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发一篇文章《东拼西凑抄一本书,可以评教授级高工》,结果遭到许多非议,不少人私下反驳,甚至辱骂:是不是技术专著,不能凭借你个人一篇公众号文章去定义,有史以来,出过的书,都认为是技术专著,评专家教授都认可。什么是专著,到底有没有权威的说法?还是不是我个人在乱说。职称书现象是指一些专业技术人员为了评职称而出版的书籍,这些书籍往往是为了满足职称评审的要求而编写的,而不是基于真正的学术研究或创新。职称书通常由中介编写,内容可能涉及某一专业领域的知识,但往往缺乏深度和原创性,更多的是为了应对职称评审的标准而编写。长期以来,职称书都可以作为“专著”使用,是通往教授级高工的终南捷径。相比于论文、专利等,职称书更加隐蔽,影响主要集中在教授级高工评审领域,属于职称领域高端玩家的范畴。电子化时代,出版社需要大量资金才能存活,于是不管是小出版社,还是大出版社,基本都放弃了职业操守,只要给钱,你想出哪个方面的书,会有一帮文人帮你服务,不要说专业性,大不了抄同行一本书就是了。对出版社来说,出书,几乎没有固定成本,东拼西凑一本书,那一摞纸,不值10元。印上字,卖给那些准备评教授的人,就能卖10W。职称评审成了国内成千上万出版社,存活下去的救命稻草。所以说,出书救活了国内出版业,如果不是职称出书,估计国内一半的出版社都要倒闭。因为某省认可“职称书”作为“专著”,远在新疆、吉林的出版社,都来到这里开拓业务。甚至引发国外的出版机构,都要窥探国内巨大的职称评审出书的商机。
一本书虽然下来,小10个W,但获得的好处,可不止这一点。评上高级职称意味着个人能力和专业水平得到了认可,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其在行业内的地位和声望。职称的晋升不仅意味着薪资待遇的提升,更意味着未来发展空间的扩大。对XX行业而言,评上教授级高级职称可以提升其在行业中的影响力,获得更多的项目机会和决策权不懂三角函数、不懂速度、加速度,不懂弹性模量,不懂应力应变。评出来的专家教授,酒量深不可测,学术一目了然。只要到了教授级高工,可以提高待遇、入专家库。懂不懂没关系,一个PPT能讲十年。照着读法规、读标准就行,至于法规对不对、合理不合理,从来不敢质疑。通过出书,单位的科研投入有了,又显得文化领域欣欣向荣,所以各方面都是睁只眼闭只眼。至于出版的大量职称书,是不是垃圾、是不是浪费资金,没有人去关心。
河北省的职称评审截图
之所以会出现“葫芦僧判断葫芦案”,不在于政策,在于政策的执行。
5、代理公司
做主编,通过和代理公司合作,由代理公司完成一系列的出书流程,自己只需要支付相关程序的费用就可以。
做副主编,平时工作比较忙,没有时间去写,候他们可以寻找同类型领域的书籍,然后把自己的名字添加在别人书籍署名作者栏,支付相关的费用就可以。
不管选择以上哪种方法,都可以作为职称评选的专著使用。
6、小结
出版职称书的流程相对简单,不需要经过学术审查、也不查重,最快3个月就能获得一本“鸿篇巨著”。
作者只需支付一定的费用(当前大概8个W),出版社会提供选题、书稿、修订、书号、出版、成书等一条龙服务。这些书籍的出版主要是为了应对职称评审的标准,而不是基于真正的学术研究或创新。
现在各行各业都在花钱搞“学术著作”,有权力的人花国家的钱,没权力的人花自己的钱。出书与你本人的学术能力没有半点关系,与你的钱袋子有关,你掏钱多了,给你个”大书号”,你掏钱少了,给你个‘’小书号”,你没钱,对不起,没有书号。你不会写,没关系,只要你出钱,你只需躺在床上等着你的“巨著”主动呈上来。
这种所谓的“学术著作”,学术水平不如一篇普通论文,基本是网上搜索到的信息堆砌而成,书里面要么漏洞百出,错误连篇,要么泛泛而谈,毫无新意。这种书我基本不会看第二眼。
这些出书的专家心里也清楚,这种“著作”只是为了评职称用,印刷个十本八本,偶尔也会印刷个上百本,但都有自知之明,提前自己全部买下来,然后牛皮纸都不撕下,成捆放下家里的床下。只等到评职称时候,才从怀里掏出一本,在鉴定人员面前晃一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