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系列科普⑩|入伏:夏季中暑莫大意,热射病可能致命

文摘   2024-07-16 07:00   重庆  



日前@陈奕迅FearAndDreams巡回演唱会

发布关于演唱会重庆站延期的公告称:

陈奕迅因打网球导致下巴撞地受伤

#陈奕迅受伤缝合 30 多针#

 话题也随即登上热搜

不少EF(EASON FANS)表示心疼和惋惜

 

见此公告很多人一脸困惑:打个网球咋就晕了?

实际上,陈奕迅晕倒主要原因不在「打球」,

而是在「室外」打网球

造成——中暑休克

而据央广网消息,就在端午期间

在南京和镇江交界的九连尖

一爱好徒步的女孩登山时中暑晕倒 

不幸离世

7月15日起,正式入伏!

2024年三伏天来了

今年的三伏天一共40天

中央气象台今日发布高温黄色预警,预计重庆在内的全国多地有35℃以上高温天气。

据重庆市气象台发布最新天气预报:

16日白天到夜间(16日08时—17日08时),各地多云到晴,局地有阵雨,气温23~39℃;中心城区多云到晴,气温29~38℃。

17日白天到夜间(17日08时—18日08时),各地多云到晴,局地有阵雨,气温23~39℃;中心城区多云到晴,气温30~38℃。

三伏天,如何预防中暑?

消暑纳凉有哪些好办法?

哪些症状是需要注意的危险信号?

我们又该怎么预防呢?

中暑

不只是因为温度高

1.高温、高辐射

此情况主要是指温度很高、日照非常强烈、湿度小,也就是俗称的干热。此时,由于太阳强烈的照射和较高的温度会导致身体中的水分大量散失,当水分不能得到及时补充时,就非常容易导致中暑的发生。

2.高温、高湿度

此情况为夏季最常见的湿热天,高温+湿度大,导致人体的散热机制几乎失效。

气温和湿度在多少度,人容易中暑?

一般来说,气温在32℃、湿度在60%以下时:人体对较高气温的适应阶段。

当气温在35℃、湿度高于60%时:容易中暑的临界点。

气温超过37℃、湿度大于80%时:最容易中暑。就如山里虽然温度只有三十多度,但湿度比较高,如果一些运动和装备导致身体产热过多,但汗水不能及时挥发降温,就有可能引起中暑症状。

 

一开始,还只是身体脱水

脱水首先会刺激大脑的渴感中枢,你会感受到强烈的口渴,尿液也减少、变黄。如果不及时补充水分,身体脱水使得血液变得粘稠,心脏必须更加努力地泵血,增加心血管系统的压力。

渐渐地,可能会出现热痉挛

当人身体的核心体温快到了 40˚C 的范围内,人就很有可能发生热痉挛。当大量出汗,身体里面失去了大量的盐分和水,就可能发生肌肉痉挛。这时能感觉肌肉突然收缩,并且变得僵硬,发作时伴有剧烈疼痛,持续时间很短,大概几秒到数十秒不等。

再严重点,就是轻中度甚至重度中暑

由于大量出汗,血容量减少,导致血压降低,体温升高,感受到昏厥、头痛、呕吐、腹痛、腹泻等,这就是危险情况了。

而如果继续脱水,体温会上升到 40°C 以上,就会对大脑和其他主要器官造成损害,并且可能导致丧失意识,比如可怕的热射病

这五类人

更容易出现中暑

随着夏天到来,之后的气温会越来越高,特别是号称火炉城市的重庆,高温虽迟但到。我们建议早早做好把防护,特别是家里如果有以下五类人,更要小心中暑的风险。

高危人群一:运动爱好者。

运动会大量产热,若散热不及时,可能会导致昏迷或晕厥。摔伤、撞伤只是「热昏头」连锁反应的第一步,如果在无人的野外进行户外运动,后果不堪设想。

高危人群二:户外体力工作者

比如要在烈日下穿梭的快递员、外卖小哥,环卫工人以及建筑工人等。不仅要长时间待在户外,还要完成更高强度的体力活动,加上工作服难散热,更容易出现大量出汗、呼吸困难等问题。

