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岁的叶嘉莹先生,她也曾想过结束生命

教育   2024-11-24 20:45   河南  

叶嘉莹先生,刚刚过了100岁的生日。

叶嘉莹先生就是那种美了一辈子的人,从早年的娟秀,中年的优雅,到晚年的温润,她的美丽从内到外散发,并非化妆师的技巧所能涂抹勾勒,实在需要多年文化的熏染,才能拥有。

了解了叶嘉莹一生的经历之后,也总是会想,为什么她经历了如此之多的痛苦磨难,却还能如莲花一般,散发出优雅高洁的气质。


叶嘉莹喜欢引用王国维的一句话,“天以百凶成就一词人”,而这正是她的人生写照。

比如李煜,只有文才是不够的,他一定要经历从皇帝到丧家亡国的苦难和耻辱,才能写出“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这样千古流传的句子。叶嘉莹写的诗,和她讲诗的方法,也都和她自己的苦难融为一体。

叶嘉莹早年丧母,17岁上辅仁大学,但战乱中父亲失联,只能艰难过活,只能吃渣土一般的“混合面”。

24岁时,叶嘉莹作出了一个对她命运影响巨大的决定——结婚。

叶嘉莹的结婚对象叫赵钟荪,他的堂姐是叶嘉莹的英文老师,赵东荪疯狂追求叶嘉莹两年,为了她连家里给谋的工作都不去,出于歉疚而不是爱情,叶嘉莹跟他结了婚。


结婚后,叶嘉莹和丈夫移居台湾,谁知不久丈夫就被捕入狱,半年后,她和女儿也被囚禁,出狱后,无家可归,又丢了工作,女儿还在哺乳,母女俩只能寄宿在亲戚家里,每天喝米汤,睡草席。

后来叶嘉莹在台南一所私立中学找到工作,独自抚养女儿,白天带孩子去上班,把年幼的女儿放在大教室最后一排。

“剩抚怀中女,深宵忍泪吞。”——叶嘉莹写下了这样的诗句,然而在遭受这一切磨难的时候,她只有27岁。


丈夫出狱后,性情大变,经常酗酒,脾气暴躁,甚至家暴。

生下小女儿后,家庭负担更重了,叶嘉莹几乎是独自承担了家庭的重负,她每天辗转在台北的几所大学工作,一天讲课八九个小时,还要批改作业,承担繁重的家务,产后瘦弱,又染上气喘……

一生都没有品尝过爱情的滋味,她回忆说,“如果说女人是花,那我很早就凋零了”。

在极端绝望时,她有好几次想到过结束自己的生命,她的手都伸到煤气开关上了,但还是在最后一刻停了手。

她想起王安石的一首诗:

“风吹瓦堕屋,正打破我头。瓦亦自破碎,岂但我血流。我终不嗔渠,此瓦不自由。众生造众恶,亦有一机抽。”

众生都如同那片堕瓦,各有各的不自由。这让叶嘉莹的内心得到了宽慰。

中年的叶嘉莹,她的丈夫没有工作,两个女儿都在美国读书,家庭开销很大,她只能一个人拖着箱子,辗转多地讲课。她接下了加拿大的教职,硬着头皮用英文上课,每天晚上抱着英文字典查到深夜,第二天早起给再学生们上课,每天夜里都是两三点钟睡觉。

叶嘉莹说自己这一生从来没有主动追求什么,结婚对象不是自己选的,去台湾也是无奈,命运把她推到哪里,就在哪个地方尽力做该做的事,承担该承担的责任。她把这总结为“弱德之美”。


过了50岁,叶嘉莹觉得苦难都应该过去了,以后可以帮女儿照顾孩子,跟所有的姥姥一样……但这时,她又得到了大女儿和女婿双双车祸殒命的噩耗。

从少年时初尝命运的苦涩,叶嘉莹便开始了对生命的反思:“人世间有这么多战争,苦难,我们都是在这苦海中迷失了自己,我们不知道这苦难的一生有什么价值,但我希望尽我的力量做一些事,我当然没有什么大的本领,没有大的学问,但我真的喜欢诗词,我从诗词里看到古人的那种美好的心灵,美好的品格和操守,有了诗词,便有了一切。”

一个人活在世界上能能够处在平安、快乐和幸福之中,这是上天的眷顾。但是,人的自私和愚昧,会不会把这幸福与平安的环境毁坏掉?如果你想要不负此生,就必须为人类或者为学问做一些事。

从诗词中汲取的营养和对生命苦难的感悟,让叶嘉莹读懂了杜甫,读懂了李商隐,读懂了陶渊明,更能在自己无法掌控的命运中随遇而安,更让她有了超越平凡生活之上的追求。

当一个人处在充满战争、邪恶、自私、污秽的世道中时,你能从陶渊明、李杜、苏轼的诗词中看到她们有那样光明俊伟的人格与修养,你就不会丧失你的理想和希望。

她曾在课上感慨,当今世界科学越来越发达,物质享受也越来越高级,可是战争的危机仍然到处埋藏着,谁都不知道明天会发生什么。什么时候人类才有李商隐说的“何当百亿莲花上,一一莲花见佛身”的境界呢?

所以,叶嘉莹先生,把毕生的财产都捐了出来,以支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研究,数额已经达到了3000多万。

做有价值的事情,让生命变得更有意义。叶嘉莹先生就活到了这个层次。


经历过苦难的人很多,但叶嘉莹这样的人,虽然曾在悲剧的泥泞中辗转挣扎,最终却凭借坚韧与热爱,以一镂一刻的精湛创造,丰富、完善了自己和身外世界,传承了一脉文化香火。让我们看到,个体生命除了有时虽然不得不承受忧患,但却能于绝境中呈现无比的丰饶、美丽。

祝愿一百岁的叶嘉莹先生健康长寿!


中师生
天下中师生是一家!欢迎关注,共诉当年青春岁月!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