战火还是颠沛流离,先生饱经沧桑,却始终未曾放弃对诗词的热爱。
她用一生的光阴,诠释了什么是真正的热爱。这种对诗词的执着,让人触动,也让人明白一个道理:找到自己热爱的事情,并为之付出努力,就能在人生的旅途中找到真正的幸福。
叶嘉莹先生出生于北京的书香世家,自幼便沉浸在诗词的海洋中。阅读她早期的诗词,能感受到一种清新淡雅的气质。她笔下的自然景色,如同一幅幅细腻的画卷,展现在读者眼前。
“几度惊飞欲起难,晚风翻怯舞衣单。三秋一觉庄生梦,满地新霜月乍寒。”这首《秋蝶》写于她的少年时期,虽稍显稚嫩,却充满了对自然的敏锐观察和对生命的独特感悟。诗中的秋蝶,在晚风中瑟瑟发抖,仿佛在与命运抗争,而那满地的新霜和乍寒的月色,更是营造出了一种清冷孤寂的氛围。这种对自然的细腻描绘,让人仿佛置身于那个秋天的夜晚,感受到了诗人内心的惆怅与迷茫。
“植本出蓬瀛,淤泥不染清。如来原是幻,何以渡苍生。” 这首《咏莲》作于 1940 年,当时正处于战乱时期,父亲多年没有音信,世间充满苦难。这首诗,表面上是在写莲花出淤泥而不染的高洁品质,但实际上却蕴含着诗人对人生的迷茫和对苍生的悲悯。“如来原是幻,何以渡苍生”,这两句体现出叶嘉莹先生在那个动荡的年代,对宗教所宣扬的救赎产生了怀疑,同时也表达了她对天下苍生的深切关怀以及对人生意义的探寻。在那样的艰难岁月里,她没有沉浸在个人的痛苦中,而是心系苍生,这种胸怀令人敬佩。
后来,叶嘉莹远渡重洋,在异国他乡传播着中华诗词的魅力。她站在异国的讲台上,用饱含深情的声音,解读着一首首经典的诗词,让无数外国学子领略到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她就像一位文化使者,架起了一座沟通中西文化的桥梁。
“一世多艰,寸心如水。也曾局囿深杯里。炎天流火劫烧余,藐姑初识真仙子。谷内青松,苍然若此。历尽冰霜偏未死。一朝鲲化欲鹏飞,天风吹动狂波起。” 这首词,是她对自己一生的写照。她的一生,历经了战乱、流离、亲人的离世等诸多苦难。读这首词,仿佛能看到先生一路走来的艰辛与不屈。
“一世多艰”,短短四个字,道尽了先生所经历的坎坷。然而,“寸心如水”,即便身处困境,先生的内心依然平静如水,不被外界的纷扰所影响。“谷内青松,苍然若此。历尽冰霜偏未死。” 先生就像那谷中的青松,傲然挺立,历经冰霜却依然生机勃勃。这种坚韧不拔的精神,让人为之动容。
叶嘉莹先生对诗词的热爱,不仅仅是一种个人的情感追求,更是一种对中华文化的传承与担当。她深知诗词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承载着历史的记忆和民族的精神。因此,她致力于诗词的研究和教学,希望让更多的人了解和热爱诗词。
她的研究成果丰硕,著作等身。她对古典诗词的解读,深刻而独到,让人们对诗词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她的教学方法灵活多样,注重启发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她的学生遍布世界各地,他们在先生的影响下,也成为了诗词的传承者和传播者。
(叶嘉莹先生诗词)
1978 年春,叶嘉莹先生写下了《向晚二首》:
“向晚幽林独自寻,枝头落日隐余金。渐看飞鸟归巢尽,谁与安排去住心。花飞早识春难驻,梦破从无迹可寻。漫向天涯悲老大,余生何地惜余阴。”
这是叶嘉莹先生给国家教委的信中写的一首诗,表示愿意利用假期回国教书。诗中 “向晚幽林独自寻” 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略带孤寂的画面,落日的余晖洒在枝头,飞鸟归巢,更增添了一种静谧的氛围。“谁与安排去住心” 则流露出她对自己未来的不确定和迷茫,然而,即使有着这样的迷茫,她依然坚定地想要回国教书,为诗词的传承贡献自己的力量。“花飞早识春难驻,梦破从无迹可寻”,体现了她对时光流逝、梦想破灭的感慨,但她并没有因此而消沉,而是更加珍惜余生的时光。
“书生报国成何计,难忘诗骚李杜魂。” 先生的这句诗,充满了对祖国的深情和对中华文化的自豪。在先生看来,诗词是报国的一种方式,通过传播诗词之美,可以让世界更好地了解中国文化。
先生以诗为剑,以笔为戈,用自己的方式践行着报国之志。她在海外讲学多年,却始终心系祖国。她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让中华文化在世界上发扬光大。她的爱国情怀,令人敬佩。
随着阅读的深入,我越发感受到叶嘉莹先生诗词中的情感力量。
当我读到先生对诗词的解读时,仿佛打开了一扇通往古代文学殿堂的大门。先生以她渊博的学识和深刻的感悟,将那些古老的诗词一一剖析,让我们看到了诗词背后的故事和情感。
比如她对杜甫诗歌的解读,让我们感受到了杜甫那颗忧国忧民的赤子之心;对苏轼诗词的解读,让我们领略到了苏轼的豁达与洒脱。先生的解读,不仅让我们更好地理解了诗词的内涵,也让我们对中华文化有了更深的认识和热爱。
读叶嘉莹先生的诗词,是一场心灵的盛宴。在这场盛宴中,我不仅领略了诗词的美丽与神奇,更感受到了叶嘉莹先生那高尚的人格魅力。她用自己的一生,书写了一首壮丽的诗词之歌。她的诗词,如同一股清泉,流淌在我们的心田,滋润着我们的灵魂。让我们在这个喧嚣的世界里,依然能够保持一颗诗意的心,去感受生活的美好,去品味人生的真谛。
“柔蚕老去应无憾,要见天孙织锦成。” 2024年11月24日,“诗词的女儿”叶嘉莹先生,如一颗璀璨的星辰在诗歌的天空中陨去,享年100岁。
然而,她种下的诗词之花,仍在中华大地上绽放出更加绚烂的光彩,并吸引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诗词的传承与传播中来,让中华诗词这一瑰宝永远熠熠生辉。
叶嘉莹(1924年7月2日-2024年11月24日):古典文学研究专家、教育家、诗人。本姓叶赫那拉,满族,号迦陵,加拿大籍华人,是加拿大皇家学会唯一一位中国古典文学院士。1941年考入北京辅仁大学国文系;1945年毕业后曾在北平志成中学等三所中学任教,后赴台湾大学、哈佛大学、哥伦比亚大学、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任教;于1979年回到祖国大陆,在南开大学开始了她的回国讲学生涯,并创办了中华诗教与古典文化研究所。她一生致力于中华诗词文化的传承,她的学生遍布世界各地,成为世界汉学权威的学者如马汉茂、施吉瑞等都是她的门下弟子。
叶嘉莹的生活经历充满了坎坷与磨难,但她始终坚守对诗词的热爱与传承。她的诗词创作和学术研究不仅是对个人经历的记录,更是对中华文化的深刻体悟与表达。她的生平事迹和学术成就,使她成为中华诗词文化传承的重要人物。
⊙视频:金陵读书会(张广涛 九宁)
⊙头图:九宁
⊙美编:彭燕
⊙编辑:刘奚宁
⊙投稿提示:
长按二维码 识别关注公众号
往期 ·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