拥抱开放变局 承压砥砺奋进
在守正创新中推动新闻与传播研究勇立时代潮头
各位读者同志们:
我代表心传声公众号全体领导班子,作2025年心传声公众号工作报告,请各位读者审议,并请各位同志以留言或私信方式提出意见。
一、2024年工作回顾
过去一年是心传声公众号极不平凡的一年,是迈向创新型、先导型公众号的攻坚之年,是承担重压、砥砺前行的当打之年。面对诸多外部挑战和不确定性因素,我们坚持中国新闻传播学自主知识体系建设之路,深入把握国内国际两个形势,狠抓资本增殖、政治引领、文化转型等关键变量。坚持以学思践行为纲要着力推动每周研究工作例会,坚持以识除查锻为抓手奋力开展前端研究大讨论,在坎坷之路上走出了安稳,走向了顺心。
国际传播、跨文化传播、周边传播等重点领域依靠战略传播进行一盘棋部署和一体化统筹。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这标志着中国新闻传播学对于国际传播、跨文化传播及周边传播研究要在和平发展的战略前提下循序展开。从讲好中国故事,到“一带一路”政策的推广践行,跨域传播研究始终同政治战略高度联系,跨文化传播研究始终同文化政策紧密贴合。坚持党的一系列战略政策引领,我们发表了《战略传播的外溢:兼谈文化交往的权力底色》一文,开展了对相关传播同战略传播的关系探讨,既明确了各自的边界,也谈到了相互的交叉。
传统新闻传播学理论在媒介演进中实现了系统性升维和在地化变革。坚持网络化视野,内挖理论潜力、外靠实践资源,在本土与全球之间找到新闻传播学理论创新的关键点。站在对外传播的另一侧,我们提出了对内传播研究的内容反思与价值理路;站在可供性研究的基本盘,我们提出了对空间可供性的概念阐释与建构路径;站在拟态环境的最前端,我们提出了反拟态环境的设想可能与演化趋向。站在文化折扣的网格中,我们提出了多级文化折扣的理论框架与思维要义。我们看到了传统新闻传播学理论在新技术演化下面临的窘迫困境,听到了全民参与下众声喧哗与耗散对新理论产生的呼之欲出,嗅到了一个个本土化的新思想正在同全球媒介理论迭代遥相辉映。
跨学科研究为突破理论边界、扩展新闻传播学学术视野提供重要推动力。联合比较文学,我们讨论了法国影响研究中的回返影响之于跨文化传播主体研究的自反性;联合音乐学,我们建构了以传播学为主体研究范式的音乐传播学概念内涵和讨论向度。着眼学科资源整合、聚力理论与实践双重维度攻关,在跨学科研究中着力发起对本土本专业知识体系大改造、大升级、大调整。在文学上加压发力,并不单将其作为一种内容向度的分析,而是反思文学理论、文学思潮、文学作品同新闻传播学研究的通约性和异质性。在理学上加压发力,要克服对数据、计算等逻辑思维能力的畏难情绪,着力实现由技术外行过渡到技术内行,由技术主观臆测过渡到技术行家里手的情境。
二、当前面临的形势
近年来,百年变局加速演进,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展开。从世界范围看,全球地缘政治风险显著上升,大国博弈可能进一步加剧,西方中心主义观点仍为主流,全球南方的新闻传播理论建构地位尚微。从国内研究看,媒介中心主义、主观臆测、人工生成论文、宏大叙事等研究问题仍广泛存在,中国新闻传播学自主知识体系建设迫切需要规避这些情况与问题。
主体层面,理论设想与数据造假情况时有发生,研究者的创作权力时常让渡于算法及人工智能,研究人员的责任心养成、责任制落实、素质提升还需加力。媒介层面,媒介中心主义与泛媒介化情况时有发生,把万事万物归属于媒介、把小情大理归因于媒介,这是对媒介概念认知的模糊以及对媒介研究的倦怠。内容层面,宏大叙事、空洞说理、反复论说问题频发,抓重点、抓难点、抓痛点工作未能得到及时开展,反研究形式主义工作有待加强。
三、2025年重点工作
2025年心传声工作总体要求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以中国特色新闻传播学建设为纲要,有力统筹深化研究性学术改革,建立实践性研究落地机制,纵深推进学术研究高质量发展与高水平开放,为构建中国新闻传播学自主知识体系作出更大贡献。这里,我着重强调以下几个方面。
一要打破研究路径,以摒弃发文量情结,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为着力点,把“争当创新发展排头兵”落到实处。内卷没出路,创新有未来。站在学科发展的历史交汇点上,心传声的未来,就在于分享高质量、自主性学术观点,以科技赋能、跨学科研究推动观点革新。新征程上,要加强与评论区互动,积极践行“开放式评论区”理念,将大家的观点引进来,将学术的道路走出去。最大限度减少繁文缛节、条条框框束缚,鼓励脑洞大开,让每一个观点拥有舞台,让潜心研究的人得到善待,积极打造小号高标准的创新生态。
二要打破新传身份,以去学科边界化,重新建构新传学科内容边界为着力点,把“研究内容大洗牌”落到实处。新闻传播学的诞生始于交叉化,但并不等于一直交叉化,要在交叉中求生存,在融合中求定位。虽然经过多学科融合互促的新文科建设洗礼,围绕媒介融合一路实践探索,但公众号“媒本位”思想驻扎牢固、外延链条长、高水平大锅饭及研究搭便车等问题依旧突出。新征程上,要以各学科交流融合深入推进为契机,来一场文风上的大洗礼、来一场观念上的大转变,进一步祛除跟风随流的研究意识,从根子上减少研究上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以研究机制变革推动研究论文走深走实,成为融通各学科为新传所用所谋的行家里手。
三要打破交互阻隔,以构建普遍联结、畅通高效的用户反馈机制为着力点,把“内容取于民用于民”落到实处。自本号诞生以来,留言精选与信息审核成为了彰显与沟通民意的重要渠道,我们也从中发现了“大隐隐于市”的惊艳、奇妙观点并为之呈现。在今年年初的三部曲发表后,大批量学界名流、研究生和本科生以及广大新传爱好者们纷纷私聊并进行了思想上的沟通交流。新征程上,要继续秉持交流互通的理念,进一步发掘贴合实际、新鲜真实的学术观点,努力做到学为民所系,学为民所用,学为民所谋的目标要求。
且持梦笔书奇景,日破云涛万里红。各位读者同志们,在新的一年里,我们要有敢叫日月换新天的魄力,不断革新新闻传播理论范式,完满新闻传播价值理念;要有俯首甘为孺子牛的毅力,持续深挖新闻传播既有研究缺陷,啃掉产生问题的硬骨头;要有乱云飞渡仍从容的定力,求稳求实做研究,不被纷繁复杂的表征所迷惑。我们会继续深耕本土化理论研究,以一个对话者的姿态开放与包容地接受每一种声音,迎着2025年的第一缕朝阳,共赴这场充满媒介变革与文化转型的时代邀约。
最后,借助总书记的话祝愿大家新的一年所愿皆所成,多喜乐,长安宁!