高危人群三:家里的老人。

去年我们收到过好几例老人,可能是想省电,也可能是觉得开空调对身体不好,导致在家中暑就医。实际上,炎热天气下,老年人非常容易受到伤害的脆弱人群。

一方面,很多老年人有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等较多基础疾病,他们自身心血管系统本身就比较脆弱;另外,老年人的血管容量和心功能都有不同程度的衰退,调节体温的能力就更差了。

「夏天多出汗排毒」「开空调多费电」「心静自然凉」......这类说法真的行不通。

高危人群四:家里的孩子。

小孩的体温调节功能还不够完善,他们身体上的“空调”——皮肤汗腺功能相对不足,对外界环境及温度等变化更敏感,更容易发生中暑或类似疾病。

研究发现,在高温环境下,0~4 岁年龄段的儿童呼吸系统疾病患病风险最大;10~14 岁儿童对心脑血管疾病存在明显影响。

高危人群五:中过暑的人群

有研究指出,在大量运动导致身体散热失效的中暑发生后,头 2 年内再次发生的风险会增加 3 倍以上。前两年夏天有过中暑经历的人,尤其要预防再次中暑

中暑

如何预防?

还是三个字:多喝水。

多喝水在中暑这件事上还是很有效的,我们建议每天喝 1.5~2 升水,也可以多吃含水量比较高的蔬果,比如生菜、西红柿、西瓜等等,作为喝水之外的水分补充。

不渴就不用喝水了吗?当然不是,当你口渴时,身体很可能已经处于缺水状态。

而且如果已经大量出汗,可能会导致水电解质紊乱,此时不可单纯补充白开水,否则可能发生低钠血症。这时可以喝盐水、含有钾、钠、氯等电解质的饮料。

预防中暑口诀请牢记

炎夏烈日当空照,我自有招防暑妙。

清晨出门避高温,午后室内静心好。

 

短袖短裤透气鞋,棉麻材质身不燥。

防晒帽檐添风采,墨镜一戴目光耀。

 

冷饮瓜果常相伴,水分充足体温调。

风扇轻摇送凉风,空调适度不宜高。

 

绿荫公园走一遭,树影婆娑心自逍。

夜晚河畔微风起,月明星稀最是娇。

 

游泳消暑又健身,水中嬉戏乐淘淘。

防晒乳液不可少,紫外线下皮肤保。

 

夏日炎炎我不惧,防暑小招记心牢。

生活调节有规律,清凉一夏乐悠悠。

 

如此防暑度酷暑,简单生活也风骚。

每日笑对三伏天,健康快乐最重要。

这里要重点提醒一下「车」——这是很多人会忽视的「高温环境」,车内温度会在短时间内急剧上升,所以如果是驾车出行,停车后切勿将儿童和宠物留在车内

中暑后,

如何应对?

中暑/热射病不是突然出现,而是逐渐加重。

如果出现轻度中暑,比如大量出汗、头晕无力、胸闷气短、恶心心慌等症状时,一定要重视并及时处理,防止情况恶化。

1.脱离高温环境

立即离开高温环境,到通风阴凉的地方休息,解开病人的衣服,抬高双脚。

2.降温

用冷水或酒精擦拭头、颈、腋下、腹股沟散热,直至体温降至38℃以下。

3.补水

中暑者大量出汗,需要补充含盐分的水。但是一定要注意,不宜大量补充水分,不宜饮用咖啡或酒精类饮料。

4.就医

如果中暑者病情加重,出现虚脱、抽搐及神志不清等休克症状时一定要尽快就医,在等待救援期间,应使患者平卧,头偏向一侧稍向后仰,以防止呕吐物误吸并保持呼吸畅通。


转发给关心的人

每多一个人知道

就少一分危险

重医大附三院急诊与重症医学中心
急救部由急诊和中心ICU组成,集医疗、教学、科研为一体,承担院前急救、急诊诊断、抢救、输液留观、危重病监护治疗等职能。坚持“时间就是生命,责任重于泰山”的工作理念,竭诚为广大伤病员服务。以普及医学急救技能为己任,努力宣传急救知识与技能。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